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揭示:“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近三十年来,黄金首次在全球储备占比中同时超越欧元和美国国债,这一历史性转变正重塑着国际金融格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揭示:“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近三十年来,黄金首次在全球储备占比中同时超越欧元和美国国债,这一历史性转变正重塑着国际金融格局。
根据欧洲央行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
而上周业内统计显示,黄金在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了美国国债。
各国央行目前持有3.6万吨黄金,过去三年间,全球央行每年增持黄金规模均突破1000吨,几乎是过去十年年均购金量的两倍。与黄金储备规模攀升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国债在全球央行储备总量中的占比持续萎缩,目前仅为23%。
01 历史性转折:黄金储备价值超美债
目前,各国央行持有的黄金总价值已达约4.5万亿美元,远超它们持有的3.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储备。
这一转变标志着自1996年以来,黄金首次重新夺回相对于美债的优势地位。1990年代末,许多欧洲国家在欧元启动前积极抛售黄金,导致金价在1999年8月一度暴跌至每盎司250美元左右。
当时最大的黄金卖家是英国——这个并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金价暴跌促使各国央行于1999年9月达成《华盛顿协议》,实质上限制黄金抛售。
02 央行购金潮:三年连创历史纪录
自疫情后通胀飙升及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全球央行持续大规模购金。过去三年间,全球央行每年增持黄金的规模均突破了1000吨,连创历史纪录。
央行购金热潮推动金价大幅上涨。本周纽约期金价格已突破36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过35%。这一涨幅相当罕见,上一次期金价格年度涨幅比这更高,还要追溯到1979年。
2022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年初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遭遇美西方联合制裁,被冻结一半以上外汇储备。这凸显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储备资产安全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提速,黄金再货币化进程加快。
03 美元信用受损: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2025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关税政策、移民政策和政府机构改革大招不断,导致市场混乱,触发了“特朗普交易”到“特朗普衰退预期”的逆转。
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利率政策频频发声,甚至一度酝酿提前解雇鲍威尔,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关于美国拟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征税的传闻不胫而走,也让市场对美元资产的安全性疑虑重重。美元国际信誉受损,引发了“抛售美国”的交易。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4月份美国由上月国际资本净流入2531亿美元突然逆转为净流出142亿美元。
04 国债遭遇抛售:全球长期债券雪崩
外围债市遭遇同步震荡,长债收益率均现大幅攀升。9月3日盘前,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为7月以来首次达到这一水平。
欧洲主要经济体国债面临严重抛压,德国、法国和荷兰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11年欧债危机以来峰值水平。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高点。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3.29%,创下历史新高。债券利率飙升亦打压股市行情,尤其是对利率极为敏感的科技板块。
05 欧洲财政困境:福利制度难以为继
目前欧洲国家的财政问题十分堪忧。上月底德国总理默茨在州级党代会上警示,德国及欧洲正面临社会福利制度难以为继的困境,但改革进程举步维艰。
加税恐导致资本外逃,削减福利则面临政治阻力。9月8日法国现届政府还将接受议会信任投票,市场担忧政治僵局将使得财政更为紧缩。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警告,随着外界对债务担忧不断加剧,法国政府垮台的风险正在升温。
06 美国债务危机:利息支出创纪录
美国的债务扩张趋势始终没有得到控制。目前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接近40万亿美元,今年利息支出达到1万亿美元。
利息支付占联邦收入的比例预计将升至18.4%,创下近三十年的新高水平。特朗普政府除了不停向美联储施压,未能拿出其他有效的化债途径。
美国市场另一项挑战在于,大规模的低息信用债集中到期。疫情期间,由于美联储的量宽政策,超九成的美国企业采用固定利率发债,借此锁定了极低的融资成本。
07 黄金代币化:传统资产与现代技术融合
在国际金价节节上涨的背景下,黄金代币化议题也浮上水面。台湾银行为国内黄金交易最大批发银行,正携手土地银行、华南银行等共9家银行,针对黄金代币化进行概念验证实证。
代币化黄金市场规模一度达到25亿美元。黄金价格的疯狂上涨推动了这一趋势,代币化黄金允许投资者在不购买、运输和储存实物资产的情况下,获得实物黄金的敞口。
目前代币化黄金市场主要由泰达(Tether)旗下的XAUT与Paxos旗下的PAXG主导。仅在8月,XAUT就新增发行约4.37亿美元,而PAXG在6月吸引资金约1.415亿美元。
08 避险属性增强:最后的避风港
当其他一切看起来都不稳定时,投资者就会涌向安全港。就连美国银行将黄金誉为“最后的避风港”。
曾经作为避险资产标杆的美国国债,如今的信誉则遭到了特朗普政府持续的破坏。
Crescat Capital的宏观策略师Tavi Costa表示:“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与1970年代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当时货币不稳定、通胀和地缘政治转变使黄金成为央行的关键战略储备资产。”
若以黄金衡量,美元自1971年以来其实已损失了近99%的购买力。
09 未来展望:黄金再货币化进程延续
Costa认为,非美央行现在持有的黄金超过美国国债,这是一个“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储备管理方面更深入、更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我们目睹的情况很可能代表着全球储备构成重大重新调整的早期阶段。黄金能否重新夺回75%的央行储备资产份额?这目前看起来不太可能——或许需要漫长的经济危机和连续多年的两位数通胀。
但通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不确定性显著降温的可能性很低,这意味着储备管理者将继续增持黄金。
截至2024年底,台湾黄金存摺开户数已达430万户,平均每5人就有1户。这个数字展示了黄金在民众层面的普及程度。
代币化黄金市场规模一度达到25亿美元,仅8月就新增发行约4.37亿美元。这不仅是资产代币化浪潮的体现,也意味着未来讨论黄金市场时,必须越来越多考虑其代币化对应市场的表现。
黄金的“再货币化”不是简单回归金本位,而是全球官方和私人投资重新增加黄金持有的趋势。尽管美元信誉下降,但其他主要国际货币也没有形成对美国的明显综合优势。(张哲峰)
综合财联社、大公报、金融界、财经网等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