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男粉撤退,美国顶流网红公开叫板,特朗普的基本盘,崩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12:13 1

摘要:这些以年轻男性、政治冷感群体为受众的主持人们,如今对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和政策方向的热情明显减退。部分人仍保持忠诚,但更多人已转向批评立场,甚至完全脱离政治讨论。这种分裂态势可能对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及共和党构成挑战——未来选举中,他们将面临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在唐纳德·特朗普第二任期启动六个月后,曾助力其当选的右翼播客与YouTube节目生态圈——被俗称为“男性主义圈”——似乎正逐渐减弱对他的热情。

这些以年轻男性、政治冷感群体为受众的主持人们,如今对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和政策方向的热情明显减退。部分人仍保持忠诚,但更多人已转向批评立场,甚至完全脱离政治讨论。这种分裂态势可能对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及共和党构成挑战——未来选举中,他们将面临维系这一助其连任的非传统选民联盟的压力。

这些拥有数千万听众的播客节目具有显著影响力。它们常年占据播客排行榜前列,尤其吸引大量男性听众。最新数据显示,自称共和党人的播客听众比例持续攀升,数百万新听众加入常听行列,使得主持人立场与语调的转变更具深远意义。

《全速前进播客》(Full Send Podcast)

拥有220万订阅用户(其YouTube恶作剧频道《Nelk Boys》达840万),内容涵盖恶作剧、流行文化与体育,每周更新。

《全速前进播客》的主持人凯尔·福尔杰德与亚伦·“斯坦尼”·斯坦伯格——这对来自加拿大与美国的兄弟会风格青年,同时也是恶作剧团体“内尔克男孩”的成员——堪称特朗普最忠实的播客推手。Nelk团体最初以派对达人身份涉足媒体娱乐业,早在2020年便因在新冠疫情初期举办派对而声名狼藉,被誉为“北美青年群体最知名人物”。他们延续这种表演式的“超阳刚”形象,组织“兄弟抗议”要求重开健身房,横跨美国各地,将反主流精神发挥到极致。2020年曾有粉丝向《多伦多星报》表示:“‘Nelk’的核心精髓就是不听话,拒绝遵守规则。”

这种精神为他们赢得了数百万粉丝、海量点击量,并通过合作推广和订阅服务获得巨大商业成功。通过视频博客和恶作剧视频,他们在节目中成功将各类右翼及极右翼评论员推向主流,因而招致“极端厌女”与偏执的指控。

过去几年间,福尔杰德及其团队多次采访特朗普,并在2024年竞选期间与他及共和党参议员JD·万斯进行对话。特朗普则在演讲中多次点名表扬该团队及其作品,2023年更指出许多政界和媒体精英“尚未意识到Nelk男孩们可能比他们更有影响力”。

自今年1月以来,他们基本持支持特朗普的立场——赞扬其外交政策,并就俄乌战争展开谈判。不过,在近期因采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引发激烈批评后,他们表示“或许暂时远离政治,毕竟我们也想享受生活”。

PBD播客(The PBD Podcast)

拥有269万订阅用户,内容涵盖时事与商业,每周更新两到三期。

该节目由商人帕特里克·贝特-大卫主持,采用三至四位联合主持人的圆桌讨论形式,涵盖从名人八卦到硬核政治的各类时事话题。特朗普曾亲临该节目——2024年竞选期间造访贝特-大卫,后者自称是特朗普的坚定盟友。

尽管节目中存在对特朗普政策的辩论,但讨论往往以批评民主党人、支持特朗普的立场收场。例如,今年春季“解放日”关税政策推出时,嘉宾们先是就关税对全球市场的影响陷入分歧与困惑,随后便转向抨击美联储并支持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同样地,他们长期赞扬特朗普对俄乌战争的处理,称其在对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时展现“领袖风范”。目前尚无迹象表明他们会减弱支持力度。

《乔·罗根体验》(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拥有2000万订阅用户,内容为访谈与评论节目,每周更新约四期。

这位全球最大播客主持人并非始终支持特朗普,但在过去五年间,随着其节目成为政界、娱乐圈及思想界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他逐渐转变了立场。罗根10月采访特朗普的节目创下收视纪录(目前已达6000万次播放量),当他拒绝接受卡玛拉·哈里斯竞选团队提出的节目条件时,更在民主党阵营引发轩然大波。

然而近几个月来,罗根对特朗普的支持明显收敛。他批评了关税政策、政府审查制度及语言管控措施,质疑大规模驱逐行动的实施力度,近期更对所谓“爱泼斯坦档案”的模糊处理及政府对支持者实施“精神操控”提出质疑。这位播客主持人显得更加愤世嫉俗。**与其说他成了激进批评者,不如说他对总统与科技巨头首席执行官们的亲密互动、政府在财政支出、审查制度及爱泼斯坦案等问题上承诺的透明度缺失,表现出日益冷淡的态度。**罗根展现出的更多是幻灭与疏离。

