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佛协发谴责,释永信涉刑事犯罪,建议寺院道观门票不超过20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14:47 2

摘要:揭露其涉嫌刑事犯罪、挪用寺院资产,还有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目前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这让快沉寂的释永信事件再次引发关注。

9月4日,河南省佛教协会发布,谴责少林寺原方丈释永信的声明。

揭露其涉嫌刑事犯罪、挪用寺院资产,还有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目前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这让快沉寂的释永信事件再次引发关注。

少林寺的钟声,敲了1500年,终于在2025年这一声,震落了一个人的法号——释永信。

不是圆寂,是“除名”。

不是退隐江湖,是被佛教界“踢出群聊”:注销教职备案,撤销住持职务,戒牒收回,永不录用。

曾经那个一手打造“少林IP帝国”、年入十亿、上综艺、搞电商、开连锁的“CEO方丈”,如今成了河南佛协通报里“六根不净、追名逐利、目无国法”的反面典型。

更劲爆的是,他不仅涉嫌挪用寺院资产,还被实锤“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育有私生子。好家伙,这哪是“禅宗祖庭住持”,简直是“都市情感剧男主”。

曾经万人敬仰的“活佛”,如今成了“活法外狂徒”。从“释永信”变回“刘应成”,不是还俗,是现世报

可笑的是,十年前就有人举报他“有妻有女”,他还稳如泰山,反手把举报人送进舆论漩涡。

如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年查不动的案子,今天一锤定音。正义或许迟到,但从不请假——它只是等证据攒够了,才慢悠悠进场。

而最讽刺的,还不是他的私德败坏,而是:他把一座千年古刹,变成了“少林主题乐园”。

门票80,区间车另算;香火要扫码,法事能团购;少林功夫变“演出”,僧人集体当群演;甚至连“禅修班”都明码标价,包吃包住,还能发“结业证书”。

这不是修行,是宗教主题沉浸式剧本杀

普贤菩萨若来峨眉山,得先掏110门票+90观光车+180索道,加起来快400,比五星级酒店还贵。难怪网友调侃:“菩萨自己都舍不得来。”

而释永信呢?
一边念着“色即是空”,一边签着亿元合同;
一边说着“四大皆空”,一边注册几十家公司;
一边教导信徒“戒贪嗔痴”,一边把少林寺做成上市公司般的商业帝国。

他忘了,佛门不是商场,禅堂不是直播间。香客不是韭菜,信仰不是流量。

如今他倒了,倒得好!

不为别的,就为让那些被天价门票拦在山门外的老百姓,能重新走进寺庙,点一炷香,拜一尊佛,听一声钟鸣——不为发财,不为转运,只为心安。

所以,借着这股“清风反腐”的势头,我提个建议:全国以寺院道观为主体的景区,门票一律不超过20元,区间车、索道等二次收费,全部取消!

别跟我说“运营成本高”。武当山、五台山、灵隐寺,哪座不是靠信众捐赠、政府补贴、自我造血活下来的?

非要把老百姓当ATM,进门先“吐”一张红票子,这才叫“亵渎神明”。

20块钱是什么概念?

一顿外卖的钱,两杯奶茶的价格,打车起步价。但对一个想静心的老太太、一个想祈福的打工族、一个想带孩子看看传统文化的父亲来说,20块,是尊严的门槛

你收80,他收100,搞得和尚不像和尚,景区不像景区。香火钱变成了KPI,诵经声混着POS机“滴”的一声。

这哪是弘扬佛法?这是借佛敛财

更别提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里的“野庙”,门口立个二维码,写着“功德随喜,扫码支付”,背后老板却是某地产大亨。佛祖要是有Wi-Fi,估计都得拉黑这群人。

如今释永信倒了,是个人的报应,更是整个宗教商业化乱象的缩影。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这一次,河南佛协的态度很硬:“坚决支持处理,深刻反思,全面整改。”

新任住持释印乐,曾在白马寺推行“去商业化”,取消强制消费,恢复清修氛围。现在他接棒,等于向全天下宣告:少林寺,要从“上市公司”回归“修行道场”了。

这不仅是换个人,更是换一种活法。从“赚快钱”到“修慢心”,从“流量为王”到“戒律为本”。

我们不怕寺庙穷,怕的是心穷。不怕香火冷,怕的是信仰冷。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佛,从来不贵。贵的,是人心。

释永信丢了法号,但少林寺还得继续敲钟。愿今后的钟声,不再为资本而响,而是为迷途者醒,为困苦者安,为天下苍生,一声声,敲回本心。

至于那些还在收天价门票的“佛门景区”——趁现在风头正紧,赶紧降吧。不然下一个被“注销戒牒”的,未必只是一个人。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