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大家去留学,说到底追求的就是两个目标:在学校里真刀真枪学到本事,毕业后能顺利拿到高薪、前景清晰的工作。毕竟,专业选对了,未来的人生就能多几分安全感,少几分危机感。
现在大家去留学,说到底追求的就是两个目标:在学校里真刀真枪学到本事,毕业后能顺利拿到高薪、前景清晰的工作。毕竟,专业选对了,未来的人生就能多几分安全感,少几分危机感。
今天要介绍的这三所学校——康奈尔的信息科学专业、圣路易斯华盛顿的人机交互&新兴技术专业、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整合设计、商业和技术专业——或许正好击中同学们的期待:
全部是STEM项目,意味着留美工作的机会更大;
课程设置和项目实践直接对标国内外大厂对复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
属于“小众但高含金量”的专业方向,申请性价比高;
WashU和康奈尔还配套了全额奖学金或Fellowship,大幅降低了申请成本......
这些专业背后的优势远不止于此。下面我们就逐一拆解,看看它们到底值不值得申请。
人机交互&新兴技术是圣路易斯华盛顿Sam Fox学院的两年制STEM设计专业,首次招生中汉艺学员就顺利拿到offer咯: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是美国九所“新常春藤”之一,学术声誉很高,在 U.S. News 排名中位列第21位,历史上有 25 位诺贝尔奖得主从这里走出。
它的Sam Fox学院新开设的人机交互与新兴技术硕士,是学院第一个STEM项目,也意味着毕业生能享受三年的工签,留美就业更稳。同时,学院每年还会提供10个全额学费奖学金,竞争激烈,但对优秀学生来说能大大减轻留学成本。
Wash U官网(图片文字机翻,仅供参考)
真正让这个项目有吸引力的,是在两年的学习里,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字产品设计的方法论,还能学习编程、原型开发,进一步夯实前端与后端的技能,并将这些能力应用到电子设备和交互产品中,这些能力都是大厂设计岗位最看重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跨学科的选修,比如数字游戏设计、沉浸式媒体艺术、数字身份与文化研究等,给学生提供更宽的视野。
Wash U官网公布的课程安排
师资方面,导师们的研究方向都和行业前沿直接挂钩。Jonathan Hanahan的实验室研究“屏幕更少”的交互方式,探索未来设备如何更自然地融入生活;Alvitta Ottley专注于数据可视化和交互界面;Caitlin Kelleher 搭建新型编程环境,帮助人们更轻松地和计算机对话。
Wash U官网公布的老师(部分)
跟着这样的导师做研究,不仅能积累作品和经验,还能提前接触正在被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关注的前沿方向。
毕业后你可以去大厂做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数据可视化相关岗位,也可以进入医疗、教育等行业做数字化体验的研发。如果想继续学术深造,这里的科研资源和导师团队也能为读博打好基础。
26fall秋季入学申请时间:2025年9月1日-2026年1月5日(优先申请截止时间)/3月2日(最终申请截止时间)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整合设计、商业与技术硕士是新获批的STEM认证专业。
在当下的就业市场,超过九成STEM雇主在招聘时会强调“数据分析、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跨团队沟通”这些综合能力,超七成IT岗位要求候选人既懂技术又具备设计素养,南加大设立这样一个整合型硕士正好踩在了这个就业风口上!
该专业隶属于南加大的Jimmy Iovine and Andre Young学院,这所学院背后有音乐产业与企业界大佬的基因,天然带着创新和颠覆的气质。
它的课程体系围绕“反思性学习”展开,核心逻辑是让学生在应对现实难题的过程中,培养真正的跨学科能力。
学院曾和谷歌一起探讨未来的互联网会如何发展,与安永一起研究医疗与能源投资的变革信号,也和洛杉矶市长办公室合作,思考如何在疫情冲击下帮助中小企业复苏。
iovine-young.usc.edu
这些校企合作题目几乎都直击行业与社会痛点,学生则在实战中摸索答案,从而不断提升把抽象知识转化为落地方案的能力。
两年的课程设计紧凑而多元,分为挑战项目、特定领域与交叉技能以及选修课三大板块。
挑战项目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真实的公司与社区,观察用户行为,提出创新方案;特定领域和交叉技能课程则覆盖设计策略、创新业务、交互技术、增强现实、变革性 AI 等七大方向,硬核程度与行业前沿同步;选修课的存在则为学生保留了灵活度,可以去外院修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技能。
与此同时,学院提供了虚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整合设计studio等资源,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持续接触新兴技术和真实市场场景。
在这样的体系训练下,毕业生的去向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学院公布的就业清单上,遍布Google、Apple、Intel、Adobe、Spotify、IDEO、梦工厂、Sony、PwC、NVIDIA等世界级公司,岗位横跨产品设计、创新战略、交互技术和用户体验。
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学院合作企业 图源:IYA创新学院官网
26fall秋季入学申请时间:9月15日-1月5日
信息科学(简称MPS)专业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一年制硕士专业,它不算完全的设计专业,但会涉及到信息科学领域的各类职业培养,如用户体验设计、数据科学、交互技术(偏人机交互)、软件工程、互联网和商业市场等等。
但为什么如此跟设计“不搭边”的专业,却鼓励艺术设计类同学申请呢?
