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五代机研发又卡壳了!本土私营公司对其毫无兴趣,招标一推再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2 23:17 2

摘要: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已经将“雄心勃勃”的第五代战斗机AMCA计划的全面工程开发阶段(FSED)投标截止日期再延长至本月月底;

印度的第五代战斗机AMCA又尴了一个大尬!

据印媒报道,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已经将“雄心勃勃”的第五代战斗机AMCA计划的全面工程开发阶段(FSED)投标截止日期再延长至本月月底;

这已经是该招标第三次被推迟了,按照ADA原来的计划,这次招标本该在六月中旬就截止的,可是由于私人武器供应商没有人愿意参与竞标,所以招标不得不推迟到八月初,第二次是八月底;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人投标,于是ADA只能再次延期。

为了让私人军火巨头们积极参与到AMCA项目中来,ADA不得不将几大供应商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开会,商讨一下到底由谁来当这个“冤大头”!

这几个印度本土私人军火商包括塔塔集团、拉森特博罗、巴拉特、马恒达、阿达尼防务、戈德雷吉、阿扎德等二十多家涉及军火业务的公司。

那么这些印度本土军火商们为什么不愿意参与AMCA项目呢?

一位某私人军火商的高管悄悄的对报道该消息的媒体称:AMCA的FSED中规定的各种条款和要求都有利于印度斯坦航空这种老牌企业,对于我们来说,参与AMCA项目商业前景极为不明朗,我们甚至看不到任何的利润;

此外,这份由ADA出具的意向书中规定,参与企业需要自己建立批量生产战机的设施和承担全部的设计责任,如果政府不给出足够的保障措施,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不会去冒险承担这样大的风险;同时AMCA项目中涉及到的隐身材料、110千牛发动机、人工智能、各种传感器等子系统的研发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这对于私人企业,尤其是印度本土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政府为AMCA提供的资金明显不足,美国为研发F-22投入了约280亿美元,中国的歼-20也有将近100亿美元,而我们的政府投入到AMCA的研发资金只有区区18亿美元,单单就是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找不到任何利润点...

除了以上几点因素之外,印媒还分析道,私营企业负责人也担心自己接手AMCA项目会重走30年磨一剑的“光辉”战斗机的覆辙;政府中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习惯性的成本超支等情况也是打消私人企业参与AMCA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成为AMCA项目合作者,这些本土私营军火企业更倾向于成为分级供应商,因为目前印度本土大部分私营军火商们都在从事类似的业务。并且以分级供应商的身份加入到AMCA项目中的风险要比“大包大揽”的风险小的多得多。

印度啊!果然是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坑!

说到这里也许就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非得要找几个私人军火商来合作开发AMCA呢?原来这种国家级工程不都是由印度斯坦航空一手包办的嘛?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五月份辛格拍板的那个决议说起了!

当时印度国防部长正式签署命令,批准了AMCA的开发“模型”,他规定AMCA战斗机的研发必须由私营军火商和印度斯坦公司联合开发;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国企和私企合作的方式来打造一个本土航空航天工业生态系统,进而更好的实现“印度制造”的伟大宏愿。

辛格之所以会批准这种开发模式主要还是受到了“光辉”战斗机的刺激,毕竟它的故事几乎全世界都有所耳闻,也正是因为这款先进战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从此便与“臭名昭著”这几个字分不开了。为了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所以辛格才大胆的将私人军火商拉入局,以堵住悠悠众口。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这种开发模式辛格只是打出了一个口号,在资金、技术、政策等多个方面没有放出一点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利好消息,反而为其套上了更多的限制;

人家印度私人军火商们只是技术不太足,不是傻,也不是赚不到钱,根本就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印度制造”的虚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

俗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有了印度斯坦航空这样一个干啥啥不行,摆烂第一名的队友,谁敢与之合作呢?

估计印度的私营军火商们已经打好算盘了,我本来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小有名气了,要是和印度斯坦航空这位“大神”合作一次,之前的努力肯定就会付诸东流,还是算了吧!

这钱不赚也罢,更何况还赚不到钱...

所以也就出现了这个尴尬的局面。

其实我倒觉得吧?这种事发生在印度一点都不稀奇...

来源:墨风蒜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