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2025成都车展如火如荼的举办时,魏牌的专访间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于品牌向上、渠道变革与产品创新的深度对话。当外界还在讨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博弈时,魏牌CEO冯复之、执行副总经理谭健、商业化副总经理蒲昊文三位核心高层,用坦诚的分享勾勒出这个背靠长城35年底蕴的
就在2025成都车展如火如荼的举办时,魏牌的专访间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于品牌向上、渠道变革与产品创新的深度对话。当外界还在讨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博弈时,魏牌CEO冯复之、执行副总经理谭健、商业化副总经理蒲昊文三位核心高层,用坦诚的分享勾勒出这个背靠长城35年底蕴的品牌,如何在变革浪潮中找准自己的航向。
以用户信任为核心,破解渠道建设难题
专访伊始,便有媒体将目光聚焦于魏牌坚持的DTC(直接面对客户)模式,提出“为何选择该模式”及“面临哪些困难”的核心问题。
冯复之明确表示,DTC模式的构建并非单纯追求渠道数量,而是基于品牌向上的核心战略,在集团支持下与用户建立深度链接的关键举措。这一模式包含两大核心宗旨:其一,在物理触点层面,通过线上高频曝光与贴近用户生活、用车场景的线下布局,让用户“所见即所得”;其二,在心理链接层面,以“安全、高效、便捷、省事省心”的服务获取用户信任——在他看来,让用户认知、体验魏牌产品并建立信任,比“是否购买”更重要,“与用户交朋友”“倾听用户反馈并为用户改变”是模式运转的核心逻辑。
从落地进度来看,魏牌计划2025年底覆盖200个以上城市,线下店面触点达数百规模;从价值传递来看,品牌始终聚焦“传递价值而非关注价格”,依托长城35年造车底蕴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为用户、市场、企业创造三方价值。
蒲昊文进一步补充了DTC模式推进中的细节与挑战。他强调,品牌口碑需由用户满意度检验,而从传统经销商模式向DTC切换的核心难点,在于实现“事必躬亲”的终端一致性——不仅要保持统一的品牌形象,更要确保用户在任意店面都能享受同等水准的服务。为攻克这一难题,魏牌一方面投入培训资源与一线管理工具夯实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围绕用户需求优化服务场景,例如针对超一线城市早晚高峰通勤痛点,探索“上下班通勤试驾”模式,让用户在实际用车场景中体验产品优势。
背靠长城优势,吸收新势力经验
针对“魏牌与广义新势力品牌的不同”这一问题,冯复之从长城集团的支撑与品牌自身的吸收学习两方面,给出了清晰答案。
在集团支撑层面,长城35年的良性经营带来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充足的现金储备,为魏牌的模式变革与产品研发提供稳定资金支持,让用户“放心买、按信用”;二是广泛的终端触点,不仅在一二线城市扎根,更深入县域市场,如同“枝繁叶茂的大树”,为用户提供全地域的销售与服务保障,有效赋能魏牌;三是严谨的全链路管理能力,在研发、质量、生产、供应链环节的深厚积累,让魏牌“手里永远有牌”,能基于市场需求持续推出高质量产品;四是规模效应与技术共享,端到端辅助驾驶、Hi4智能四驱等核心技术可在集团多品牌间共享,既降低成本、优化售价,又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自我提升层面,魏牌并未忽视新势力的优势,而是积极吸收其“多元化用户服务”“洞察真实用户需求”的成功经验。同时,冯复之强调,长城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从未掉队,“新势力擅长的智能化体验,我们同样具备领先能力”——正是这种“依托集团优势+吸收外部经验”的组合,构成了魏牌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力。
高山7锚定家庭用户,重构MPV市场价值
有媒体围绕“用户触达创新方法”与“高山7产品亮点”提问,引出了魏牌在渠道运营与产品规划上的进一步思考。
谭健指出,魏牌在用户触达上的核心创新,在于实现“数字化能力从线上到线下的贯通”:线上通过高质量内容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完成“种草”;线下以灵活便利的触点与优质服务承接用户体验,形成“种草-体验”的完整链路。
对于即将上市的高山7,谭健用“30万以内中大型MPV绝对统治者”定义其产品力——该车型核心配置向高山8/9全面看齐,是30万以内唯一标配四驱、激光雷达与后排屏的车型,同时具备“加速最快、转向最灵活、得房率最高、音响性能最强、WLTC纯电续航最长、车载冰箱最大”等多重优势。而其与高山8/9的核心差异在于尺寸:五米零五的长度让高山7在停车便利性上更具优势,能适配商场、旅游景点、住宅等不同场景的停车位,同时满足年轻用户对“驾驶灵活性”的需求,“好开到不像一台MPV”。
