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女领队李依潼火了!一张国泰民安脸,还是河北保定的一名乡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7:24 2

摘要:202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当一支全女兵组成的民兵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国观众的目光都被领队吸引。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202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当一支全女兵组成的民兵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国观众的目光都被领队吸引。

她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一声“向右看”的口令磁性十足,既透着军人的威严,又藏着女性的飒爽。

谁能想到,这位惊艳全网的领队,不仅是河北保定易县坡仓乡的乡长,还是个从未服过兵役的“阅兵新人“。

从啃着西瓜看阅兵的农村丫头,到站在方阵最前列的领队,李依潼用五个多月的魔鬼训练,走出了一段让人热血又动容的人生故事。

1990年5月,李依潼出生在河北保定清苑区臧村镇东臧村的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靠种地拉扯她和弟弟长大。

虽说家里条件一般,但父母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常跟姐弟俩说“读书是走出农村最踏实的路”。

或许是这份叮嘱记在了心里,李依潼从小就比同龄人刻苦,放学回家先把作业写完,再帮着父母干农活,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弟弟也跟着她一起努力,成了村里人口中“最省心的俩孩子”。

2009年夏天,19岁的李依潼拿着河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第一次走出了小村庄。

开学第一天的升旗仪式,成了她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看着学长学姐们穿着整齐的服装,迈着一致的步伐护送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瞬间,她的眼睛突然就亮了,心里默默念叨:“要是我也能成为其中一员就好了。”

在之后的新生社团招聘会上,她第一时间报了国旗班,从此多了一份特殊任务。

国旗班的训练比想象中辛苦,站军姿要纹丝不动,踢正步要精准到每一步的距离,就连摆臂的高度都有严格要求。

冬天寒风刺骨,手冻得发紫也不能缩,夏天烈日当头,汗水流进眼睛里也得忍着。

可李依潼从没喊过累,别人练一遍,她就练三遍,直到动作标准为止。

大二时,她凭着这份韧劲当上了国旗班班长,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她总能站在护旗队伍的前排,看着国旗缓缓升空,心里满是自豪。

在一次次升国旗中,李依潼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大学四年,李依潼没耽误过一节课,也没落下过一次社团训练,还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成为党员后,她更忙了,周末去福利院陪孩子做游戏,节假日到养老院帮老人剪指甲、唠家常,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大四那年,身边同学有的忙着考研,有的找企业实习,李依潼却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回基层当公务员。

她是农村长大的,知道老百姓需要啥,也想为家乡做点实事。

这个决定遭到了不少朋友的反对,有人说基层又苦又累,女孩子没必要这么拼,可李依潼铁了心。

那段时间,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个家“,每天天不亮就去占座,晚上闭馆才回宿舍,行测、申论的资料被她翻得卷了边。

2013年3月15日,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如期举行,当成绩出来时,李依潼自己都有点意外——笔试、面试双双第一!

同年夏天,她背着行李来到保定易县坡仓乡,成了一名基层公务员。

坡仓乡多是山区,村民居住分散,政策宣传得靠腿跑、靠嘴说,李依潼一点也不怕苦,她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哪家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到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依潼的踏实肯干被大家看在眼里,2024年10月,34岁的李依潼被提拔为坡仓乡乡长,还兼任了乡民兵营营长。

因为人长得漂亮,个子1.75米,工作又实在,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她“美女乡长”。

成为民兵领队

2025年4月,李依潼正在办公室处理乡村医保的材料,突然接到了上级的电话,说她的田间符合九三阅兵民兵方队领队的标准,问她想不想试试?

李依潼愣住了,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阅兵?领队?这两个词她只在电视上见过,怎么会跟自己扯上关系?

挂了电话,李依潼的心跳得飞快。

她想起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自己还跟同事一起看直播,看到女兵方队走过时,她非常羡慕,可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其中一员。

这是多大的荣誉啊,就算再难,也得试试!没多想,她立刻回电话答应了下来。

之后李依潼去县城做了体检,结果合格,来不及跟远在清苑的父母见一面,她就背着简单的行李赶到了济南,进入部队开始训练。

可刚一接触训练,她就傻了眼,作为民兵营营长,她没当过一天兵,立正、转向、齐步走,这些最基础的动作,对她来说都是第一次。

教官说“正步要踢得有力度,每步75厘米,落地要稳”,她就拿着尺子量着练,一步一步找感觉,别人休息时,她还在操场上来回走,直到脚底板磨出了水泡。

济南的四月已经开始热了,每天训练十多个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晒得皮肤掉皮,她也没喊过一声苦。

20天的“魔鬼训练”后,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通过了层层筛选,拿到了去北京合练的资格。

可到了北京,训练强度更大了,夏天的北京格外炎热,地表温度超过40度,她们穿着厚重的训练服,一练就是半天,中暑是常有的事。

除了步伐训练,作为领队,李依潼还要单独练喊口号。“向右看”三个字,既要发音标准,又要洪亮有力,能盖过现场的音乐声。

刚开始,她喊一会儿就嗓子疼,声音也发虚。为了练嗓子,她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对着操场喊口令,一次喊几百遍,直到声音变得有磁性、有威慑力。

战友们都说“依潼姐太拼了,我们休息时,她还在操场加练”。

训练的苦,只有李依潼自己知道,8月份的时候,她的膝盖和脚踝肿得像馒头,连骨头都看不到,穿鞋子要靠战友帮忙,走路一瘸一拐的。

脚疼得睡不着觉,训练时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可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

就这样,李依潼咬着牙挺了过来,脚肿了就用冰水泡,嗓子疼就喝胖大海,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却从来没缺席过一次训练。

终于,到了阅兵这一天,李依潼的一切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当民兵方队这支首次参与抗战主题纪念大会的全女兵方队出场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依潼站在方队最前列,靠天安门城楼的内侧,一身迷彩服干练利落,脖子上的一抹红巾格外亮眼。

走到指定位置时,李依潼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喊出“向右看”。

那一刻,整个方队立刻变换步伐,端起枪支,动作整齐划一,那一刻,她抬头望向天安门城楼,看到了飘扬的五星红旗,看到了观礼台上人们激动的神情,也看到了祖国的盛世繁华。

“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瞬间,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后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依潼眼里满是光芒。

阅兵结束后,李依潼彻底火了,网友们纷纷夸赞她“英姿飒爽”、“神似周涛”,还有人专门去搜她的资料,才知道这位“阅兵女神”竟然是河北的一位乡长。

可火了之后,麻烦也来了,不少人用她的名字注册账号蹭流量,还有人质疑她“当乡长还去走阅兵,是不是不务正业”。

面对这些声音,李依潼很平静:“我首先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然后才是阅兵领队。走阅兵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不会因为火了就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人说,李依潼的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她活成了很多人想成为的样子,有梦想,敢拼搏,有责任,肯担当,有温度,懂温柔。

她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特殊的经历,只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普通女孩,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这样的她,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河北网络电视台:《九三阅兵女民兵方队飒爽英姿,保定李依潼担任方阵领队,父亲:女儿参加阅兵是全家人的骄傲》,2025-09-03

来源:沐语纪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