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品牌大事记(2025年8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3 10:44 2

摘要:“全球品牌大事记”,是品牌联盟发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从2022年3月起,品牌联盟对当月发生的全球品牌大事进行观察、梳理和总结并于下月初公布。

导语

“全球品牌大事记”,是品牌联盟发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从2022年3月起,品牌联盟对当月发生的全球品牌大事进行观察、梳理和总结并于下月初公布。

“全球品牌大事记”,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全球品牌发展动态,借鉴国际品牌发展经验,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推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诞生。

2025年8月全球十大品牌事件汇总

01.SpaceX再创发展里程碑 商业航天常态化运营加速

02.德系豪车三强利润普降 品牌转型与市场挑战加剧

03.美芯片出口现保护费模式 技术霸权将重构全球竞争

04.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战略回调 L3/L4或成破局关键

05.全球人形机器人大赛启幕 中国智领体育新纪元

06.斯沃琪广告涉辱华争议 文化敏感缺失引品牌危机

07.Meta重组AI部应对竞争 战略调整藏品牌隐忧

08.美国政府入股芯片巨头 竞争迈入国家资本时代

09.苹果全面进军AI生态 硬件创新构筑场景闭环

10.珀莱雅拟启动H股上市 或成首个A+H上市美妆企业

01

SpaceX再创发展里程碑

商业航天常态化运营加速

【事件性质:科技品牌】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于当地时间8月1日成功发射,搭载美、日、俄四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ISS)。此次任务标志着SpaceX第12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其与NASA商业合作模式的持续深化。宇航员将开展模拟月球着陆、视力保护实验等研究,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SpaceX通过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已构建起商业航天的标准化运输体系。此次承运美、日、俄三国宇航员,不仅体现其获得国际主流航天机构的认可,更彰显出私营航天企业取代传统国家航天模式的趋势。SpaceX正将“太空接驳”转化为定期航班服务,通过降低发射成本和提高可靠性,持续强化其商业航天领导品牌地位。随着国际空间站常驻宇航员增至11人,SpaceX的常态化运输能力已成为维持太空科考活动的关键基础设施,为未来月球基地和火星任务积累运营经验。

02

德系豪车三强利润普降

品牌转型与市场挑战加剧

【事件性质:汽车品牌】

近日,德国豪华车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相继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三大品牌上半年利润集体大幅下滑,其中,奔驰净利润跌幅达55.8%;奥迪净利润同比下滑37.5%;宝马净利润同比下滑29%。对此,企业普遍将原因归于关税、中国市场的需求放缓以及企业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就未来面对的挑战,三家企业强调,将通过成本控制、产品节奏调整等措施进行应对。

尽管BBA仍坐拥品牌、资本及全球供应链等核心优势,但BBA利润集体普降不仅反映短期市场波动,更揭示其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一方面,在高端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本土品牌强势崛起的背景下,BBA依赖燃油车溢价和品牌积淀的传统盈利模式正遭遇挑战;另一方面,高昂的电动平台研发投入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新能源产品线,短期内难以贡献利润。能否通过成本控制与产品节奏调整重构竞争力,将考验三大品牌在高端电动市场的战略定力与组织韧性。

03

美芯片出口现保护费模式

技术霸权将重构全球竞争

【事件性质:半导体品牌】

央视新闻最新消息,当地时间8月11日,据《金融时报》披露,为了获得芯片出口许可证,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和AMD,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了一项特殊协议,两家企业同意将特供中国的芯片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以换取相关产品的出口许可证。《金融时报》报道称,据美国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的消息,根据协议,英伟达将上缴其H20芯片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5%,AMD也同意上缴MI308芯片相同比例的销售收入。

这一特殊协议标志着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策略从单纯的技术封锁升级为“技术霸权变现”的新模式。从国家品牌角度看,美国此举进一步消解其长期宣扬的“自由贸易”原则的公信力,将科技竞争彻底政治化、武器化。而对中国而言,尽管短期面临算力成本上升压力,但这一事件将加速国产GPU替代进程(如华为昇腾、寒武纪等),推动算力生态自主化。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泛政治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国家间技术主权的博弈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的基本规则。

04

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战略回调

L3/L4或成破局关键

【事件性质:汽车品牌】

据外媒消息称,通用汽车计划召回此前被裁撤的约1000名员工中的一部分,以加速开发全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正在加快开发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运行的自动驾驶技术。”这表明通用汽车可能专注于开发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无需人类干预运行的三级(L3)或四级(L4)自动驾驶系统,并最终向完全自动驾驶的五级(L5)系统迈进。

这一调整背后,反映出传统车企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过程中的普遍困境——技术投入巨大却难以短期盈利,同时面临科技公司(如Waymo、特斯拉)与新兴势力的强势竞争。通用选择重组团队、整合Cruise技术并重新投入资源,体现出其在“渐进式”与“跨越式”技术路线之间的再平衡。能否在保住现有ADAS市场份额的同时,突破L3/L4级技术瓶颈,将决定通用能否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中重塑话语权,这也成为传统汽车巨头转型成败的全球性观察样本。

05

全球人形机器人大赛启幕

中国智领体育新纪元

【事件性质:国家品牌】

2025年8月14日,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顶尖队伍参与角逐,在26个大项、487场比赛中展开竞速、协作、艺术及多现实场景应用等多维度比拼,全面检验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感知、决策与运动性能。赛事由北京市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等联合主办,旨在构建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交流与标准共商的核心平台。

