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大“遥遥领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2 20:28 2

摘要:一个美国人,名叫菲利普・迪布维格,曾在西南财大任教 10 年。在这 10 年里,他想必怀揣着教育的热忱,在西南财大的校园里播撒知识的种子。然而,2021 年,他却因考核不达标被解聘。这本是一则在教育领域里看似普通的人事变动消息,却在一年之后,被命运开了个巨大的

一个美国人,名叫菲利普・迪布维格,曾在西南财大任教 10 年。在这 10 年里,他想必怀揣着教育的热忱,在西南财大的校园里播撒知识的种子。然而,2021 年,他却因考核不达标被解聘。这本是一则在教育领域里看似普通的人事变动消息,却在一年之后,被命运开了个巨大的玩笑。2022 年,迪布维格成为了经济学诺奖得主。这一戏剧性的反转,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被辞退的得奖人

我们不禁要问,这考核不达标,究竟是什么标?又是谁来考的?西南财大对于教师的考核,从其《西南财经大学年薪制教师聘期管理与考核办法》中可见一斑。学院依据教师年度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综合成果和公共服务完成情况确定年度考核结果。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不发放年薪的 10%;连续两年不合格,视为不能胜任工作,学校提供培训,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则解除劳动合同。但这样看似清晰的标准,在面对迪布维格这样的案例时,却显得漏洞百出。

迪布维格在西南财大的教学成果和学术研究,难道真的不达标吗?那为何又能在离开后斩获诺奖?这快煮熟的鸭子不仅飞了,居然还变成了天鹅,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十年西财无人问,一个诺奖天下知”,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到底是谁有眼无珠?是考核制度的不合理,还是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这一事件,不仅仅是西南财大的尴尬,更是对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一次冲击。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自主创新,鼓励高校摆脱对国际排名的过度依赖。西南财大在国际排名中的表现并不稳定,在 2024 - 2025 年 U.S.News 世界排名中位列第 474 位,而在 2025 年中国高校 ESI 国际排行榜中,排名世界第 2033 名。在这样的排名压力下,高校往往容易陷入一种盲目追求量化指标的怪圈,而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自信的人,总能看到未来可期。我们的高校也应如此,不能把诺奖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诺奖,我们不屑一顾,并非是真的轻视,而是要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自信和评价体系。西南财大在金融学等学科领域,其实有着自己的优势,在 2024 年世界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中,金融学学科位列第 29 位。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完善考核制度,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每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能在高校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而不是让人才在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下流失。或许,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才是西南财大真正走向 “遥遥领先” 的开始。

来源:淡泊九月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