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匠人田步高:以弦为笔,重续千年轧筝文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9:05 2

摘要:当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句中写下“满座无言听轧筝”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这门曾响彻宫廷、风靡民间的古老乐器,会在千年后的今天,因一位耄耋老者的执着而重焕新生。龙凤乐器创始人田步高先生,以八十余载人生沉淀为墨,以匠人初心为锋,不仅让失传百年的轧筝重回舞台,更创新性地构

当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句中写下“满座无言听轧筝”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这门曾响彻宫廷、风靡民间的古老乐器,会在千年后的今天,因一位耄耋老者的执着而重焕新生。龙凤乐器创始人田步高先生,以八十余载人生沉淀为墨,以匠人初心为锋,不仅让失传百年的轧筝重回舞台,更创新性地构建起完整的轧筝家族体系,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之路立下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千年绝响的唤醒者:从文献到琴弦的跨越

轧筝,这一中国本土最早出现的擦奏弦鸣乐器,自唐代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音色穿梭于宫廷雅乐与民间小调之间。宋元明清四朝,它是文人墨客笔下“秋山碧树一蝉清”的清雅符号,是市井百姓耳畔 “云见鸾凤声”的生活旋律。然而,清末的动荡让这门艺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仅留文献中的吉光片羽,成为民族音乐史上的一桩憾事。

“老祖宗的智慧不能断在我们手里。”田步高先生的这句话,开启了他与轧筝的当代琴缘。他遍地寻访老艺人,从残破的乐谱中破译音腔密码,在古籍的只言片语里还原乐器构造。田步高先生历经数年的创新研发,只为让千年之前的律动重震华音。

这份坚守终见成果,由他主导复原的十一弦中音轧筝,不仅精准再现了古轧筝的音色特质,更融入现代声学设计,荣获轻工部“创新消费品奖”。为了让更多人触摸这门古老艺术,他历经数载编写了《轧筝自学入门指导》一书,现由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以通俗的语言架起传统与当代的桥梁,正如田老所言:“复原不是终点,让轧筝走进生活,才能真正传承下来。”

乐器家族的缔造者:填补民乐声部的百年空白

中国民族音乐长期面临“高音清脆有余,低音浑厚不足”的困境,在乐队合奏中,常需借用西方的大提琴、大贝斯填补低音空缺。这一现状,成为田步高先生耄餮之年创新的核心动力。“民族乐队要有自己的‘根’,低音声部必须有‘中’。” 带着这份信念,他以耄耋之躯带领团队开启了轧筝系列化研发的征程,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民族乐器声腔体系”。

高音轧筝的问世,率先打破了乐队高音声部的局限。采用D调定弦的它,音色清亮通透,既能在合奏中担任旋律主奏,又能通过细腻的弓法模拟人声吟唱,为乐队注入灵动的“声部灵魂”。在多部民族管弦乐新作中,高音轧筝的加入让旋律线条更具穿透力,彻底改变了传统民乐高音依赖丝竹乐器的单一格局。

作为家族核心的中音轧筝,推出120、130 两款规格,兼顾专业演奏与普及教学。其音域宽广,既能演绎古典乐曲的悠远意境,又能适配现代创作的复杂节奏,成为连接传统与创新的“全能选手”。在社区乐团、老年大学的排练室里,中音轧筝因其易上手、音色温润的特点,成为银发群体亲近民乐的首选乐器,为“银发经济”注入文化活力。

针对低音缺失的痛点,130低音轧筝对比中音轧筝将音高降低一个八度,音位相当于大提琴,其浑厚的音色为乐队奠定坚实的和声基础。另外田老还研制了一款浮雕163龙达达倍低音轧筝—— 这款筝比中音轧筝低两个八度,发音低沉如远古回响,既能拉奏出如大地震动般的根音,又能通过吟按、拨弦技巧展现丰富的表现力。它的出现,彻底终结了民族乐队低音依赖西洋乐器的历史,让中国民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低音锚点”。

更令人称叹的是两款“意象化”创新之作:倍低音9弦凤首立奏轧筝(又称凤筝)与倍低音四弦龙头葫芦琴(龙琴)。凤筝将共鸣腔加大至与古筝相当,精雕的凤首与斜置岳山设计,让演奏者无需弯腰即可找到最佳触弦点,融合拉弓与拨弦技法,在舞台上既是乐器也是艺术品;龙琴则创造性嫁接西洋贝斯技法,龙形出音孔与葫芦共鸣体的结合,让它既能承担低音声部的稳定职责,又能通过中国化的演奏技巧演绎民族韵味,成为音乐院校民族乐团的“新宠”。

近期,田老专门为中老年特定研制出80型小轧筝,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音色也十分出众。在满足易学易奏的基础上,这款轧筝的官方指导价设定在两千元以内,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爱好者们能以较低的成本了解和接触这门古老的乐器。“让百姓用的起,用的上”是田老赋予这款轧筝打开新时代的使命。

文化传承的播种者:让古老艺术拥抱时代土壤

在田步高先生看来,乐器的价值不仅在于音准与技巧,更在于能否融入当代生活。轧筝系列的推广,始终伴随着他对“民乐普及”的深刻思考。如今,在社区活动中心,退休老人用中音轧筝弹奏《茉莉花》;在中小学课堂,孩子们通过高音轧筝感受传统韵律;在专业音乐厅,龙琴与凤筝的对话演绎着《黄河》的壮阔 —— 这或许才是田老心中 “艺术无边界”的生动写照。

《轧筝自学入门指导》的出版,是他播撒传承种子的关键一步。书中不仅有基础技法图解,更收录了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练习曲,让年轻人在熟悉的旋律中走近传统。龙凤乐器还与各地文旅部门合作,开展 “轧筝进社区”公益活动,让这门古老艺术成为丰富银发生活的文化载体。

“民族音乐的复兴,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让传统在当代找到新的生长点。” 田步高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毕生坚守的理念。从复原失传乐器到构建声部体系,从宫廷雅乐的回响到社区院落的琴声,他用60载从艺生涯证明:真正的文化传承,是让古老的智慧与时代同频共振。

当龙达达倍低音轧筝的浑厚音色在音乐厅响起,当凤筝的凤首在舞台灯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乐器的重生,更是一位耄耋匠人用数十载的坚守书写的文化宣言。田步高先生以弦为笔,在民族音乐的长卷上续写了崭新篇章,而他所开创的轧筝艺术,正带着千年的底蕴,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雾中凝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