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准备早点睡,结果一躺下来,脑子就如同打开了好几十个浏览器标签一般:今天没做完的事儿,明天要见的人,之前留下的遗憾,未来所怀有的不安……统统一股脑地跳了出来。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
准备早点睡,结果一躺下来,脑子就如同打开了好几十个浏览器标签一般:今天没做完的事儿,明天要见的人,之前留下的遗憾,未来所怀有的不安……统统一股脑地跳了出来。
你越想快点睡着,它们就越,活跃;越看表越焦虑,开始自己吓自己:“完了明天又要顶着,黑眼圈上班。”
失眠真的是一种“拖垮式的消耗”,它会熬坏我们的精神,弄坏我们的皮肤,搞糟我们的情绪,与此同时呢,还会削弱第二天的效率。
但好消息是:不吃药、不花钱你完全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小技巧,让身体和大脑进入“自动关机”模式。
我帮你整理了8个亲测有效的快速入眠方法,今晚就能用,很多人试了当天就见效。
1.呼吸478法:用节奏按下大脑的暂停键
失眠的人,往往呼吸是短促且急快的,这会让身体,一直停留在“警戒模式”。
做法很简单:闭上眼睛,吸气4秒通过鼻子吸入),屏息7秒接下来用嘴慢慢呼出,8秒。
关键是吐气要特别地慢,就如同在吹那一根,细细长长的吸管。重复四轮,大多情况下,人们在第三轮时,会感到脑袋渐渐地开始发沉,思绪慢慢地变模糊。
这招的原理是,通过有节奏地、缓缓地进行呼吸,让副交感神经逐步地接管,进而使身体能够从“兴奋”这般的状态切换到“放松”那般的状态。
2.反向想睡法:不要催自己,反而更快
很多人一到床上,便不停地催促着自己“快睡快睡”,不过结果却是越催越显得精神。
不妨反过来:在心里默念,“我不能睡”“我要保持清醒”,甚至想象自己努力睁大眼睛不要睡着。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逆反原理”,大脑并不喜欢被命令一直保持清醒,于是乎它便会悄悄地放松下来,进而将你推入睡意之中。
听着有点荒唐,但是很多人一试,就惊讶:越是“装作清醒”,越是难以撑住。
3.肌肉松弛扫描:卸掉一天的全身负担
失眠的时候,其实你的肌肉一直是暗暗紧绷的,哪怕你没察觉。
方法是从脚趾开始——轻轻抬起,(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脚趾接下来收紧它5秒,紧接着完全放松,直到感觉到它变得软下来。接着是小腿、大腿还有臀部、腹部以及手臂、肩膀再有脖子、脸部。
像电梯一样,一层层往上扫描,
这种“先紧后松”的对比会让大脑收到“安全了可以休息”的信号。很多人甚至做到一半,就已经半睡半醒。
4.睡前热脚法:用温暖把困意带出来
原理很简单,睡前泡脚10分钟,让末端血液循环,加快泡完后核心体温会慢慢下降,而体温下降,恰恰是促进,入睡的关键信号。
水温别太烫,大约4042度最合适泡到小腿更好。
泡完脚钻进被子,那种从脚暖到心的安全感,会让你像小时候被母亲盖上被子一样,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5.光线断舍离:让夜晚真正变成夜晚
现在很多人的失眠,其实是被光“搞得”。蓝光来自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它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大脑误以为“还在白天”。
解决方法,十分简单,在睡前1小时的时候,把大屏幕关掉,将灯光换成那种暖黄的小夜灯,接下来看点纸质的书籍,亦或是听听轻柔的音乐。
你会惊讶地发现,只将光线做出改变,大脑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为睡觉做准备”。
6.心流式想象:用画面封住杂念
找一个让你觉得安全且舒适的场景——或许是海边,或是树林,亦或是小时候的家。闭上眼将细节细致地刻画出来:那浪声那风的味道,那光的方向,还有手下的触感……
注意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专注于一个具体画面。
当大脑被这种沉浸式场景“占满”之时它便没了空闲,去思考工作;也无暇去烦恼;更顾不上,那些数字。慢慢地就滑入了睡眠的通道。
7.床上只干一件事:形成条件反射的快睡模式
这是最简单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条——不要在床上工作、玩手机、看剧。
如果床的使用场景,过于繁多,大脑便会丧失“床等同于睡觉”这样的关联。
坚持一段时间,只要你躺上去,大脑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启动睡眠程序,入睡速度也会明显地,变得更快。
8.延迟处理法:把脑子里的会开到明天
很多失眠的人,是因为脑子里在“开不完的会”——担心明天要做的事、今天没做好的事。
试试睡前拿一个笔记本,把所有让你分心的事写下来,包括待办、担心、想法接下来合上本子,对自己说一句:“这些明天再想。”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大脑放下“还没完成”的焦虑进入休眠状态。
额外提醒:别跟自己硬碰硬
失眠最怕的不是晚睡,而是你在床上跟自己较劲。很多人失眠,是因为太怕失眠。
接受自己可能会晚一点睡,用上面的方法先放松下来,不要审判自己——你会发现,反而更容易睡着。
总结,
失眠不是没救,只是你的大脑和身体被现代节奏弄乱了节律。
不必一次做完所有方法,今晚挑1-2个坚持尝试,你会看见变化。
好好睡觉,是你对明天最便宜、却最有效的投资。
来源:谈谈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