《与西奥·冯共度周末》(This Past Weekend with Theo Von)

拥有410万订阅者,内容为喜剧访谈类,每周更新约两次。

喜剧演员兼《与西奥·冯共度周末》主持人西奥·冯在爱泼斯坦事件后,与特朗普的分歧日益明显。冯曾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一年前他邀请特朗普做客节目,一周内先后采访了特朗普和伯尼·桑德斯;今年5月,特朗普访问卡塔尔美军基地时,冯还献上了脱口秀表演。

然而,今年夏天,冯对特朗普的态度明显转冷——他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通过攻击伊朗介入中东事务、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以及“助长加沙地区种族灭绝”的行为,还抨击政府对爱泼斯坦案透明化诉求的回应。

冯本人也开始邀请特朗普的批评者上节目,曾请民主党众议员罗·卡纳讨论爱泼斯坦案,并通过社交媒体批评万斯(冯节目的前任嘉宾)违背“公开”爱泼斯坦档案的承诺。在近期节目中,冯对特朗普的批评有所收敛——虽仍邀请各类嘉宾谈笑风生,但更多谈及“体制”的腐败、社会停滞的现状以及政治生态的令人沮丧。

安德鲁·舒尔茨与阿卡什·辛格的《肆无忌惮》(Flagrant with Andrew Schulz and Akaash Singh)

拥有200万订阅用户,内容为喜剧访谈类,每周更新。

《肆无忌惮》喜剧播客主持人安德鲁·舒尔茨对特朗普彻底幻灭,且表达更为激烈。舒尔茨曾是特朗普铁杆支持者,2024年还在自己的节目中邀请过他。如今他已成为特朗普阵营中最激烈的“前拥趸转批评者”。转折点出现在7月爱泼斯坦丑闻期间,他开始公开悔悟自己的支持立场,坦言:“若我当初想投票给一个会封存爱泼斯坦档案、延续海外战争并增加军费的人,我本该投给卡玛拉。”他所表达的观点,正与2024年新晋特朗普选民(这些选民原本并非总统铁杆支持者)在民调中的反馈高度契合。“他竞选时承诺的一切,我确信他本想兑现,但现在他正在做完全相反的每件事,”舒尔茨在7月时曾这样表示。

与冯氏类似,舒尔茨也开始邀请更多自由派和批评特朗普的声音:桑德斯、卡纳、皮特·布蒂吉格、《拯救美国播客》主持人,以及记者埃兹拉·克莱因(《Vox》联合创始人)。他如今自嘲曾支持特朗普,并实质上将节目打造成一个平台,让那些对支持特朗普感到后悔的人能更坦然地寻求其他选择。

正如舒尔茨近期所言,民主党有机会赢回像他这样的选民:“你们可以这样说:嘿,我们早就告诉过你们他是骗子。看,这里有证据证明他是骗子。过来看看,我们有些更好的想法,你们可能会喜欢。但如果你们只是说‘去你的,你真蠢’,那些被骂蠢的人永远不会站在你们这边。”

少数播客主持人与意见领袖已减少讨论时政话题,即便涉及特朗普相关议题也格外谨慎。例如肖恩·瑞安(480万订阅者)和莱克斯·弗里德曼(479万订阅者)主持的访谈节目聚焦超细分领域,嘉宾鲜少谈及当日政治新闻,但两人去年秋天都曾对特朗普进行过软性采访。

大选后,两人持续采访商界领袖、作家、退役军官、历史学家及思想家,但迄今未对特朗普执政发表强力辩护或评论。弗里德曼采访印度总理莫迪时,仅在谈话中短暂提及特朗普,且未作任何批判。瑞安的情况如出一辙——他去年同样采访过万斯,却鲜少提及爱泼斯坦丑闻、关税政策或移民议题。

另外两位特朗普铁杆支持者也已淡出政治讨论和造势活动。阿丁·罗斯(460万粉丝)与洛根·保罗(480万粉丝)虽去年采访过特朗普,如今却回归直播恶作剧、网络文化评论及挑战类视频的本色风格。

“男性主义圈”的立场转变,或许预示着曾助特朗普当选的年轻男性选民群体正发生更广泛的动向——当前的紧张态势至少表明总统联盟的稳定性已面临初步挑战。不过,特朗普政府是否会主动争取这些创作者及其观众的支持仍有待观察——他上任后基本未再参与这些节目。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帕兹是《Vox》通讯员,负责民主党相关报道。他于2022年加入《Vox》,此前曾为《大西洋月刊》政治、全球事务及思想版块报道国内外政治,包括2020年大选中拉丁裔选民的作用。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