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 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17:04 2

摘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日全面启动。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表示,去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增进全民科学素质

中国网9月4日讯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日全面启动。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表示,去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增进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今年首次全国科普月将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这一主题,汇聚多方科普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为公众提供覆盖广泛、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全部开放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表示,中国科学院将在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积极动员、部署院属单位开展一系列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将支撑部分地区的“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例如在北京地区,奥森公园西边的科学院园区内所有单位和中关村地区的理化技术所等,都将在“科普月”内的四个周末接力开展科普活动。同时,国家天文台和微生物所将在朝阳区科技文化生活节开设科普展陈;武汉植物园积极参与湖北省全国科普月的主场活动。

为配合今年“全国科普月”,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全部开放。植物园包括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广州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还有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园。博物馆有比如国家动物博物馆、动物园对面的古动物馆、雁栖湖北面的中国科学院和“两弹一星”纪念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设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南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天文台有比如上海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此外,中国科学院专门部署了20个科研院所组织院士走进西部地区,将会有不少于100位院士走进西部地区的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业,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新疆分院、青海的西北高原生物所和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等许多院属单位还将自发组织将近100场科普报告。

“十四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

冯身洪介绍,按照国际测评方法,2024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37%,比2020年增长了4.81个百分点,而且呈现加速提高态势,提前实现了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发展目标,且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如今,科学普及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具体体现在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一个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一份指导性文件——《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及若干配套措施上。

周德进介绍,中国科学院每年5月份都会开展“公众科学日”活动,今年的第21届“公众科学日”有135个院属单位开展了400余场科普活动,约50万人到现场参观互动,超过3500万人次网上观看了直播;每年10月底,还会组织“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去年的“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全网传播量超过亿次。

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教育部积极采取科普举措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表示,教育部注重创新科普宣讲方式,让科学精神“入万家”。2008年以来,持续举办《开学第一课》;联合打造了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自2021年来连续授课四期。此外,建强科普载体平台,在线下开放实体科普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年平均向社会公众开放20天以上,高校200余个科普平台被中国科协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线上汇聚优质科普资源,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并联合领军企业邀请最前沿、最有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打造了AI精品通识课。

过去一年,教育部布局建设了江苏、粤港澳大湾区、北京3个面向全国的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并充分发挥涉农大学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科技小院模式,目前已经登记注册了5000余个科技小院,提供了“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服务农业产业新模式,全国累计服务农民超过2000余万次。

教育部持续推动中小学校加强科学教育。周大旺介绍,目前一至九年级均已开设了科学课,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总课时占比已经增至8%-10%,独立设置了信息科技、劳动课程。高中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分别设置了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学分,独立设置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

为用好“社会大课堂”,教育部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高新企业等,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例如,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整合了首都丰富的文化、科技与自然资源,将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00余家单位转化为教育实践基地,为中小学生打造了多元化的校外学习空间。

编辑:吴晨笛

编审:彭瑶

来源:中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