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产业带转型重要出路。然而,受限于品类特性、所处地理位置、政策等多重因素,中国产业带的跨境电商发展呈不均衡态势。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带”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为:新兴产
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产业带转型重要出路。然而,受限于品类特性、所处地理位置、政策等多重因素,中国产业带的跨境电商发展呈不均衡态势。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带”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为:新兴产业带、成长产业带和成熟产业带。
亿邦智库联合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发布的《激活新动能——跨境电商服务商网络赋能产业带增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研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带面临的能力挑战各异,跨境电商服务商正在深入产业带,发挥专业化价值,帮助不同产业带抢抓消费线上化浪潮,开拓全球增长新机会。
01
新兴产业带:全链条服务商助力“0到1”启航
新兴产业带具有技术门槛较高、产业集聚度较低、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典型如武汉光电子产业带。新兴产业带处在跨境电商转型初期,技术创新能力强,但跨境电商运营能力不足。
以武汉光电子产业带为例,2024年是武汉跨境电商元年,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在武汉落地办公,多个跨境电商协会和联盟成立。2025年以“跨境电商生态培育年”为主线,武汉政府、协会、平台和服务商协同举办跨境电商产业对接、政策培训、供需对接等活动,推动制造业企业、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2025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印发了《2025年武汉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围绕提升通关效率、深化监管改革等六大领域推出了21项具体举措,打通跨境电商出海路径。
跨境电商全链条服务商是弥补此类产业带认知、人才短板,加快跨境电商“0到1”起步的重要帮手。例如,市场调研和选品工具服务商可以帮助企业洞察海外用户未满足需求、分析竞品、了解市场规模、判断产品研发和创新方向,做好关键的选品,找到适合自身供应链优势的高利润产品机会,避免盲目投入,提高转型成功率。
针对新兴产业带对海外推广不熟悉、缺少红人资源和投放经验的特点,网红营销服务商的“全托式”服务,从执行层面全流程支持,包括达人匹配、内容测试和上线推广等服务,帮助产业带企业实现了快速筛选适配达人、测试内容、精准投放,提升新产品种草成功率。
新兴产业带生产制造型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强,更倾向于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化路径开拓海外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商不但提供企业入驻基础商标注册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海外巨头专利壁垒,建立品牌和产品全球专利布局保护。例如外观专利虚实线布局、核心零部件专利保护等,防止产品被快速抄袭,有效延长产品销售生命周期,为企业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02
成长产业带:海外仓提升区域市场本土化竞争力
成长产业带指有技术门槛、聚焦效应显著、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将快速扩大的产业带,通常有一定跨境电商发展基础,物流、ERP工具、支付、培训等多种服务配套相对完善,但面临从竞争中突围扩大市场的挑战。典型代表如中山灯饰照明产业带、苏州五金工具产业带、佛山家具产业带。
在成长产业带“从1到10”规模扩张过程中,海外仓发挥了重要价值,通过帮助成长产业带企业前置供应链,有效提升了海外本土市场竞争力。
以中山灯饰照明产业带为例,坐拥“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集聚了3万多家灯饰照明经营主体,产品出口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市场的七成、全球市场的五成,年产值超千亿元。据第三方机构监测,中山市跨境电商企业店铺数量超1.3万家,企业注册欧标、美标数量超6000个。海关统计,2024年中山市出口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175.3亿元,大量工厂在涌入跨境电商行业。据古镇计划,到2027年底引进和培育30家交易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企业。
该产业带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海外物流仓储履约效率和成本,如中大件产品(如单重≥10kg的吸顶灯)面临物流成本高企与运输损耗双重挑战,尤其高货值灯饰海外长距离运输易破损变形。海外仓备货模式通过本地履约,不仅将配送时效从几十天压缩至三五日,缩短了退换货响应时间(如零配件补发),还大幅降低了供应链综合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与此同时,海外仓模式可以根据销售淡旺季、大促订单动态变化调配库存,一盘货支持多渠道销售体系,如同步满足亚马逊等线上渠道订单、线下商超直配、代理商分拨等多元化需求。
03
成熟产业带:专业数智化服务破解增长瓶颈
成熟产业带指技术门槛低、多区域聚集、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大的产业带,通常跨境电商基础服务配套完善,竞争相对红海,更关心运营提效、产品创新、品牌化突围。典型如泉州鞋服产业带。
泉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中国产业带转型跨境电商排头兵。泉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620亿元,年增幅超20%。过去几年,泉州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区20个,面积170万平方米,培育出6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市活跃跨境电商卖家超1.2万余家,其中工贸一体型企业占六成。鞋服是泉州的第一大产业,2024年泉州海关共监管泉州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货物1218.02万件,鞋服占比高达78%。
作为成熟产业带,泉州鞋服产业带早已实现了小批量、多款式订单两三天内生产的高效供应链能力。如何充分发挥供应链优势,突破增长空间,是泉州这样的成熟产业带面临的挑战。
《报告》指出,AI等数智化创新服务正在帮助成熟产业带突破增长瓶颈。例如,AI设计工具实现了一键批量生成定制设计图,突破了服装设计成本和专业门槛,帮助产业带企业将单个衣服图案设计成本降到了约每张0.25元;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运营工具,指数级提升了产品链接生成运营效率;ERP工具赋能组织管理能力,规避经营异常,帮助产业带企业提升了精细化运营能力、数据决策效率和效果。
在国务院“跨境电商+产业带”政策推动下,各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电商平台、学校和服务商正在形成协同效应,赋能产业带企业从代工模式转型全球化品牌。截至目前,全国已设立178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从沿海向内陆纵深渗透。
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针对产业带企业和引进跨境电商服务商的多项举措,如针对产业带企业简化通关、结汇、退税等贸易流程,出台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举办跨境电商培训活动等。引进运营、物流、海外仓、营销、结算等服务商深入落地产业带,对服务商进行专项资金扶持。
亚马逊等跨境电商企业也正在加快深入产业带,如亚马逊围绕跨境产业带重点城市、重点品类,推出了“产业带加速器”等多项计划,大力帮助产业带企业转型。与政策牵引、平台推动形成补充协同,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正在围绕产业带转型刚需和痛点,协助培训、物流、海外仓、营销推广和品牌孵化等跨境电商服务商体系落地产业带,开发补足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带服务商缺口。截至目前,亚马逊SPN服务商网络集合了700+跨境电商服务商,深入广东、浙江、山东、武汉、四川等30多个省级行政区100多个城市的产业带。
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