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书《西苑诗卷》(上博藏本)赏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07:26 1

摘要: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文徵明晚年所书《西苑诗卷》行草书,犹如一部凝固的时光卷轴,既藏着明代西苑的亭台烟水,更映照着一位八旬老者的笔墨赤诚。此卷书于1553年(嘉靖癸丑),是文徵明84岁时重录旧作的精心之作,字里行间尽是炉火纯青的书法造诣与深沉的人生感怀。

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文徵明晚年所书《西苑诗卷》行草书,犹如一部凝固的时光卷轴,既藏着明代西苑的亭台烟水,更映照着一位八旬老者的笔墨赤诚。此卷书于1553年(嘉靖癸丑),是文徵明84岁时重录旧作的精心之作,字里行间尽是炉火纯青的书法造诣与深沉的人生感怀。

从书法风格来看,此卷行草兼具“稳”与“活”的妙境。文徵明晚年笔力愈见雄健,落笔沉稳如老松盘根,转折处却不失灵动。笔画粗细相间,提按顿挫间尽显节奏韵律,如“太液池”诗中“泱漭沧池混太清”一句,“泱漭”二字笔势舒展,“混太清”三字则紧凑凝练,虚实相生间勾勒出池水浩渺之态。其结体严谨却不板滞,字形略扁,带有几分隶书的古朴,又融入行书的流畅与草书的纵逸,形成独有的“文氏风骨”。

内容上,《西苑诗卷》十首诗作是文徵明对嘉靖乙酉年西苑之游的追忆。诗中细数万岁山、太液池、琼华岛等胜景,既描绘了“日出灵山花雾消”的晨景,也写下“落日芙蓉烟袅袅”的暮色,将皇家苑囿的恢宏与清幽尽收笔底。文末题跋更添情致,他感慨自己“行且归老江南”,追思旧游难再,字句间满是对时光的珍视与对际遇的感恩,让书法作品超越了艺术本身,成为承载记忆与心境的载体。

尤为难得的是,此卷中可见文徵明书写时的“真”——“太相(点去)液池”“清跸(点去)禁”等修改痕迹,毫无刻意修饰之感,反倒凸显出文人随性自然的一面。84岁高龄重录旧作,既可见他对西苑之游的珍视,也彰显出对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

这幅《西苑诗卷》,既是文徵明晚年书法的巅峰之作,也是明代文人生活与心境的生动写照。展卷品读,墨香间仿佛能看见白发老者在玉兰堂中挥毫的身影,听见他对西苑胜景的轻声追忆。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此卷不仅是临摹的范本,更是体悟“书为心画”的绝佳载体。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