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双靶点减重新药报产!与信达、礼来等巅峰对决在即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3 11:26 1

摘要:据悉,HRS9531是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上市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仅有一款礼来的替尔泊肽。恒瑞医药凭借其III期临床的全面成功,正式向这一市场霸主发起挑战。

文 于成林 医药经济报

GLP-1多靶点药物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9月1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RS9531的药品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据悉,HRS9531是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上市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仅有一款礼来的替尔泊肽。恒瑞医药凭借其III期临床的全面成功,正式向这一市场霸主发起挑战。

不仅如此,2025年6月底,信达生物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获批上市。此外,康缘、东阳光、华东医药等10数款GLP-1多靶点药物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国内减重市场竞争序幕已经悄然升级。

1HRS9531数据亮眼恒瑞国内外齐布局

此次HRS9531提交上市申请,拟定适应症为: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初始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BMI≥28 kg/m2(肥胖),或≥24 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等)。

根据公开信息,HRS9531通过同时激活GLP-1和GIP受体信号通路。GIP参与胰岛素分泌,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能量平衡,有助于促进热量消耗。GLP-1抑制胃排空、增强饱腹感,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共同发挥降糖减重作用。

这种“协同增效”机制,使替尔泊肽在减重效果上显著优于单一GLP-1受体激动剂。

据恒瑞医药用来提交注册申请的HRS9531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数据,567名平均基线体重93公斤的患者中,最高剂量组(6mg)48周后平均体重下降 19.2% (安慰剂校正后17.7%),88%的患者体重降幅≥5%。此外,高剂量组44.4%的受试者体重降低≥20%。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以轻度至中度的胃肠道反应为主,与同类药物一致。

同时,恒瑞研发团队曾在2025年欧洲肥胖大会上表示,其在分子设计时,特意优化了对中国人群的代谢路径,所以安全性数据比国际药企的“全球临床试验”更贴合国内患者。这将成为其更有利于中国本土市场竞争的优势。

HRS9531也因此被业内认为是恒瑞医药在研管线中“最重磅品种”之一。

不仅如此,恒瑞早已布局HRS9531的海外市场。2024年5月,将GLP-1产品组合以1亿美元首付款+100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付款+累计不超过59.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19.9%股权的价格,授权给了Kailera Therapeutics(Hercules)。

这一交易不仅带动了国内Newco模式,也为HRS9531的全球商业化奠定了基础。业内人士指出,Kailera专注于代谢疾病领域,且国际渠道丰富,恒瑞可加速HRS9531的全球多中心试验,并借力布局国际临床网络。

2减重赛道竞争升级多靶点GLP-1时代开启

随着HRS9531进入审评阶段,国内减重药物的竞争版图正逐步清晰。国际巨头在加速本土布局,本土龙头也未落后。值得注意的是,试图在该赛道分一杯羹的企业,不仅局限于GLP-1单靶点,不约而同在GLP-1类多靶点药物投入更多研发精力。

GLP-1/GIP双靶点的商业价值由礼来替尔泊肽(Tirzepatide)奠定,2024年该药以164.66亿美元销售额稳居全球“重磅炸弹”地位。虽然距离司美格鲁肽还有20多亿美元的差距,但是其增速不容小觑。

在中国市场,替尔泊肽先后获批降糖和减重两大适应症。如果恒瑞医药的HRS9531的审批过程顺利,不久之后,将看到二者在中国市场的角逐。业内人士指出,同靶点竞争下,最终的市场表现就要看双方的商业化能力了。

与此同时,信达生物的全球首个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于2025年6月27日获批上市,用于成人体重控制,为国产创新药物在该领域打开了新局面。除了减重,玛仕度肽第二项NDA正在NMPA受理审评中,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另一方面,礼来作为此赛道的“元老”,也一直在探索差异化布局,增强自身话语权。今年6月,礼来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登记了一项评估其GLP1R/GIPR/GCGR三激动剂瑞他鲁肽在肥胖或超重伴慢性腰痛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研究(TRIUMPH-7)。此外,该药还正在开展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等适应症的III期临床。

GLP1R/GIPR/GCGR三者协同,实现了“管住嘴、迈开腿、燃脂肪”的三重效果。若成功上市,它将成为全球首个三靶点肥胖治疗药物,也将给其他所有竞争者更大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GLP-1多靶点生物制品处于临床Ⅱ期-Ⅲ期的有10+款。除了上市三款药物,还包括康缘旗下中新医药(ZX-2010和ZX-2021)、东阳光(HEC-88473)、民为生物(MWN-105和MWN101),以及道尔生物的(DR-10624)等,有望走出更多具备临床价值的多靶点药物。

处于临床Ⅱ期-Ⅲ期GLP-1多靶点药物(不完全统计)

综合来看,减重药物研发进入“多靶点时代”。通过差异化临床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及本土化定价策略,该药国内市场格局已在不断重塑。这也意味着,未来3~5年,减重赛道的竞争更加考验硬实力,聚焦于疗效提升、给药方式优化及成本控制,能持续加强管线迭代与商业化能力,才能应对日趋激烈的多维竞争。

编辑:张洁莹

来源:医药经济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