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哈尔滨马拉松刚冲线的那一刻,本该是掌声与鲜花,但随着她的发言,舆论突然就拐了个弯。张水华,这位来自福建的护士,在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夺冠,成绩漂亮,话却没落稳。
“冠军可以靠双腿拿,口碑却要靠分寸养。”
就在哈尔滨马拉松刚冲线的那一刻,本该是掌声与鲜花,但随着她的发言,舆论突然就拐了个弯。张水华,这位来自福建的护士,在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夺冠,成绩漂亮,话却没落稳。
她赛后面对镜头的喊话:“希望领导支持周末调休去跑马”,这可比终点线更炸裂。观众听了心里直打鼓,这话不关跑得快不快,而是关乎分寸拿捏。
回应很快就到位:福州市卫健委强调,调休要靠科室内部协调;她所在的医院也补了一句,爱好可以鼓励,但工作不能耽误。与此同时,曾经和她签约的361°果断止损,划清界限,宣布取消合作。
赢得了第一,却输了口碑;拿下了成绩,却丢了赞助。情商低不低已不是重点,关键是她踩在了“常识的红线”上。
不是谁哭谁有理,要知道,医护岗位讲究的是团队协作。日夜排班就像齿轮咬合,一个人周末顺利调休,意味着另一位要硬着头皮顶上。平时你来我往,谁都不说什么。
不能因为你是冠军,大家都要让着你,不能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再说你赢的奖金也没分一毛给同事吧,连最基本的谢谢同事的话语都没有,把精致的利己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她之所以通过媒体向领导感话,是想借用媒体的力量,让领导能为其调休给医院施加影响,然后再用媒体和道德去绑架同事,一张精心设计的大网,罩住了领导、同事、公众和媒体。
只是她的算计最终没有引得大家的共情,反而成了枷锁,让自己成了舆论的靶心。
别急着把一切归为情商问题。在“争议即流量”的当下,很多人确实在学着用冲突做曝光:用一句“支持调休”的公共喊话,去撬动话题、引来品牌、更快实现商业变现的目的,她的逻辑没有问题,只是这次低估了公众的“职场经验”。
公众更愿意为“靠实力、但不占同事便宜”的人买单;一旦闻到“让别人让步”的味道,情绪立马翻转。丈夫的“情绪激动、表达不完整”式补救,没法覆水难收,因为大家在乎的不是她哭没哭,而是值不值得别人为你多上一班。
商业世界认情绪,但更认风险/回报比。当直播间举牌“已解约”,其实在给所有签约运动员、网红上了一堂公开课:
舆论火势一旦蔓延到价值观层面(是否压同事、是否滥用权力),品牌很难继续“同频”;
卫健委与医院的回应都在传递一个信号:规则优先、秩序优先。这让品牌更难站到“个人例外”的一边。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
同样是“追梦”,为什么有人越跑越暖,有人跑着跑着凉了?关键在处理三道关系:
个人爱好vs.岗位秩序:跑马拉松值得敬佩,但把调休常态化、并希望“领导背书”,就容易变成对同事的隐性加码;冠军高光vs.基本礼数:赛后第一句话里,同事、科室、医院的感谢缺位,舆论立刻从“你辛苦了”切到“你别太过”;流量打法vs.常识红线:争议能涨粉没错,可一旦触碰“公平、对等、不占便宜”这条社会红线,立刻反噬。对比看得更清楚:有人冲线第一句是“谢谢团队”;有人把“团队”挂在心里,哪怕想调休也先私下打理、不把压力抛给同事。赛道上差几分钟,职场里差的是风评与口碑。这就是“无形资产”的复利。
2025-08-31:哈尔滨马拉松,张水华2:35:27夺国内女子组第一;事件起点。
2025-09-02:福州市卫健委回应:调休由医院及科室内部确定;同日,医院回应“鼓励爱好,不要影响工作”。
2025-09-03~04:361°官方直播间标示**“已解约”**,媒体称“协商后暂告一段落”。升华:跑得快,不等于走得稳
古话说,“行有行规,情有情理。” 赛道上,你可以追风;岗位上,你得守规。赢一次很难,赢长期更难。真正的高手,不把别人的让步当作理所当然,也不把“领导支持”当成万能钥匙。
这场风波教给每个打工人、每个品牌的共同课题是:把常识放在流量前面,把同事放在话术前面,把礼数放在成绩前面。否则,今天你赢在终点线,明天就可能输在评论区。
如果当时她把“支持调休”的话,换成“感谢科室的每一次互相顶班,我会先把班表协调好再参赛”,今天会不会是另一条新闻?你支持品牌“闪退”,还是觉得应该给一次复盘机会?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那一班”,你怎么看。
来源:时代音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