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叫彭长竹的爷爷,102岁的抗战老兵,1939年的时候参加第一次常德会战,与日军战斗三天三夜,在肉搏战时右眼刺瞎。彭爷爷在ICU里用孙辈的手机看完大阅兵,于当晚九点安然去世。
九三大阅兵,相信看完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是一股自豪感,祖国繁荣昌盛,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太多让人泪目的故事和瞬间了。
一位叫彭长竹的爷爷,102岁的抗战老兵,1939年的时候参加第一次常德会战,与日军战斗三天三夜,在肉搏战时右眼刺瞎。彭爷爷在ICU里用孙辈的手机看完大阅兵,于当晚九点安然去世。
看着彭爷爷他们现在苍老的面庞,想象他们年轻时的英勇,以及为了抗战革命不再健全的身体,不禁让人泪流满面。想来彭爷爷看完大阅兵,可以瞑目了。
彭爷爷不是去世了,而是归队了。他是去天堂给他的战友们讲述今天的盛世中国,他们该是多么欣慰和自豪。
革命先辈们最知道中国这一路走来有多么不易,也许这是很多抗战老兵们最后一次看大阅兵了。老英雄们,希望你们保重身体,替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多看看你们打下来的江山,谢谢您们的付出!
还有一个很普通的老人,在乡村路上拦下一位年轻人的车,想让年轻人帮他去调一下电视。开始的时候,年轻人还以为老人是自己想看电视,车上聊起天的时候,老人才说出来,不是给自己看,是给“他们”看。
直到年轻人把车开进烈士陵园,看到空地上一台电视机屏幕对着烈士墓碑,年轻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口中的“他们”是指烈士先辈们。
老人说他是这个陵园的守陵人,已经守了几十年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老人说他会守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天。这台电视,是老人提前一天特意和别人借来的,昨天让人调了一次,今天他又不会弄了。
把电视调好,老人就拿着扫把又走到了烈士墓碑面前。明明墓碑前一尘不染,还是看到老人偶尔拿扫把扫了一下,嘴里念念有词,他应该是叫烈士们都来看大阅兵了,说不定里面还有他的认识的朋友和家人。
老人佝偻的背影在墓碑间缓缓移动。老人时而停下脚步,对着某块墓碑低声说着什么,时而抬手擦拭眼角。电视里正播放着现代化军队列队前进的画面,铿锵的脚步声在寂静的陵园里回荡。
在这里我们或许要反思一下,先辈们浴血牺牲换来今天的太平盛世,可是却又在很多时候大家似乎把老人给遗忘在了身后。生产出来的电视机,老一辈的人不是弄不明白,就是这个要开会员那个要扫码付费。
我们造出了越来越智能的电视,却忘了最早看电视的那代人;我们开发了无数APP,却很少考虑老人能不能会用。乡村里的每盏灯下,可能都有一个不会调电视的老人。他们不是落后于时代,只是时代走得太快,忘了带上他们。
9月3日,山西大同一个宝宝出生了,出生恰逢九三阅兵,家人就给宝宝取名“安阅”,寓意国家安定,接受检阅。这个小生命的降临,既是纪念也是传承——父母愿她将来也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
从102岁老兵到新生婴儿,从浴血奋战的过去到繁荣昌盛的今天,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始终在延续。当我们享受和平生活时,不应忘记那些为我们换来这一切的人们;当我们推动科技进步时,更要记得带上那些曾经建设这个国家的老一辈。
彭爷爷们用生命换来了阅兵式上的铿锵步伐,而我们能否在智能时代里,留给老人们一条平坦的路?
来源: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