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溯源稷山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23:07 1

摘要:你听说过稷山县吗?也许没有,不过你一定知道后稷稼穑的传说。而后稷稼穑的故事,就发生在稷山县。稷山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座山脉,一条河流,构成了稷山县的地理特质风貌。在这一山一河之间,造就了稷山县空灵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那灿若繁星的名胜古迹。尤其是

你听说过稷山县吗?也许没有,不过你一定知道后稷稼穑的传说。而后稷稼穑的故事,就发生在稷山县。稷山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座山脉,一条河流,构成了稷山县的地理特质风貌。在这一山一河之间,造就了稷山县空灵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那灿若繁星的名胜古迹。尤其是那数十万亩的千年板枣林,春时碧翠剔透,秋天漫红霞色,更是让稷山县人们骄傲自豪。设若你没有来过,就不要再犹豫不决;设若你已经来过了,就不要忘记她的倩影。

我想告诉你的是,美丽如画的稷山风景,其内涵得益于历史悠久的稷王山。蜿蜒起伏的稷王山,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农业先祖后稷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朋友们,稷王山位于运城盆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当我们华夏民族为自己生生不息而庆幸时,就会记起稷王山,就会记起后稷稼穑。因为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种植庄稼的开拓者叫后稷,其起源地就在稷王山。如此来看稷山县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不难理解它在我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一望无际碧翠似海的枣树林,是否与后稷有关?我想应有几分干系。稷山因后稷而名,本意借指农官,被誉为五谷之神。枣树也算是农作物一类,也许正是由后稷栽培而来。关于后稷的历史传说,最具权威应是《史记》的记载:“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欣然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详,弃之隘巷,马牛过者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遇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成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山西通志》上也载文道:“稷王山下有蛇虎洞,相传后稷弃于此。”

姜嫄踏巨人迹

《史记》为司马迁所作,被视为我国史著的最初蓝本,何况又有说他是我们河津人,两地依山傍河,相距不远,想必应该真实无误。那么我们再翻阅一下《稷山县志》:“后稷生于县境南部稷王山一带,封侯于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他既是中国最早的农业专家,也是周文王姬昌的始祖。”后稷死后,因稷王山既是他的出生地,又是他教民稼穑的地方,人们便把他归葬于山峰上,并把此山命名为稷山,亦称稷王山或稷神山。不论公元前594年“晋侯治兵于稷”,西汉时设“稷亭”,还是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均都取这个“后稷”之意。

我们走进微笑的历史中,其时的情境逐渐复原:后稷姓姬名弃,父亲系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母亲为有邰氏姜嫄。《山西通志》介绍说:“有邰氏即台骀,为后稷母亲姜嫄氏之国,在今稷山、新绛及侯马市东邰神、西邰神一带,为汾水之神。”据说姜嫄出行于草木之间,看见一个清新而坚实的巨人脚印,左右端详,十分地好奇和喜悦,不由得就踩了上去。这一踩,内心如电击一般,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不久后发现怀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姜嫄生下了一个男孩。

未婚先孕,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于是就偷偷地把孩子丢到小巷里。也许是天意,过往的牛马均不去踩,反而小心翼翼地避而过之。她又把孩子抱到山林中,就在准备扔掉时,林中却涌来许多人,就又把孩子抱回山下,丢于池泊的冰层上。只见一群飞鸟扑来,用翅膀严严实实的将儿子遮覆住,生怕着风受冻。姜嫄满心狐疑,遂将其抱回家中,取名为“弃”。当弃还是儿童时,就显出聪明过人的天赋。他不像是通常少儿一般的玩耍,而是在地里栽麻种豆,神奇的是成活率很高,果实也很丰满。

我们攀登稷王山时,恰是迎着晚秋的霞光,正是收获的季节。后稷及至长大成人时,对务农耕作更感兴趣,十分懂得农耕知识,常常是先拔掉杂草再下种子,因地制宜进行稼穑,禾苗齐整旺盛,穗长粒大,在方圆很有名气。当他看到人们经常忍饥挨饿时心痛不已,于是走遍周围山山水水,用石头和木块制成农具,教人们翻耕土地,选播良种。尧帝知道后聘他做农师,传播农耕技术,指导人们做各种农事活动。舜封其为后稷(“后”意为君主,“稷”为五谷之首),主管农业,成为周族始祖。从此天下五谷丰收,仓储富足,开辟了古代农业发展的新纪元。这便是稷山县。

来源:冯兄话吉fxhj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