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青年程云:带电作业多难?隔着三层手套“绣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09:24 3

摘要:2022年8月,我加入河北邯郸供电公司,成为配电带电作业班的一员。带电作业是电力行业里极具挑战的岗位之一,每一次操作都要在高压线路带电的情况下完成。看似简单的拧螺丝、换导线,背后却承载着万家灯火的安稳。

最深刻的成长,往往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就像戴着厚重的绝缘手套,依然能练就绣花般的功夫。

2022年8月,我加入河北邯郸供电公司,成为配电带电作业班的一员。带电作业是电力行业里极具挑战的岗位之一,每一次操作都要在高压线路带电的情况下完成。看似简单的拧螺丝、换导线,背后却承载着万家灯火的安稳。

刚进班组时,我积极学习、努力适应工作节奏,无论是烈日下的线路检修,还是寒风中的应急抢修,我都冲在前面。在前辈们的耐心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带电作业的基本技能。

前辈们常说:“干带电作业的人,手要比常人更巧,不仅要有铁钳般的力量,还要有能绣花的细致。”在2024年的3月,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程云(中)和同事带电更换10千伏邯武线49号杆柱上断路器。

那时的我,刚开始参加带电作业实操训练。“注意安全距离!”师父魏华的声音从地面传来。他是国网河北电力的带电作业专家,也是我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从我接触带电作业起,各项技术便是他手把手教我的。听到他的声音,我立马打起了精神。把导线穿进线夹,套垫片,上螺丝……三层手套让手指变得十分笨拙,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慢镜头播放,异常艰难。

汗水顺着眉骨流进眼睛,一阵刺痛让我下意识地想抬手擦拭,却被厚重的装备限制住了。就在分神的一刹那,我的手微微一抖,垫片从手中滑落……唉,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失误了。

“下来吧。”师父的语气平静,但我还是听出了一丝失望。脱下绝缘手套时,我的双手还在微微颤抖,指尖被汗水泡得发白。那天晚上,我对着训练场上的线路发呆,第一次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干带电作业。

程云练习带电更换10千伏隔离开关中相上引线。

转折发生在一次训练后。师父察觉到我情绪低落,训练结束后特意留下来陪我。“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他问。我忍不住抱怨道:“这手套太厚了,根本感觉不到这么薄的垫片的位置。”“来,看我怎么做。”他一边套上绝缘手套一边说:“记住,绝缘手套是你的第二层皮肤。”只见他的指尖在螺栓上轻轻一叩,垫片便精准地“咬”进螺栓,像钥匙插进锁孔般严丝合缝。

我学着他的样子依次戴上线手套、绝缘手套和防刺穿手套。可绝缘手套总打滑,新换的防刺穿手套又太硬,硌得指节处生疼,垫片刚碰上螺栓就弹开了。“觉得它在和你作对?”师父问道。我默默点头。“你试着别把它当工具,把它想成手指的延伸。”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让我瞬间开窍了。

原来,那些反复练习的动作并非机械重复,而是在和设备、工具培养“默契”。我开始留意每只绝缘手套的“脾气”:左手套拇指处磨薄了,更适合精细操作;右手套是新的,还需要多多磨合。就连绝缘毯的折叠方式,我也按照型号分了类,在作业前按使用顺序摆放好。

程云在训练前准备的工器具。

那段时间,我成了实训场的“夜游神”。月光洒向模拟杆塔时,我还在反复练习引线拆装,一遍遍地重复同一个动作,直到形成肌肉记忆。绝缘毯铺了收、收了又铺,边角的褶皱被我捋得平整服帖。师父说过,遮蔽不到位,电流就会钻空子。

奇妙的变化悄然发生,渐渐地,我能透过厚厚的绝缘手套感知到垫片垫层扣进螺栓时那细微的触感。汗水、高温、厚重的装备,不再是我的困扰,而是我需要理解的对象。

8个月后,我通过层层选拔代表国网河北电力参加了第十五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配电带电作业)的决赛。当我站在赛场上时,内心异常平静。我的世界只剩下眼前的线路和手中的工具。深吸一口气,我开始操作,绝缘遮蔽,搭建旁路系统,断引流线,更换断路器,接引流线,拆除旁路系统,拆除遮蔽……当最后一步完成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程云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最让我触动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在整个过程中那种全神贯注、心手合一的投入。

如今,每当执行带电作业任务时,指尖透过三层手套感受到工具传来的细微反馈时,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在实训场上一遍遍刻苦而专注练习的身影。

来源:国家电网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