因为现在不管是信息科学研究还是设计类研究,都是基于对目前生活的改善或提升,这就需要在做项目时有一套完整的用户体验内容,比如用户调研、用户设计、模型评估、产品创新等。
那么,MPS下的交互研究就是“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的设计。
项目:Robot stand-in mimics your movements in VR
比如,MPS专业下,开发了一个名为VRoxy 的机器人系统,这是一款增强型远程呈现机器人,可以自动实时的远程模仿人的动作和手势。它利用VR技术,使有限的物理空间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假如用户处在一个狭小空间中,那么可以通过这个机器人,远程与地处更大空间的给队友进行协作任务。
因此,会有同学说这是一种用户空间体验设计,这样的描述不全面。这应该是在设计基础下对交互技术的研究,用设计的思维来帮助技术产品变得更好用、更合理,而不是单纯从美观或体验层面去优化界面。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走技术产品方向,比如进大厂做用户体验工程师、交互技术开发等,这个项目就很合适;但如果你更偏向纯粹的设计表达或创意方向,那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仔细权衡。
汉艺国际教育24届学员 H同学 获 康奈尔大学 Professional Studies MA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Emerging Technology MDes
华盛顿大学 Human Centered Design and Engineering MS
布朗大学&罗德岛双学位 Design Engineering MA+$3,000奖学金
佐治亚理工学院 Industrial Design MA offer
信息科学专业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数量很多,其中Ann S. Bowers Fellowship是提供两个学期的学费,相当于覆盖同学们全部的学费啦~不过,需要同学们线上申请时自己勾选奖学金选项。
图源:康内尔大学官网(图片文字机翻,仅供参考)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三个项目虽然都打着“跨学科”的旗号,但在作品集的要求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你想申请WashU的人机交互与新兴技术,官网明确表示了作品集是排在录取考核首位的。结合人机交互与新兴技术专业会从健康、技术、社会这三个方面做项目实践,同学们的作品集也可以投其所好结合这三个领域准备。
Wash U官网
南加大的整合设计、商业与技术,官网提到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准备申请作品。
一是视觉艺术和设计,包括2D或3D作品,如绘画、素描、雕塑、摄影、陶瓷、纺织品、珠宝、产品或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二是商业项目,如商业计划、营销计划、流程书、研究报告等;三是网站、应用程序和其它数字作品,比如UX/UI设计等。
汉艺学员W同学 获 南加大 Interactive Media MFA offer
而到了康奈尔的信息科学作品集的关键在于设计和技术的交叉。单纯的界面美化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证明自己能把设计思维用在技术产品的研发上。
汉艺国际教育G同学 获 伦敦大学学院 HCI MSc
帝国理工学院 设计工程 MSc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设计 MDes
爱丁堡大学 信息设计 MSc
纽约大学 IDM MS + $8,000/年 奖学金
华盛顿大学 技术创新 MSc
新加坡国立大学 工程设计与创新 MSc
南洋理工大学 信息系统 MSc offer
其实,美国留学一直以来让不少中国学生又想申又犹豫。最大的顾虑就是政策经常摇摆,担心在读书期间突然有新规定,影响学业和未来规划。但就在上周,特朗普释放了友好信号,表示愿意接纳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26fall与其观望,不如抓住这波窗口,主动出击~如果你对美国留学或艺术设计留学感兴趣,需要作品集辅导,欢迎私信康石石。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