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我刷短视频忽然看到个新闻,说九三阅兵来了三个特殊观众。本来也没在意,结果越看越揪心。原来这三个老外都是课本里人物的后代,白求恩、斯诺、拉贝,全是课本上见过的名字。他们坐在主席台前排,看完阅兵后握手时被摄像机拍到,网上炸了锅。
国际友人家族现身九三大阅兵现场,百年跨国情缘引发热议,未公开信件暗藏惊人线索.
那天我刷短视频忽然看到个新闻,说九三阅兵来了三个特殊观众。本来也没在意,结果越看越揪心。原来这三个老外都是课本里人物的后代,白求恩、斯诺、拉贝,全是课本上见过的名字。他们坐在主席台前排,看完阅兵后握手时被摄像机拍到,网上炸了锅。
现场记者说白求恩的孙子跟着医疗方阵看了好久,后来工作人员给他递个本子让他签名。斯诺家族的人一直对着展示台上的《红星照耀中国》拍照,听说那本书是初版本。拉贝的孙子最特别,站在南京方向一直没动,后来被看见偷偷擦眼睛。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仨人都跟中国有过命交情。白求恩医生在抗战时期帮八路军治伤,最后牺牲在中国。斯诺写了本宣传红军的书,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真实情况。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时候建了个安全区,救了二十多万人。课本上这些事现在突然活生生出现在电视里,有点恍惚。
白家后人在采访时候提了件有意思的事。他说家里还存着爷爷在中国写的信,上面写着"技术要用来救人,不分国家"。现在中国军队的野战医疗车开过时,他特意摸了摸玻璃窗,说跟爷爷当年用的手术刀是同样的材质。
斯诺那边带来个老皮箱,里面全是泛黄照片。解说员说这些都是他爷爷跑遍根据地拍的。有个穿灰布军装的小战士和斯诺的合影,旁边写着"小李同志,1937年延安"。现在屏幕上放这些照片,突然发现有些地貌跟今天根本不一样。
拉贝的孙子全程没说话,直到看见装备方队里的装甲车才问翻译:"这是不是能运更多伤员?"后来他被安排去南京祭扫纪念馆,工作人员说他蹲在侵华日军罪证墙前半小时,手指在遇难者名单上慢慢移动。
有人注意到三个外国人都戴着老式怀表。工作人员说是他们特意带来的,时间调成故乡所在地。白家的是加拿大时间,斯诺的是美国东海岸,拉贝的是德国柏林。阅兵开始时他们同时掏出怀表对准北京时间,这个细节被截图传遍网络。
有军事迷发现这次阅兵特别安排了"国际纪念区"。医疗方阵经过时专门降速两分钟,防空兵方阵摆出的队列像本书的形状,坦克方队绕行路线跟南京安全区地图有点像。这些设计当时都没说明,后来才被网友发现。
最让人好奇的是离场时发生的事。三人突然往阅兵村资料馆走,保安拦住后才知道他们要看未公開档案。最后工作人员搬出三个牛皮纸箱,里面全是泛黄的书信和照片。其中拉贝1937年的日记残页第一次向公众展示,字迹已经模糊,但还能看清"今天又救了..."。
网上有人说这些家庭是来寻根的,也有人说背后有政治因素。但看过直播的人都记得最简单的画面:当国旗升起时,三个外国人跟着中国国歌肃立,右手轻轻放在心脏位置。他们穿的西装下摆都被风吹起,但没人动。
有位老人在贴吧留言说,他爷爷当年在安全区出生,现在正跟拉贝孙子视频通话。两个陌生家庭因为战争建立了跨越八十年的联系。评论区有人说这就是历史的奇迹,也有人说不过是场作秀。
其实最真实的时刻在散场后发生。工作人员给每个家族送纪念章,白家代表突然说想找当年牺牲地。第二天新闻说他们去了唐县,在一座无名烈士墓前放了把手术剪。斯诺家人去了陕北,把爷爷的钢笔埋在枣园旧居树下。拉贝孙子在纪念馆待了一整天,临走前捐出家族珍藏的南京地图。
网上最近在传这些家族带来的物品。白求恩的药箱复制品被北京医科大学收藏,斯诺的手稿电子版开放下载,拉贝的安全区路线图与现在城市规划有重合。有人做对比图,发现很多学校医院名字都带着这三个老外的姓氏。
这事儿发酵到现在,我发现朋友圈很少再议论是非。倒是好多学生跑去图书馆翻老课本,或者在网上买二手版《红星照耀中国》。有位网友整理出三个家族成员的联系方式,准备邀请他们参加抗战纪念馆的直播活动。
现在网上有个话题如果他们活在今天,有人画漫画说白求恩在抗疫前线,斯诺直播红色景点,拉贝在外交部门工作。虽然这些不可能发生,但评论里全是"希望和平永远持续"之类的留言。
最后补充个细节,阅兵那天有个穿校服的女孩在弹幕里写道:"原来课本里的人真的存在过。" 这句话被顶到置顶,底下跟了几百条类似的话。可能这才是最真实的反响,没有大道理,就是单纯的震撼。
来源:阿梦(学校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