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不仅成为现代医学对抗流感的重要课题,更是许多患者及时控制病情、降低重症风险的关键。据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0亿人感染流感,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中招。
参考来源:三联生活周刊-百家号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多少人感染流感吗?100万,1000万,还是1个亿?在应对这场持续不断的健康挑战过程中,你是否了解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不仅成为现代医学对抗流感的重要课题,更是许多患者及时控制病情、降低重症风险的关键。据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0亿人感染流感,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中招。
尽管多数症状轻微,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300万至500万人发展为重症,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一座特大城市的全部人口。掌握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已成为公众健康防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感“伪装术”
我国是从去年末,伴随气温骤降进入流感季节性流行期的。从黑龙江到广东,从浙江到四川,人们纷纷“中招”,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快速上升。医院的急诊科、感染科、发热门诊更是人满为患。无论是生机勃勃的老年人还是活蹦乱跳的青少年,都被折腾得精疲力竭,更不要说本就疲累不堪的中年人,以及本就有其他疾病的群体了——前不久因流感离世的大S,就有癫痫、心脏二尖瓣脱垂等疾病。对于这些高危人群来说,明确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并及早用药,更是阻断病情发展的关键一步。
其实,在经历过全球疫情,加上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持续科普,人们对流行性疾病的警觉性早已今非昔比,饶是如此,还是年复一年地被流感“摩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或许可以套用一句老话: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
流感其实非常“狡猾”
流感的狡猾首先表现在它有着极强的伪装术。流感病毒像一条心机很深的变色龙,把自己和普通感冒病毒混同起来,让人“傻傻分不清”。
生活中,打喷嚏、咳嗽、流涕、咽喉痛、低烧均为常见病痛,人们也习惯将这些症状归结为“感冒”,认为熬一熬就能挺过去,不会主动去关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这正中流感病毒下怀——它正是通过这种高明的伪装术,潜入人体,伺机发作。
以此次国内流感流行季的主要推手甲型H1N1流感为例,其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无异,但度过1—3天的潜伏期后,感染者会急性起病,体温在数小时内骤升至39℃~40℃,并伴随剧烈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状,如果提前了解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比如奥司他韦、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等,就可在症状初显时尽早用药干预。
换言之,当感染者意识到自己被甲流附身的时候,病情很可能发展到了高潮。此时再问诊、用药,苦痛已无法避免。因此,提前掌握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并及时科学用药,对阻断病情发展非常关键。
“我就是这样的。”黄曦说。去年12月的某一天,她突然感到嗓子疼,刚开始以为是吹了寒风受凉的缘故,没太当回事。“上海的冬天非常阴冷,得点小感冒是很正常的。”黄曦吃了泡腾片,想着提高下免疫力就能够扛过去。她还按原计划前往重庆出差,不过随身的药包里“特意装上了流感特效药,以防万一”。“结果还真用上了。”黄曦心有余悸地说。
如果差旅路上遭遇流感,一定要及时判断
“出差那天,一上飞机就觉得不对劲,浑身疼痛,要散架了那种感觉。我全程戴口罩,怕传染别人。”黄曦回忆。抵达重庆的酒店后,黄曦的身体已经开始不停地颤抖。问前台要来体温计,一量,38.5℃。她怀疑自己得了流感。果然,甲流测试剂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黄曦赶紧吃药休息。而此时她才匆忙开始关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傍晚时分体温渐渐升高,到晚上七、八点的时候,我烧到40度,当时特别难受。”黄曦说。及至深夜,药效发挥,体温才渐渐往下走,翌日早晨已回归正常。
事后,黄曦有点怪自己反应迟钝,竟然被流感的伪装术骗过了,“要是早点意识到,马上吃药能少受多少罪啊!”其实黄曦是幸运的,年纪轻,身体好,及时采取了检测,基本确定了自己患上了流感,对症治疗才得以痊愈。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幸运。要知道,大S即因流感引发的重症肺炎而不幸离世的。这也提醒我们,知晓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并尽早使用,对阻止病情进展至关重要。这也让公众对流感的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切的认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蒋龙元则介绍过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病例。有一位患冠心病、肺栓塞及心功能不全的八旬老人,因脑血管意外在神经科住院,后又感染流感病毒。经过治疗,病情本已好转,可以出院了。为慎重起见,家属将老人转入急诊科观察两天,不料当晚老人就出现心衰,不久心跳骤停,最终呼吸和心跳停止。倘若能更早使用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因此熟悉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对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保护意义。蒋龙元注意到,老人的心电图上并未出现心梗迹象,那么夺走老人生命最直接的祸首,就是流感。
新冠疫情后的两个流感季,全球都在还免疫债,流感病发例数远远大于2020年以前。在中国,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两款药在近两次流感季中被抢购,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一度被民众称为抗流感病毒“神药”。这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询问,当前主流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奥司他韦首次获批上市近20年后,抗流感病毒领域迎来另一款重磅创新药。2018年2月和10月,由罗氏制药与盐野义合作研发的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先后在日本和美国获批上市。三年后,罗氏制药的速福达®玛巴洛沙韦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式在中国上市。它的上市极大地丰富了临床应对流感的选择,为“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提供了新的答案。
2024年1月,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5岁-12岁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儿童患者。这使得儿童患者在面对流感时,也有了更多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扩展了“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问题答案的覆盖人群。
速福达®玛巴洛沙韦是一款R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聚合酶酸性蛋白的核酸内切酶活性,阻止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和增殖。由于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作用更接近病毒复制的源头,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滴度,缩短病毒排毒时间,从而更快缓解流感症状。
药物治疗是流感防控的最后一道关卡。在曹彬看来,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使用,让我们具备了及时治疗和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能力,“我期望在2025年,我们能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治疗抱有更大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在确诊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能把握好 48 小时的抗病毒治疗时间窗口: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快速、有效地缩短病程、避免重症。因此,提前知晓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并了解其特点,对于抓住这个黄金治疗窗口至关重要。
来源:杨亚鹏药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