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77年,正值农历七月十五,整个世间都沉浸在祭祀先人的肃穆氛围中。
三百多年前的那个中元节,月光清冷如霜,将思念拉得悠长。
1677年,正值农历七月十五,整个世间都沉浸在祭祀先人的肃穆氛围中。
当万家焚纸锭、祭亡魂,将思念寄予袅袅青烟时,纳兰性德独坐空庭,手中的酒盏映着月光,泛起的涟漪恰似他破碎的心。
妻子卢氏的离世,如同一把利刃,剜去了他生命里最鲜活的色彩,而这祭祀先人的节日,更将这份痛楚撕扯得愈发清晰。
案头的墨汁未干,窗外河灯随波远去,纳兰性德恍惚间又见妻子倚门浅笑的模样。
往昔岁月里的温柔低语、红袖添香,都化作此刻喉头的哽咽。
新坟的草木尚青,思念却早已疯长,在这特殊的节日里,他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翻涌的情愫,提笔写下一首悼亡之作。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纳兰性德〔清代〕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
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
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这首词有大意是:
将亲手所抄佛经置于佛殿之上,祈祷来生能再与你结缘。
莲花形的更漏转动着,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过去,夜已将尽,杨柳枝上露水滴落。我又抄写了一夜的经文,佛祖应该知晓我的诚意了吧。
想要知道奉倩伤心至极的心情,惟有这秋日里的荷灯可以证明了。
水面上孤单单漂着浮萍与几盏荷花灯,西风却毫不怜惜地吹了过去。
全词围绕着中元节特有的习俗落笔,只在词的末尾摹景,用西风的无情反衬出自己悼念亡妻的深情,使自己所抒发的悲痛之情更加厚重深浓。
前两句写词人亲手抄写佛经,置于佛殿之上,祈愿来生能与亡妻再续前缘。
“手写”体现虔诚与用心,非机械抄写,而是饱含深情;
“惟愿结来生”直抒胸臆,表达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对来世的期盼。
“莲花漏转,杨枝露滴”两句,以时间流逝和佛的恩泽为背景,进一步烘托了词人的虔诚和期盼。
“想鉴微诚”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希望佛能鉴察他的微薄诚意。
“欲知”两句词人以荀奉倩典故自比,表达丧妻之痛已达极点,唯有向秋日荷灯倾诉。
“奉倩神伤极”中,荀奉倩为妻病逝而极度悲伤,词人借此强调自己的哀痛;
“凭诉与秋擎”则写荷灯成为情感寄托,象征对亡妻的思念与无法排遣的愁绪。
“西风不管”一句,以西风的冷漠无情来对比词人的深情和无奈,增强了词的情感表达。
“一池萍水,几点荷灯”两句,以一池漂浮着萍草的水和几点漂浮在水面上的荷灯为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词人通过描绘中元夜的静谧与神圣以及自己内心的哀伤与无奈,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来源:云端读诗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