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雁君:沈定庵是当代隶书中的垂范书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4 11:06 3

摘要:沈定庵 (1927-2023),浙江绍兴人。早年师从冯凌云、林众可、荆冬青,私淑田寄樵诸先生,后又列徐生翁先生门墙。曾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工作。曾任兰亭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绍兴市政协

沈定庵 (1927-2023),浙江绍兴人。早年师从冯凌云、林众可、荆冬青,私淑田寄樵诸先生,后又列徐生翁先生门墙。曾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工作。曾任兰亭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绍兴市政协常委、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等。撰有《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及其思想》等论文,主编《20世纪书法经典·徐生翁》卷、《尹秉绶书光孝寺虞仲翔祠碑》等,著有《沈定庵书法集》、《定庵随笔》、《近百年绍兴书画家传》等。

沈定庵是当代隶书中的垂范书家

/赵雁君

我记得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从家乡求学于绍兴,课余间常常赏城中的龙山之麓,远见越王台边立有一书法隶碑,铭曰:古越龙山,见其用笔浑厚有力,结体宽博开张,一派汉风清韵的大家风范。

沈定庵题(古越龙山)

从龙山的南麓拾阶而上,作为标志性景观的是高大的革命历史纪念碑,碑铭为沈定庵先生的老师徐生翁所题写,很多年以后,才得知未署名的碑文是沈定庵先生所书写,师生共同书写碑名、碑文在书法史中也属罕事,必传佳话。师生在各自的书法创作历程中,无论是忠于传统书写和偶背于正统的创新书写,成为我仰观优秀书法高度的标尺参照,让我在书法学习中,去真正思考从传统到创新的提升与转型的这个课题,常常给人一种“周虽旧邦,其命唯新”的创作启迪。

八十年代绍兴古城不大,给我记忆最清晰的,每每穿过大街小巷,听到最多的是绍兴地方戏曲“莲花落”,看到最多的是沈定庵先生的题匾、题联书法,作为一个书法中人,当然更关注的是后者。我当时初涉书艺,也初识了书法家沈定庵先生,在那段时光里有许多值得追忆的人和事。我从绍兴师专的学子到留校任教,再后来到了省书协工作,期间多有泽惠于沈定庵先生的言传身教,特别是在绍兴与沈定庵先生共事兰亭书会期间,时常听他论艺谈事,同时分享煮茶喝酒的快乐,几十年的常有交往直至2023年痛别先生,灯花落处夜未眠,每当我忆起这位我所敬重敬仰的师辈长者,总会记起场景种种。

在绍兴的风景名胜古迹或厂标市招,多有沈定庵先生的书迹,每每遇见,总会驻足停留赏读。让我惊讶的,沈定庵先生的书法,竟然受到个高低不同层次的一致赞誉,竟与通俗的民间小剧种一样家喻户晓。他那种凝重而流动、大俗大雅的书迹印记,已与恬静详和的古城独风貌辉映生发,以给人难忘的岁月记忆,给我以联想和启发。中国书法艺术中所具有的独特韵味,其实在民间早早的落地生根。书法家只有具备真正的书写品质,具有真心情,即使是阳春白雪,一样也会有众人的喜爱和赞赏。

沈定庵题(弘一大师纪念馆)

古城无处不飞花,正是古城给予沈定庵先生的如此厚爱养育,也有了沈定庵先生后来对这座城市的回馈奉献。不论是他无取分文为景点名胜题名书写,还是有微薄报酬的为公共市景书写,他总是乐意为之尽绵薄之力,并为古城的文化遗产古迹保护写提案、提建议,份内份外都尽职尽能,可见其人“为善最乐,慈爱永康”的古道热肠。

沈定庵题(浙江厅)

中国书法的高超奇妙,不仅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是其承载了记事记史的时空价值。摩崖、匾额、碑铭、柱联、刻石等多种书迹印记,遍于青山绿水间,悬于庙宇高堂之上,中国书法竟似乎在其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占去了中国书法史的大半江山,飞扬壮阔,广传后世,而其中以隶书擘窠为较多的书写形式,沈定庵则是当代隶书中的垂范书家,更配匹于山水风景,两厢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我曾见过他具有代表性的题匾之一,是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题写的匾额,尽显书法艺术重镇的浙江风采,受到更多书界同道和更众社会各界的青睐和赞誉。他的书法在绍兴之外也被众多慕名邀约,请其题写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公共文化场所。我因工作之缘,有时需要陪客走访各地场馆景点或参加活动,不经意的总会遇见沈定庵先生的各种书法题铭,对我讲倍加亲切,此时此刻会浮现出沈定庵先生敦厚温和的神情,他那笑脸奕奕的谈书法、忆先师、说家乡的很多往事。不禁记起他为亦师亦友的丰子恺的纪念馆柱联上所书:“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此联为丰子恺所撰,也是沈定庵先生很多遍书写过的一副楹联。

沈定庵题联“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丰子恺撰)

沈定庵先生在公共空间留存的书法作品中,我以为他在寺庙佛院的书法题写最为用情,最为上乘,笔画之间时时有他的佛性在,情意在,无不浸润着他虔佛的情愫。这其中与他早年的身世有着不解之缘。1944年,他家人不幸在一次战乱空袭中罹难,唯沈定庵一人幸免,从此孤身漂泊世间,一段时间竟寄养于寺庙中,也有幸一生结下了佛缘,播耕佛事、佛法和的慈航普渡,使其萌生佛性修慧,启发其书艺性灵。1947年,沈定庵先生从广东返回绍兴,并在上海逗留,在法藏寺拜谒其父沈华山的皈依师傅兴滋老和尚,并赐法号“定庵”为居士名,一门佛缘,终身与佛门中人结好师友情缘,沈定庵隶书被盛赞具庙堂气象,由此流偏于大江南北各大寺庙之上,书艺与弘法并举,为其生辉。正像沈定庵先生写于临安昭明寺柱联所言:庄严佛世界,左右两莲花。左为佛教弟子,右为隶书大者,在当代书界中也不过寥寥而已。

沈定庵为寺庙佛院题联

在纵观遴选的沈定庵先生部分所书写各种匾额题铭形式中,无论是为名胜古迹的增光流溢,寺庙佛院的庄严祥和,还是为店牌市招的喜闻乐见,都充分呈现出书法与空间的相对益彰。湖光山色中大雅宏达,庙堂之上的慈诚肃穆,文化景观市景的添彩增色,沈定庵先生为此留下的书法印记,已成为时代的宝贵财富,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启示。

作者简介:赵雁君,浙江诸暨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研究馆员,西泠印社社员。曾出版书法作品集《山水雁迹》《诗路雁迹》等。

来源:书法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