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持人: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在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保障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9月3日讯 近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强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在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保障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傅强:法律援助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始终是市司法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324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250余万元,通过三项创新举措切实提升服务质效,让法治温暖直抵民心。
一是聚焦民生保障,夯实服务根基。立足法律援助兜底保障职能,针对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及困难群体需求,重点加强赡养抚养、人身损害、工伤赔偿等民生领域法律援助,织密民生权益保障网。打造市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成法律咨询、案件受理、司法鉴定等8大类服务功能,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多项事”的便民承诺。
二是严控办案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制定《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规范指引》,创新实施案件办理质量提升“四项机制”:建立标准化文书模板库,完善庭审旁听督导机制,培育典型优秀案例,实施案卷双审归档制度。通过区市交叉评查、市级随机抽查等方式分析案件办理质量,上半年案件办理合格率100%。
三是创新宣传模式,深化服务触达。组建“法律明白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法治护航四进行动”20余场,覆盖企业园区、学校社区等场所。创新打造“地铁法治长廊”,在全市地铁站台及车厢循环播放法律援助公益短片,日均触达乘客超100万人次。构建“双线融合”咨询网络,12348热线与12345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工单联办,上半年解答咨询15.2万人次,通过“热线+调解”机制化解纠纷1329件,纠纷化解率达40.2%。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