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威地处滇黔省际节点、扼守云南东部通道,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重要物流节点,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一县一业”火腿及生猪产业示范县、中国火腿文化之乡,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1
基地概况
宣威地处滇黔省际节点、扼守云南东部通道,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重要物流节点,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一县一业”火腿及生猪产业示范县、中国火腿文化之乡,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宣威市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生鲜农产品贸易集散、区域冷链仓储加工、区域冷链物流集散、生鲜农产品产销集配、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组织、应急保障供应等六大基本服务功能和冷链物流信息中枢服务、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冷链物流金融服务三大延伸服务功能,产品市场辐射川滇黔渝,深度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积极拓展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市场,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向物流格局,全力打响“宣和猪”“宣威火腿”“云腿秘匠”“宣威小炒”等金字招牌。
2
建设运营情况
宣威市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总占地面积909.7亩,位于宣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复兴片区、虹桥产业园内,采用“北菜南肉”一基地两片区的空间布局,南片区补全肉类加工产业链,北片区解决果蔬保鲜难题。
目前,宣威市宣投产业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新发地等10家企业已入驻基地,完成投资21.98亿元,已实现适冷产品年处理量45万吨,年交易金额17.10亿元,基地开发建设成熟度高。预计到2027年,基地实现年处理量200万吨,冷链仓储总库容达76.28万立方米,果蔬、肉类涉冷外销农产品冷链流通率>80%,果蔬流通环节涉冷农产品腐损率
3
成效亮点
链接国内外的“物流枢纽”。基地作为南亚、东南亚“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的关键环节,与昆明、曲靖、德宏(瑞丽)、武汉、防城港等国家骨干冷链基地深度合作,共享设施、互通数据、统一标准,让全国冷链网络“硬联通”更顺畅、“软联通”无阻碍,实现仓储、运输、配送无缝衔接。航空端,与昆明长水机场共建高效货运体系;港口端,打造“宣威—曲靖—防城港/上海港/宁波港”多式联运黄金通道;边境端,联动河口、磨憨、瑞丽等口岸融入中老经济走廊。“宣威+国际通道+口岸”的组合拳,正推动本地农产品“组团出海”。
滇黔冷链一体化的“桥梁”。基地依托杭瑞高速、杨宣高速、贵昆铁路及规划中的宣盘高速,可快速辐射贵州威宁、贵阳、六盘水等城市,实现滇黔冷链资源“速配”。对云南,它是“云品出滇入黔”的畅通出口;对贵州,它是“黔货出滇”的第一站,真正让滇黔冷链产业“手拉手”发展。
冷链产业集群的“发动机”。基地借力北京新发地的品牌与运营经验,正吸引全国农产加工、贸易、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通过整合仓储、运输、配送资源,宣威冷链加速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升级;依托新发地全国销售网,“产地直采—冷链运输—终端分销”的高效链路已成型,让宣威农产品“走出云贵、通达全国、迈向国际”不再是难题。
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基地依托现有冷链设施与生猪、果蔬等特色产业优势,正推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把小特产做成富民大产业。同时,抢抓曲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基地正成为东部冷链相关产业落户云南的“优选地”。
未来,宣威基地将瞄准“智慧升级、产业融合、国际拓展”三大核心,致力于打造国际绿色农副产品商贸流通集散基地、全国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冷链加工基地、滇中生鲜农产品战略保供基地、滇黔省际冷链物流集散重要节点,进一步织密现代化冷链网络,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推动农业与冷链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宣威乃至云南的高原农特产品,在全球市场更具“鲜”活力。
来源:云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