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立大功!医生发现:经常看电视的老年人,或有这5大好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05:22 2

摘要:看电视,真的是“懒人行为”吗?很多人一听老年人天天坐在电视机前,就下意识觉得“不健康”“不动脑”“浪费时间”。这类看法已经根深蒂固,甚至成了子女们最常对父母“唠叨”的话题之一。

看电视,真的是“懒人行为”吗?很多人一听老年人天天坐在电视机前,就下意识觉得“不健康”“不动脑”“浪费时间”。这类看法已经根深蒂固,甚至成了子女们最常对父母“唠叨”的话题之一。

但医生在长期随访中发现一个现象:一些高龄老人,虽然活动能力下降,却依然情绪稳定,思维清晰,社交积极,而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每天看电视”。这不禁让人开始反思:看电视,真的一无是处吗?

如果从科学角度重新审视,会发现电视对老年人并非全是负担,反而在某些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正面作用”。尤其是在认知健康、情绪调节、社交连结、信息获取和生活节律这五个方面,电视可能是一种低门槛、低成本的健康助力工具

认知功能的维持离不开持续的感官刺激和信息输入。老年人大脑中的突触连接会因活动减少而退化,看电视时的视觉、听觉参与,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持这些联系。特别是新闻、纪录片、历史剧等内容,能够激发记忆联想,刺激思维活跃。

研究发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若每天观看30分钟以上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其语言能力和注意力下降速度明显减缓。这背后,是大脑神经通路在被动刺激下得到的锻炼。虽然不如读书深度大,但比起完全空闲,电视确实是一种温和的“认知运动”。

情绪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孤独、抑郁、焦虑,是老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电视成为“陪伴型媒介”,在日常生活中填补了许多空白。当熟悉的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播放熟悉的片头曲时,那种“被世界接纳”的感觉,会带来实质性的抚慰。

中医讲“心主神明”,情绪平稳则五脏调和。看电视时产生的愉悦感、共鸣感,能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的分泌,改善睡眠、增强食欲。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也承担了一定的“心理调节”功能。

社交圈的缩小是许多老年人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电视节目作为“共同话题”,意外地成为邻里交流的纽带。“你看昨晚的节目了吗?”这种对话常常成为老年人日常的社交开场,进而延伸出更多互动。

医生在门诊中也观察到,看电视的人群更容易主动表达意见,说明他们在信息接收和观点输出上保持了一定的活跃性。这种社交参与感,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退行性疾病也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获取能力的下降,是老年人“脱节”感的来源之一。电视作为全民性媒介,其传播速度和覆盖内容,仍是老年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政策解读、健康科普、疫情通报、生活常识——这些信息通过电视传递,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变化。

尤其在数字鸿沟尚未完全弥合的背景下,电视的普及度远高于智能手机和网络平台。作为医生,经常建议家属不要一味要求老人“上网查资料”,而是通过电视健康频道、权威新闻栏目,获取更真实、有效的信息。

生活节律的建立,在老年阶段具有特殊意义。看电视有时也承担了“时间标记”的功能。早上新闻联播、中午戏曲频道、晚上电视剧集,让生活有了节奏和期待。这种规律性,是维护昼夜节律、内分泌平衡的重要支撑。

长时间失去生活节奏的老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慢性病加重等问题。电视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时间感”的缺失,尤其对独居老人来说,不失为一种“生活锚点”。

电视的正面作用建立在“适度、选择恰当内容”的基础上。长时间盯屏、暴力内容、信息过载,仍然可能引发眼疲劳、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医生建议,老年人每日看电视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中间注意休息,内容上以正能量、知识性、文化性节目为主。

肝气郁结、脾虚湿盛体质的老人若长时间久坐看电视,还可能加重代谢负担。此时应结合轻度运动,如一边听电视一边走动,或间歇起身活动,避免久坐带来的肌少症、骨质疏松等风险。

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阳光,建议白天多去户外活动,晚上再享受电视的陪伴,这样可以在“动与静”“内与外”之间取得平衡。医生在临床中观察发现,活动与休息交替得当的老年人,整体身体指标更佳,情绪也更稳定。

对于家属而言,不应一味劝阻老人“少看电视”,而应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节目时间和内容。与其强迫他们“不要看”,不如共同规划“怎么更好地看”。有时,一起看一档电视节目,也是一种跨代交流的方式。

医生常说:“健康不只是躯体的事,心理、认知、社交都要被照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如果使用得当,恰是那个可以“统筹兼顾”的工具。它所承载的,不只是影像和声音,还有连接、陪伴和认同。

声明:"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刘志华.电视节目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2):3021-3024.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国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调查报告(2023)[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3.
[3]王晨阳,陈晓红.老年人情绪健康与媒体接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研究,2024,44(03):179-183.

如果你身边也有爱看电视的长辈,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看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家中的电视故事。点赞、转发,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电视的“另一面”!

来源:大苹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