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现代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非常好,这是肉眼可见的。比如说俄乌战争期间,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俄罗斯,但是印度依旧购入俄罗斯的石油。
我们都知道,现代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非常好,这是肉眼可见的。比如说俄乌战争期间,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俄罗斯,但是印度依旧购入俄罗斯的石油。
俄罗斯方面也不吝啬,总能在第一时间,为印度提供他们最先进的防空系统。比如说印度在藏南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那可是没有阉割过的。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不接壤的国家,居然有这么好的关系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友谊,最早要追溯到苏联时期。
原本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当年的英属印度,和苏联之间,只隔着一个阿富汗。不过印巴分治以后,这印度和苏联的距离就比较远了。
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个国家,却在日后有了深度合作。原因很简单,苏联需要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而印度恰好拥有大量沿海地区。
也就是说,苏联看上了印度的地盘,印度则看上了苏联强大的工业以及军事实力。双方走到一起也就不奇怪了。
恰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之间的矛盾已经初见端倪,印度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和苏联走到了一起。
当时印度和东方之间,一直为了领土问题争论不休,甚至到1962年还爆发了战争。在此期间,苏联是一直都站在印度这边的,而且还公开指责东方。
此后苏联和印度打得火热,具体体现在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方面
苏联自诩兜里有钱,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资金上多次帮助印度。相对于西方给印度的贷款,苏联提供的贷款利息非常低。
从1954年到1983年这段时间,苏联累计向印度提供了32亿美元的贷款。50年代到60年代,苏联给印度贷款的利率是2.5%,分12年还清。到了70年代,利率不变,期限却延长了5年。再到80年代,利率直接降低到了2%。
最关键的是,你到期了还不上没关系,苏联居然还专门贴心地为印度提供了宽限期。
这些钱,主要用在了印度的工业建设上,也就是大家熟悉的100多项工业扶持计划。苏联在东方也搞过,只不过后来半途而废了。不过苏联在印度,却有始有终,手把手地帮他们搞起了工业化。
或许正是这种手把手的支持,让印度放弃了自主研发,最终导致他们的工业发展,远不及东方。
第二,军事方面
苏联是世界级的军事大国,尤其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的军事水平名义上已经超过了老美。
所以他们在全世界也在通过军事方面的支持,扶持起一大帮和苏联关系不错的国家。诸如以色列、埃及、叙利亚、古巴、越南、印度等等。
原本印度是打算同时交好美苏两个大国的,但是巴基斯坦和美国关系转暖以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就比较微妙了。所以此后印度和苏联其实关系更好,也更愿意从苏联购买大量武器。
苏联这边也不吝啬,不仅提供了大量当时非常先进的苏式武器,而且还派遣教官过去,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玩。
到了后来,苏联索性向印度提供了不少武器生产线,将印度也武装成了一个南亚地区的军事强国。
按道理,这么发展下去,两家的关系应当非常好才是。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尤其是1988年前后,苏联和印度之间,明显减少了合作。其实这跟苏联的综合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那时候的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再加上盘子铺太大,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巅峰时刻。苏联的运营模式,其实是不可持续的,虽然彼时的俄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想要通过改革做出改变。
但自古以来,最难的就是改革,因为这会触碰很多人的蛋糕。换句话说,不管苏联未来如何,你不能动这些人的蛋糕,一旦你动了,哪怕苏联解体他们也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以及家族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苏联国力衰弱,对印度的扶持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这就好比外卖大战,美苏都给补贴的时候,那印度就两边通吃。苏联给得多,那就多吃苏联这边的。结果苏联给的越来越少了,那印度自然就不会选择苏联了。
当印度把目光看向西方的时候,苏联未尝不是这么干的呢?
其实苏联也开始将外交方向对准了西方,希望通过和西方的合作,逐步化解自身的经济问题。苏联这样的集团,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有什么经济危机的,他们更不懂得什么叫替代率,当代吃干抹净拉倒了事,不会考虑下一代该怎么持续发展,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那时候的苏联,意气风发,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套思想和制度,传播到全球各地。为了办成这事儿,苏联可没少花冤枉钱。
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和美国关系好,但其实以色列建国之初,是苏联在大力扶持。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就遭到了阿拉伯联军的袭击,当时的以色列要人没人,要武器没武器。是苏联在联合国支持以色列要求的停火期,并且在停火期期间,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给以色列弄来了大量武器,这才让以色列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
为啥苏联要这么干?一来是因为建立以色列的犹太人,有不少都来自俄国。二来是因为以色列建国初期,差点就要走苏联模式。这可是苏联在中东扶持的第一个对象,也是苏联模式进入中东的契机。
奈何最后以色列在左右摇摆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美国的发展模式。苏联浪费了大把资金和感情,只好跑去支持埃及和叙利亚,让他们和以色列对着干。
苏联支持印度的心态,其实也差不多。他们就是要把自家的一套东西,搬运到南亚来,看看这里有没有市场。
即便印度不愿意尝试苏联的发展模式,至少苏联也可以在这里搞一个海外军事基地。奈何印度和苏联打了30年太极,都没能让苏联如愿以偿。唯一让苏联欣慰的是,用印度拖住了东方。
苏联解体前夕,印度利用卢布疯狂贬值的机会,只用了几百万美元,就还清了几十亿卢布的外债。要知道,他们借钱的时候,这些卢布和美元,几乎是一比一的兑换率。
可以说,在这件事上,印度摆了俄罗斯一道。按道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好不了。事实也是如此,至少俄罗斯的前十年,和印度的关系很一般。当时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和西方搞好关系,以此发展经济。
不过千禧年以后,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再次逐渐回暖。印度始终离不开苏式武器,而俄罗斯在经历了近十年的经济萎靡后,也需要更多的外贸市场来复苏经济。
来源:江湖小晓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