一案医说 | 术后尿管一拔就尿不出来?别慌,这个常见问题这样解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9:40 2

摘要:近期,王先生不幸地确诊为低位直肠癌,一个月前在廖信芳团队的帮助下,顺利地进行了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第4天拔除导尿管后未能成功自解小便,无奈只好重新留置了导尿管。其间,廖信芳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内服营养神经的药物、外用针灸疗法以及指导患者盆

随着各类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

各类癌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

中国新发的结直肠癌病例

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7%

幸运的是,大部分直肠癌患者

可通过手术切除来达到治疗效果

但不幸的是,有部分患者经过手术后

会引发一些并发症

如排尿功能障碍

到底是什么原因

导致排尿功能障碍?

该如何治疗呢?

本期【一案医说】

佛山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廖信芳

给大家说说排尿功能障碍怎么办

病例聚焦

近期,王先生不幸地确诊为低位直肠癌,一个月前在廖信芳团队的帮助下,顺利地进行了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第4天拔除导尿管后未能成功自解小便,无奈只好重新留置了导尿管。其间,廖信芳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内服营养神经的药物、外用针灸疗法以及指导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等。一星期后,王先生最终成功拔除导尿管,解除了排尿困难。

资料图:廖信芳查房

据廖信芳主任介绍,直肠癌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0%~60%,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和排尿困难。一般分为近期和远期排尿功能障碍,术后2周不能正常排尿为近期排尿功能障碍;术后6周不能恢复排尿功能为远期排尿功能障碍。术后尿潴留较为常见,通常是指尿管拔除后残余尿量>100ml,可导致患者持续留置尿管或者间歇导尿。王先生的情况就属于近期排尿功能障碍,经过科学干预很快就恢复正常排尿。

直肠癌术后为什么会有排尿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是关键因素,如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直肠癌根治术(尤其是低位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腹下神经(交感神经)损伤,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膀胱颈收缩障碍,出现尿潴留;盆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损伤,逼尿肌收缩无力,排尿启动困难;阴部神经(躯体神经)损伤,影响尿道外括约肌控制,导致协调性排尿障碍;神经损伤风险高的手术如侧方淋巴结清扫、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广泛剥离时也很容易发生,原因在于手术范围较大,可能增加盆腔神经血管损伤风险。

此外,还可能与膀胱及尿道机械性压迫或移位有关,包括术后盆腔结构改变,如直肠切除后膀胱后倾,尿道成角变形;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淋巴引流障碍导致血肿或淋巴囊肿等局部压迫。

术后盆腔炎症反应刺激膀胱壁或尿道痉挛;疼痛抑制排尿反射,会阴部切口疼痛(如Miles术后)导致患者不敢用力排尿;长期留置导尿管导致膀胱肌无力或尿道黏膜水肿;术前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也可能引起术后排尿功能障碍。

术后排尿障碍有哪些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为首选,如留置导尿管3~5天后再行拔除,持续开放引流,以免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输尿管反流,从而造成肾积水。如果是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排尿问题,推荐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CIC),可减少感染风险。对于远期排尿功能障碍患者来说,CIC也是首选方法,主要是为了保护上尿路。

此外,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松弛膀胱颈及尿道平滑肌;胆碱能药物增强逼尿肌收缩(需排除机械性梗阻);合并尿路感染时则需使用抗生素。

物理治疗也很有帮助,如定时排尿、盆底肌锻炼等膀胱功能训练。中医外治如热敷、针灸(如关元、中极穴、八髎穴)或低频电刺激膀胱区,也能促进自行排尿。

中医外治法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远期排尿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通过一些泌尿科相关的专业检查。如膀胱镜,检查膀胱以及尿道内在疾病;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神经损伤类型(逼尿肌无力或尿道痉挛),随后根据结果来决定是否手术。手术类型包括:

1️⃣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RP):适用于膀胱颈纤维化或前列腺增生。

2️⃣骶神经调节(SNM):通过植入电极调节排尿神经反射。

3️⃣尿流改道术:极少数严重病例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

廖信芳提醒,患者也无需太过担心,多数排尿功能障碍只是暂时性的,会在1-3个月内恢复(炎症消退或神经功能代偿)。只有小部分远期排尿功能障碍需要进行长期的膀胱管理,如手术治疗、正规的间歇导尿或药物维持。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也希望市民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做到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以及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到医院相关专科就诊!

作者:梁嘉颖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