此次运动会不仅是科技实力的国际竞技场,更标志着智能体育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中国通过举办此类高端国际赛事,系统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研发走向规模化、实用化与国际化竞争,显著提升了在全球科技治理与产业生态中的话语权。赛事亦彰显“科技与人文协同”的中国方案,为人类迈向智能时代贡献重要力量,并将加速全球机器人技术标准化与合作创新,塑造国际竞赛新形态。

06

斯沃琪广告涉辱华争议

文化敏感缺失引品牌危机

【事件性质:品牌危机】

8月15日当天,瑞士斯沃琪集团为推广Essentials系列手表,在广告中使用了亚洲模特模仿“眯眯眼”手势的动作。该动作在欧美社会被公认为歧视亚洲人的种族主义符号,加之特殊时间点的发布时机,引发中国消费者强烈愤慨,指责其涉嫌蓄意侮辱。品牌随后面临中国市场的广泛批评与抵制声浪。尽管斯沃琪随后公开道歉并下架广告,但未能平息舆论风波,其股价在争议爆发后连续下跌。

从品牌传播与跨文化管理角度看,斯沃琪此次争议暴露其全球营销体系中文化敏感度管理的严重缺失。在多元文化市场中,品牌需深入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记忆与社会情绪,避免使用具有歧视隐喻的符号或意象。此次事件不仅反映部分国际品牌对非西方市场文化认知的滞后性,更凸显在全球化传播中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性。品牌若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文化审核机制与危机响应体系,不仅将损害市场信任,更可能遭遇可持续性的品牌价值损失。

07

Meta重组AI部应对竞争

战略调整藏品牌隐忧

【事件性质:科技品牌】

据外媒8月20日报道,Meta Platforms于8月19日宣布将其人工智能部门“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拆分为四个专项小组,分别专注于基础研究、超级智能开发、产品化应用及基础设施支持。据内部人士透露,重组过程中可能出现高管团队动荡,甚至伴随规模性裁员与转岗,反映出公司试图在提升研发效率与控制人力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尽管Meta拥有规模庞大的AI团队与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其在关键产品如大型语言模型、多模态生成等方面的落地速度仍显著落后于竞争对手。

从品牌战略角度看,Meta此次重组标志着其AI发展策略从“资源扩张”转向“精益运营”,短期内虽可能提升组织专注度,但也伴随人才流失与团队稳定性风险。在AI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Meta如无法在超级智能、下一代交互等关键领域建立用户可感知的标志性产品,其品牌技术形象恐进一步被弱化,甚至被贴上“跟随者”而非“引领者”的标签。

08

美国政府入股芯片巨头

竞争迈入国家资本时代

【事件性质:国家品牌】

据新华社,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宣布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后者将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89亿美元,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收购4.333亿股英特尔普通股,相当于该公司9.9%的股份。北京时间8月23日,美国商务部部长Howard Lutnick也在社交媒体上正式宣布了这一重磅消息。他写道:“美利坚合众国现持有英特尔10%的股份,英特尔是美国顶尖科技企业之一。”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将巩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既会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也将助力维护美国的技术优势。

从品牌与产业角度看,国家资本以股东身份入场,虽可为英特尔提供更为稳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但也可能限制其全球市场策略灵活性,尤其在中国等重要区域的市场拓展与合作可能趋于保守。对企业品牌形象而言,“国有化”标签可能削弱其全球市场中的商业中立性与技术公信力,尤其在海外客户与合作伙伴中引发疑虑。

09

苹果全面进军AI生态

硬件创新构筑场景闭环

【事件性质:3C品牌】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计划推出包括桌面机器人、拟人化Siri、带屏智能音箱及家用安防摄像头在内的多款AI硬件。其核心产品是一款代号为“皮克斯台灯”的桌面机器人。该设备配备7英寸可旋转显示屏和机械臂,支持多人对话、环境感知与长期记忆,旨在成为用户的“虚拟伴侣”。同时,苹果研发智能安防摄像头(J450)、升级版Siri及超薄手机等产品,构建从家庭到移动场景的AI生态闭环。

苹果此举正通过硬件创新强化AI时代的生态控制力。桌面机器人等产品并非孤立硬件,而是以“端侧智能”为核心、数据连续性和服务无缝感为优势的体验壁垒。其战略本质是以硬件为入口、OS为底座、AI为联接,构建用户不愿离开的高粘性场景。然而,苹果也面临挑战:技术能否从“功能整合”真正走向“认知革命”,以及能否在OpenAI与谷歌等已占先机的赛道中,后发制人、重新定义用户预期巩固苹果在高端消费电子的领导地位。

10

珀莱雅拟启动H股上市

或成首个A+H上市美妆企业

【事件性质:美妆品牌】

8月26日晚,珀莱雅(60360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举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加速海外业务拓展,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与综合竞争力。若成功上市,珀莱雅将成为中国美妆行业中首家实现“A+H”双平台上市的企业。

珀莱雅启动H股上市,不仅是为国际化战略提供融资支持,更透露出中国美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升维,加速从“中国市场领导者”向“全球市场参与者”转型。尽管珀莱雅在营收规模与盈利水平上仍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但其高速增长的洗护品类、持续提升的毛利率及稳健的净利润增长,已展现出中国美妆企业在产品创新与市场响应方面的敏捷优势。未来,能否借助资本国际化跳板,突破亚太市场边界、构建全球品牌影响力,并应对国际竞争与本土需求放缓的双重挑战,将是中国美妆龙头真正走向世界的关键考验。

来源:品牌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