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肌肉较劲了内家拳师父说力在筋,不在肉,听懂少走十年弯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02:49 3

摘要:咱得先整明白一个事儿:内家拳练功,它跟健身房撸铁的逻辑完全不一样。撸铁是追求把肌肉块练得越大越好,对吧?但老祖宗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吧,那种靠肌肉绷紧发出来的力,特别“死”,而且你一发劲就得憋气,气一憋,血管就受压迫,时间长了肯定对身体不好,最关键的是,这么打

一、核心理论与基础训练方法

咱得先整明白一个事儿:内家拳练功,它跟健身房撸铁的逻辑完全不一样。撸铁是追求把肌肉块练得越大越好,对吧?但老祖宗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吧,那种靠肌肉绷紧发出来的力,特别“死”,而且你一发劲就得憋气,气一憋,血管就受压迫,时间长了肯定对身体不好,最关键的是,这么打架一点都不持久,几下自己就累趴了。

那他们练啥呢?练“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吃牛肉时,那块肉两头连着的、白白黄黄、特别有韧性的那条“筋”。这玩意儿练长了,练韧了,你的劲才是“活”的,又长又有弹性,还不费劲。所以才有那句老话:“宁练筋长一分,不练肉厚一寸”。

那咋开始练呢?第一步,很多人都压过腿,但方法不对。舞蹈演员压腿要的是漂亮,咱练功要的是“开筋”。你得记住四字口诀:先“松”、再“开”、然后“抻”、最后才是“压”。啥意思呢?就是你得先呲牙咧嘴地把大腿肌肉全都放松下来,别跟它较劲。肌肉一松,关节那儿才感觉有缝儿了,这叫“开”。有了缝儿,你才能感觉有一股劲在慢慢拉扯里面的筋腱,这才是“抻”。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稍微加点儿压力,稳稳地hold住,这叫“压”。全程你都得用心去感觉那根筋的存在,而不是光追求脸能贴到腿上。

二、拳架练习与核心要领

光压腿还不够,真正高级的练法是在打拳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保持一个感觉,叫“骨节撑开”。你动起来的时候,脑子里得有个念头,就是你的肩膀、胳膊肘、膝盖这些关节,都不是死死卡在一起的,而是像有个气球在中间撑着一样,有那么一丢丢缝隙。

你可别小看这个念头,你要是做反了,把关节压得死死的,那麻烦就来了。首先你会觉得关节里面发紧,然后就是酸,紧接着就是疼,再这么练下去,离受伤就不远了。所以老师父总说“四肢要像弓一样绷着”,就是说你的胳膊腿不是一根死木头棍子,而是一张拉开的弓,骨头是弓背,筋就是弓弦,充满了弹性。这个“撑开”啊,主要靠的是“意”,不是让你真的掰扯自己的关节,那不成自残了嘛。

再说说身上,人身上活动最少、但潜力最大的地方是哪?是腰背这条“大梁”!平时你猫个腰、窝在沙发里,这地方的筋都缩着呢。怎么把它拉长?你就学猫伸懒腰那个样子,哎对,就是那种又舒服又使劲的感觉。打拳的时候,吸气,想象你的脊椎骨一节一节往上拔,头顶心往天上钻;呼气,放松沉下去,尾巴骨往地里插。一上一下,反复这么来,就把整条脊柱上的大筋给拉开了。功夫深不深,主要就看这条“龙筋”练没练出来。

三、系统构建与整体发力

上面说的那些呢,最后都得汇总到一个概念里,叫“对拉拔长”,说白了就是让你浑身都充满矛盾的对拉劲儿。你想象一下,你头上好像有根线拎着你往上走,同时屁股底下又像有个凳子让你往下坐,这一上一下,是不是就把脊柱这根大筋给拉长了?你的肩膀要沉下去,但手指尖又要往前伸出去,这一个沉一个伸,就把胳膊上的筋给抻开了。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把你的身体变成“五张弓”——脊柱一张,两条胳膊两张,两条腿两张。你一发力,不是局部肌肉收缩,而是这五张弓同时“崩”地一下把箭弹出去,这个劲又快又透,而且还特别省力。

最后的高级玩法叫“缠丝劲”,这个听起来玄乎,其实你想想拧毛巾就懂了。你运动的时候,手腕、胳膊肘、腰、膝盖,全都要带着一种螺旋拧转的劲儿,就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在你身体里穿来穿去,把全身的关节和筋都拧裹在一起。这么一拧,就把平时练不到的深层小筋都给活动到了,让全身的劲成为一个整体,真正打出“筋长力大”的效果。

这个说法吧,在武术圈里有人信,但也挺有争议的。咱得客观地说,现代运动科学讲究的是“均衡发展”,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和身体柔韧性都重要,谁也替代不了谁。把一种训练方式说成绝对正确,另一种说成绝对有害,确实有点绝对了。李小龙和马华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难简单归咎于一种训练方式。所以啊,咱们听老祖宗的智慧的同时,也得听听现代科学是怎么说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你说对不对?

来源:非常务人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