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父亲曾跟随八路军115师参与梁山歼灭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3 00:34 1

摘要: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北京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盛大阅兵。在众多观礼嘉宾中,一位来自台湾的学者格外引人注目——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

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北京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盛大阅兵。在众多观礼嘉宾中,一位来自台湾的学者格外引人注目——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

这位自称"百分之一百中国人"的台湾教授为何能获此殊荣?他的故事背后,是跨越海峡的家国情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

届时,天安门城楼前,苑举正的身影将成为观礼嘉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的存在传递着一个强烈信号——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永不隔绝。

苑举正获邀观礼的首要原因深植于他的家庭抗战背景。他的父亲是抗战老兵,曾跟随八路军115师参加抗日,并参与过著名的梁山歼灭战

这场1939年8月发生的战役中,八路军以不足300人的兵力,歼灭日伪军400余人,创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苑举正作为"抗战家属"受邀,体现了对抗战先辈及其后代的崇高敬意。

"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苑举正曾这样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他的家庭故事正是两岸共同抗战历史的鲜活见证。

苑举正在台湾成长但祖籍山东,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作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不仅拥有学术影响力,更以旗帜鲜明地拥护统一而闻名。

他曾在课堂上公开表示"大陆就是祖国",并强调"讲就要讲实话,讲实话就要大声讲"。这种直言不讳的爱国表达,在台湾学界实属难得。

苑举正不仅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还积极传播爱国理念,驳斥对大陆的抹黑,努力搭建两岸沟通的桥梁。他的言行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道义与担当。

八月三十一日,苑举正教授抵达北京,刚下飞机就受到热情欢迎。一句乡音浓浓的"欢迎回家",瞬间击中了苑举正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他洋溢出感动与喜悦。

面对记者采访,他掷地有声地表示:"越是有人讲不敢来,我们越要来"。这种坚定立场,与他一直以来的爱国表态一脉相承。

苑举正此次行程保持了低调,在启程之前并未透露风声。这种低调处理反而更加凸显了他此行纯粹的家国情怀,而非追求个人曝光度。

此次阅兵正值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八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亲历者渐渐老去,但历史记忆需要被传承。

苑举正表示,他已经观看了《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等抗战题材影片,并计划九月十八日去看《731》。他强调:"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

这种历史意识在当今两岸关系中显得尤为珍贵。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试图淡化甚至切割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而苑举正这样的声音则坚持了两岸共同的历史联结。

二零二五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也是台湾光复八十周年。邀请台湾同胞参与阅兵观礼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苑举正的家庭经历体现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他的父亲作为八路军战士抗击日寇,而台湾同胞也在岛内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

这种邀请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共同捍卫民族尊严、追求民族复兴的一家人。苑举正的存在,将成为连接两岸历史情感的重要纽带。

正如苑举正所说:"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他的身影在天安门广场上,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大陆与台湾的活的历史教材。

来源:海浮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