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造沃土 沉陷治理补良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0:11 2

摘要:近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新增耕地成功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并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这是山西省通过生态修复项目备案方式形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典型案例,同时为山西省阳泉市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用地保障。

近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新增耕地成功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并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这是山西省通过生态修复项目备案方式形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典型案例,同时为山西省阳泉市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用地保障。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山西省阳泉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耕地作为最宝贵的资源,事关粮食安全、民生福祉,需要严格保护。然而,在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时,会遇到确实难以避让耕地的情况。因此,山西省阳泉市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先补后占”的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断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山西省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背景下,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尤为重要。然而,山西省阳泉市面对耕地后备资源先天短缺、开发成本攀升的严峻现实,“无地可用”一度成为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

如何充实耕地后备资源库?如何拓宽耕地补充渠道?如何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山西省阳泉市自然资源部门动脑筋、想办法,勤探索、勇创新,最终以郊区为试点,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拓宽了补充渠道,形成了占补平衡指标。

困境中求变革,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自然资源局向生态修复要耕地。面对项目建设用地与每年开发造地任务占补平衡的迫切需求,郊区自然资源局迎难而上、主动破局,一方面,结合国、省相关文件要求,研究新政策、开拓新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向上对接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寻求专家专业指导。其间,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自然资源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涉及的乡镇和村庄,与当地干部、种植户沟通交流,对大家提出的种植、补种、移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自然资源局全力推进,山西省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靠前指导。山西省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市级专家指导组,多次深入郊区,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土地复垦后如何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以及在入库报备的流程上,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山西省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动承担起对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联系郊区自然资源局的责任,助力双方沟通协调,力促这一工作有序推进。

“最近,郊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新增耕地成功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并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全局上下十分振奋。这不仅是对我们创新工作的肯定,也切实有效缓解了郊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的‘燃眉之急’,给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说起来,郊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武鹏脸上,依然满是兴奋之情。郊区自然资源局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工程治理,让曾经荒芜的矿坑焕发生机。这一来之不易的新增耕地指标,也有效补充了郊区稀缺的耕地资源“库存”。

郊区自然资源局在拓宽耕地补充渠道上的探索,远不止于此。今年,郊区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截至目前,郊区旧街乡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新增耕地项目已经完成立项,相关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新增耕地成功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到积极探索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郊区自然资源局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拓展耕地空间的新路子,为山西省阳泉市创新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