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个夏天,由于天气炎热,53岁的男子光着膀子,打了一桶凉水,从头淋到脚,瞬间感到凉快了不少。
炎热夏天
很多人都是怎么凉爽怎么来
吹空调、吃冰西瓜、吃冰棍
......
追求凉快的方式多种多样
冷水澡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
近些年
因洗冷水澡导致心梗
心脏骤停等事件频发
夏天应不应该洗冷水澡?
哪些人不适合洗冷水澡?
如何正确洗澡?
你可能需要一个答案
这是一位心内科医生遇到的一个真实病例:
某个夏天,由于天气炎热,53岁的男子光着膀子,打了一桶凉水,从头淋到脚,瞬间感到凉快了不少。
但没多久,他就开始胸闷、出虚汗......
一开始,他以为是中暑。
不料,3小时后,他的心肌出现了大面积梗死,血压也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
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谁也想不到,洗个冷水澡,意外就出现了。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洗冷水澡呢?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在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适当洗冷水澡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调节肠胃、增强抗病能力等。
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冬泳爱好者、专业运动员等,坚持洗冷水澡能够帮助提高耐寒能力、促使皮肤光滑等。而有些特殊人群则不宜洗冷水澡。
这些人群不宜洗冷水澡
1. 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肝炎、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及高热病人;
2. 酒后、饱腹、空腹、剧烈运动或极度疲劳后;
3. 妇女经期、孕期及产期。
对于普通人来说,冷水澡的降温效果其实并不如温水澡,冷水澡会给身体一种“环境变冷了”的假象,让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冷水澡并不比温水澡更降温。
可见,洗冷水澡并不是夏季的最佳选择。夏季洗澡最好用温水,以防出现意外。
误区一:冷水直接浇到身上
天气炎热时,人比较容易流汗,此时的皮肤毛细血管属于扩张状态,突然的冷水刺激不仅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
洗澡前开开心心地准备洗漱用品,凉快之后周身痛苦,这个人是不是你?
↓
夏天如何科学洗冷水澡?
初期时间宜短,2分钟~3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延长;先用冷水拍打四肢,再用冷水浸湿毛巾擦拭前胸和后背,洗毕一定要擦干。
在洗澡过程中,如出现头昏、寒战等症状,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二:洗澡水温越高越好
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泡澡时水温过高是一种危险行为。
随着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扩张了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有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
洗澡的水温一般宜控制在38℃~40℃。这样的水温对皮肤、血管、心脏的刺激小,有助于保护心脏。
误区三:泡澡时间越久越好
泡澡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从而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等情况。
此外,过长时间泡澡,人容易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形成血栓,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建议
一般淋浴10分钟~15分钟完全足够了,就算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
除了水温,洗澡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下4种情况不要急着洗澡!
1. 饭后不要立刻洗澡
饱腹后血液主要供应在肠胃,促进消化,大脑供血量相对较少,可能出现晕倒等症状。
建议
洗澡时间可在饭后1~2小时。
2. 喝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
而洗澡时,人体内葡萄糖消耗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因低血糖而昏迷。
3. 运动后不要立刻洗澡
运动后别立即去洗热水澡,冷水澡更加不适宜。因为运动后,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机体受热或受冷刺激容易引起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或收缩,加重心脏和大脑负担。
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一旦引起心脏和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4.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在低血压、低血糖、或者人极度疲劳的时候洗澡,易因为缺氧导致眩晕或休克。这个时候如果需要洗澡,不要在浴室停留过久,注意浴室适当通风,增加氧含量。
所以
平时比较缺乏运动
免疫力较低的小伙伴
就别轻易洗冷水澡啦
热水澡更加友好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来源:办公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