值得关注的是,高山7并非利润导向产品。谭健明确表示,魏牌“宁可丧失一部分利润,也要把好产品呈现给用户”,这一决策源于品牌“开辟MPV家庭新时代”的初衷。冯复之进一步补充,高山家族三款车型(高山7、8、9)是对MPV市场的颠覆式创新,分别覆盖不同用户群体:高山9偏商务定位,面向企业接待与高管用车;高山8宜商宜家,兼顾多元场景;高山7则聚焦年轻家庭用户。
他同时提出,魏牌希望通过高山家族重构中国家庭的购车逻辑:随着道路建设完善,MPV相比SUV的优势逐渐凸显——重心更低、高速更稳,空间更大、久坐不累,侧滑门与双层台阶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车,还具备商务属性,“大六座SUV能满足的需求,高山95%以上都能满足,且拥有更多SUV不具备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高山7在材用料上与高山8/9完全一致,“不减配、不靠低价吸引用户”,始终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核心准则。
以价值观破局,用效率与温度筑壁垒
针对“品牌转型最大挑战”“直营渠道优劣势”的提问,魏牌管理层坦诚分享了转型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冯复之认为,转型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市场时机的把握”与“内部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不过,长城集团的战略定力与内部协同为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战略确定后,集团各部门给予资源倾斜与协同支持;同时,与长城共同成长的经销商伙伴归属感强,对魏牌品牌向上战略高度认同,形成了内外合力。而当前最核心的挑战,是如何让一线产品专家与售后团队“真正用心服务好每个用户”,为此魏牌已建立CI、SI等体系标准,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执行落地。
蒲昊文则从“速度”与“运营”两个维度补充挑战应对细节。在速度层面,魏牌短期内完成400多家门店建设与“线上-线下数据链、业务链贯通”,背后是长城高效的体系支撑;在运营层面,面对“人员来源多元导致工作标准不一”的问题,魏牌通过“培训体系先行”实现服务标准与价值观统一;面对“管理规则与用户特殊需求冲突”的问题,品牌始终以“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价值观为权衡标尺——例如,今年上半年一位用户因家人生病需退订已到店车辆,魏牌虽承担了成本,仍快速办理退订,最终该用户在后续选择复购高山,实现双赢;又如,年初发现部分车型用户集中前往西部自驾后,魏牌仅用两个月便建成覆盖川藏、青藏等线路的30多个服务站,确保用户“200公里内有驿站、两小时内可达现场”。
从用户共创出发,锚定“真诚”与“安全”
还有媒体分别聚焦营销风格转变与品牌锐度定位,揭开了魏牌在品牌传播与内核塑造上的思路。
针对邀请孙越担任“用户体验官”的营销决策,冯复之表示,这一动作本质是“源于用户、由用户指导”的共创结果——随着高山销量增长与用户互动频率提升,品牌在用户调研中发现,用户希望通过“体格较大的车主”直观展现产品空间与性能优势,因此在车展前一周紧急敲定与孙越的合作。同时,这一营销选择也与渠道扩张战略相匹配:年内700家门店的布局需要更大范围的品牌认知,“社交化营销”能有效突破圈层,触达潜在用户。
冯复之强调,魏牌的传播逻辑是“不做过度营销、硬传播”,而是“听取用户建议,做用户能听懂、有价值的传播”——从集团管理层高频出镜到一线员工与用户沟通,都是为了“把好产品、好服务真实传递给用户”。目前,魏牌已优化传播组织与结构,未来将持续深化“用户共创”的传播路径。
关于品牌锐度定位,冯复之明确了两个核心关键词:“真诚”与“安全”。“真诚”包含“真诚沟通”与“真实体验”,拒绝套路用户与过度营销,以优质产品与服务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安全”则是魏牌所有产品的底层逻辑,从材用料到技术配置,都以“为用户提供满满安全感”为目标。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两个关键词,让用户形成对魏牌“清晰、具象、有温度”的品牌认知,实现与用户的深度情感链接。
写在最后
从专访可见,魏牌以DTC模式深化用户链接,借长城资源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凭高山系列精准布局MPV市场,用真诚与安全锚定品牌内核。其在渠道、产品、品牌上的战略,既立足自身优势,又贴合用户需求,为品牌向上与市场突破奠定基础,也为行业提供了“用户价值优先”的实践参考。
来源:汽车跟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