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梧桐润新苗 大爱滋生育人香丨南山双语优秀教师事迹展播(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6:55 1

摘要:在南山双语学校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每一位教师都以爱与智慧静待花开,以平凡坚守书写育人的不凡。他们之中,有人以青春赴使命,有人以初心暖童心,用日复一日的陪伴,点亮孩子眼中的光。

在南山双语学校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每一位教师都以爱与智慧静待花开,以平凡坚守书写育人的不凡。他们之中,有人以青春赴使命,有人以初心暖童心,用日复一日的陪伴,点亮孩子眼中的光。

值此第41个教师节之际,我们聚焦这些默默奉献、润育桃香的优秀教师,讲述他们平凡而动人的教育故事。

一树梧桐润新苗

大爱滋生育人香

南山双语优秀教师事迹展播(一)

优秀教师风采

黄薛婷,女,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数学教师,年级德育主任,获得2025年绵阳市师德先进个人,绵阳市先进班集体,绵阳市优秀班主任,绵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十佳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教育是砺行的延展

爱是教育的本源,能孕育群芳。她是一种内在的境界,引领孩子们破茧重生,在青春的迷惘中寻得方向,在成长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这大爱之河时而曲折蜿蜒,时而汪洋恣肆,虽看似朴实无华,却孕育着无穷的生命智慧,终将涤荡学子心灵的迷惘,滋养他们的理智与才智,引导他们穿越重重阻碍,汇入人生的梦想大河。

亦师亦友,以爱为帆。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根植于爱的土壤,教育之树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怀揣着对双语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坚持课间观察、与任课教师及时交流,全面掌握学生发展状态,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品格,塑造学生灵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笃行志远,悉心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完人”“全人”的艰辛实践。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常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注重互动性与实用性,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在个辅方面,我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练习,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在提升班级整体成绩方面,我采取集体性辅导、部分性辅导、通过建立学习帮带小组,课间答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个人兴趣与数学学习相结合,提升学习积极性。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付出不仅是汗水,更是深情。我始终将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主动承担年级德育主任工作,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信念。作为年级德育主任,我全身心投入德育工作,牵头制定系统化德育计划并负责德育工作落地生根。无论是课间巡查、寝室走访,还是食堂督导,我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细致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耐心引导。

教育是点燃心灵的火种

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三五成群,争相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只有小红,安静地坐着,低着头,手中的笔久久未动。

我走到她身边,她慌忙用草稿纸遮住一片空白的练习本。那一刻,我心里明白:这个女孩,正在数学的世界里迷路。

课后,我把她叫进办公室,“能告诉老师,刚才讨论时你在想什么吗?”我轻声问道。

她眼圈突然红了:“老师,我太笨了,他们的方法我都听不懂…”

我没有直接安慰她,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旧书,翻到一页已经泛黄的故事:“你看过蚂蚁爬树吗?”她摇摇头。我讲述起那只小小的蚂蚁如何一次次跌落,又一次次重新向上攀登的故事。

“学习就像爬树,有人快有人慢,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像小蚂蚁一样,再试一次吗?”

从那天起,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套特别的练习册——那是为小红这样的孩子准备的“爬树计划”。把难题拆解成小步骤,让成功变得触手可及。课间十分钟,我身边多了一个常客,有时问问题,有时只是来聊聊天。

而我的“转悠”,不止在教室。

教育是陪伴的长情

记得一个晚自习后,我在教学楼走廊“转悠”时,发现我班教室的灯还亮着。推门一看,是小明一个人趴在桌上,肩膀微微发抖。

我走近轻声问:“小明,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宿舍?”他慌忙擦眼泪,支支吾吾说作业没写完。

但我看出来,这不是因为作业。我去饮水机接了杯温水放在他面前,坐在他旁边的座位上:“没关系,要是心里有事,说出来会好受些。”

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黄老师,我和爸妈……吵架了,我真的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那晚,我没有给他讲数学题,而是讲了小时候我在老家门前种的一棵梧桐树。我说:“树小时候总要经历风吹雨打,根才能扎得深。你现在遇到的每一场‘雨’,都是在让你变得更坚韧。”

后来,小明在周记里写:“那天晚上,黄老师没有问我数学考多少分,而是问我‘你还好吗’。原来,有人真的在乎我的感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心灯;不是评判高低,而是看见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

今年教师节,已经升入高中的小红和小明相约回来看我。一个成了数学课代表,一个考进了重点高中。“老师,还记得那只小蚂蚁吗?”“老师,您种的那棵梧桐树,现在一定长得很高了吧?”

望着他们自信的背影,我更加坚信: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我愿意永远做那个在课间和夜晚“转悠”的老师,在每个孩子需要的时候,轻轻说一句:“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追求的不仅是学生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不放弃;作为班主任,我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在校的表现,更是他们心灵的晴雨表。每个课间的“偶遇”,每次晚自习后的“转悠”,都是我与孩子们之间的默契——我在乎你,不仅仅因为你的成绩,更因为你是你。

涪江浩浩东去,万物生生不息。黄薛婷老师从教七年以来,始终把“爱”作为教育的底色,用真心和耐心温暖每一名学生。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秉持“严慈相济、润心启智”的教育理念,用专业与爱心诠释新时代教师的责任担当,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年度教学考核名列前茅,所带班级班风端正、学风浓厚,多次获得绵阳市教学质量优秀奖,所带班级多次获得绵阳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黄薛婷老师以创新的教学实践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成长,在南山双语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黄薛婷老师坚定表示,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重要嘱托铭记于心、付诸于行,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锦绣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