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终于找到了。透过巷子里昏暗的灯光,远远的看到旧书店三个字,像是黑暗里的萤虫,微弱闪烁着。巷子里有个清洁工人在整理垃圾车,垃圾的味道有些刺鼻,我们快速的通过,走近了旧书店,书店外面散落着一些带轮子的小书架,架上都是旧书,书店的门口一扇门上铺满的满是灰尘的塑封着的
终于找到了。透过巷子里昏暗的灯光,远远的看到旧书店三个字,像是黑暗里的萤虫,微弱闪烁着。巷子里有个清洁工人在整理垃圾车,垃圾的味道有些刺鼻,我们快速的通过,走近了旧书店,书店外面散落着一些带轮子的小书架,架上都是旧书,书店的门口一扇门上铺满的满是灰尘的塑封着的明信片,头上浩天两个字,一股浓浓的霉味铺面而来,是纸张在岁月中沉淀散发出来的味道。
走进来,就好像走进了一个时光空间,氛围感十足。房间的天花板上,都是一些旧海报,80年代、90年代,或者更久。随处摆放的老物件,照相机、华南缝纫机、旧风扇,都是岁月的见证。还有一个90年代分辨率极低的电视传来粤语播报的新闻作为背景音乐在播放着。一个看起来有些木讷的老板娘,拿着电蚊拍,也不说话,默默的看着我们打量这个空间。
柚子忍不住拿起相机就要开始拍照,这时候传来老板娘的声音,“先消费再拍照”,我诧异的看了一眼老板娘,头发有些灰白,应该60几岁了,表情有些淡漠,我内心有些了然,继续环视这个空间。
店里四面都是书墙,内容庞杂,政史文学、武侠言情什么都有,甚至还有清末的书籍,大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的连环画,文献旧报纸,旧照片随处可见,广州年代久远的地图,有一些属于我们童年记忆里的东西,甚至还更久远。禁不住内心的好奇,我问老板娘:“老板,你怎么会想要开一家这样的旧书店呢?”
见我们认真的选书,老板娘的话匣子好像就打开了,开始跟我们说了她自己的故事。
“我开这家书店30年了,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好要开这样的书店的。”
“小的时候,我很爱看书,但是家里穷,又没有钱买书,所以就想到了买书来卖的这个法子,一开始我是推着小推车在校门口卖书,又能看书,又能挣钱,已经非常满足了。”
“那老板你一定看过很多书了?”因为这个意外的初心,我有些动容。
“也没有全部都看过,我们也是要生活,要去进货买书,然后卖书,也没有很多时间一直在看书,也是要做生意的。”
“后来不让小推车卖书了,所以我们后来就开始开了个小档口卖报纸、卖杂志,当时报纸杂志很好卖的。后来,因为个体户是没有办法交社保的,所以我就到找了一份工,在肯德基打工,下班回来再继续开店,就这样,换了几个地方,一直坚持开到了现在,这个店呀,都30年了。”
“其实,我们这种旧书店,现在很多人都不开了,有一些人退休了,不想这么折腾了,我孩子也劝我们,把店关了,毕竟靠这家店也挣不了多少钱,你们这代年轻人啊,也看不上这个,都想着要挣大钱。也不怕跟你们说,这个店啊,进来100个客人,只有5个人会买东西,都是想来拍照的,所以我们就要求要拍照就要先买东西,不然也无法维持,我们也要生活啊。”老板娘笑着说。
我看着她有些羞涩的笑脸,缺了一颗牙的笑容显得有些可爱,我理解了老板娘刚开始的那句话,毕竟开门做生意,赚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又不是做慈善。
“我这个店,都是我一点一点坚持走到现在的,很多都是我的回忆,从以前小推车,开到现在,现在也放不下了,有的时候跟客人聊聊天,听一下别人的故事,或者我给他讲讲我们这些物件的故事,每天也觉得很开心。”
“以前有一个台湾客人,来广州旅游,第一天就到我这个店了,他说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回忆,他旅游结束时,还特地来我店里又买了一些东西,说他很喜欢跟我聊天,回去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店了。”
“所以,其实老板娘,你开这个店真的很有意义,你不仅仅是卖旧书,更多的是卖一种回忆!”我们开始有些佩服眼前这位不起眼的老板娘了。
“呵呵,是啊,我们这个店一般都是我自己看,很多年轻人看了我这个店,觉得很有意思,也想自己开一个,可是他们开不了,一个是他们没有办法坚持,这个也不是能挣很多钱的事情。另外一个,他们也没用办法让你感同身受,因为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我亲身经历过,每样东西都能讲给你听,可是年轻人,他们很多没有经历过,他们不能感同身受,很多东西讲不出来。”我非常认同,我们这一代,有多少人曾经做过开书店的梦想,可又有几个真正实现了呢,都是梦想败给了现实。可是老板娘做到了。
老板娘还告诉我们,以前有些电视台的请她去做分享,可是有些话需要她适当的编一些,可是她说她觉得违背了自己的本心,说着不是真实的话,后来就不再去了。还有些人让她扩大规模,多开几家店,可是她觉得就这小小一间就够了,多了也就失去了本心。
“老板,为什么你的店名叫浩天呢?”我们问到。
“浩是我老公名字中的一个字,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字辈。天,书店也是书海,也是学海无涯的意思,我们店招的设计,上面设计的像火一样,寓意是希望我们的生意能够风风火火,如日中天。”
我看到一张浩天书店的明信片,讶异老板娘还有如此商业头脑,竟然还开发了文创周边,问道:“老板娘,这是你们开发的文创周边吗?”
“不是,这是之前来过我们这的一个客人做的,一个大学生,来过我们的店,就主动帮我们画了这张明信片。”老板娘说道。这又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想,这个小小的空间,不仅仅承载着老板娘的回忆,各个年代的记忆,还有这些来来往往的客人的一些故事,让它更加鲜活。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走了,德力西买了两本书,柚子花了5元买了一张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相片底片,那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的样子。我什么都没有买,只是把这一切留在了脑海里。
来源: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