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拿到高分就要另辟捷径,既要贴合主题又要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通常来说,成长类作文包含挫折中的成长,比如逆境中不放弃,困难中要坚韧。
让名家文章变成自己的中考范文(成长篇)+写作示例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同学在写成长类作文时,还是容易陷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套路。这样俗套的作文,阅卷老师肯定不会给你高分的。
想要拿到高分就要另辟捷径,既要贴合主题又要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通常来说,成长类作文包含挫折中的成长,比如逆境中不放弃,困难中要坚韧。
还有成功后的成长,做成一件事后的经验总结。
也有心态上的成长,从逃避到面对,从抑郁到看见光明,从抗拒到接受,从开始的自我到成熟……
但我们应该清楚,成长的本质,不在于解决了一个具体问题,而是内心格局的打开和心灵负担的减轻,你获得了另一种看世界的眼光和继续前行的勇气。
现在的时代,需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心态的成长成了我们这时代的重心,成年人如此,学生也是如此,正因为这样,写心态成长更能引起共鸣。更容易拿到高分。
今天我们就结合下面这篇文章学写高分成长类作文。
散文赏析(后面附拆解与仿写)
萤火一万年
(1)在张家界的一天夜里,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
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
(交代心境:想独处)
(2)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如果你想真正领略风景的神韵,是非常需要独自和自然进行交流的。
(来到竹林,竹林环境描写)
(3)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光。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而对月光却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因为它带给人安详和平静,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与松弛。
(我喜欢月光带给我的安详和平静)
(4)眼前忽然锐利地一亮。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正在我迷惑不已时,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这便是萤火虫了。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与我说话了。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暗夜里闪光的话语。
(5)然而我知道这是昼伏夜出的萤火虫。它在腹部末端藏有发光的器官。这种飞翔的光点使我看到旧时光在隐隐呈现。它那颤颤飞动的光束不知怎地使我联想到古代仕女灿烂的白牙、亮丽的丝绸、中世纪沉凝的流水、戏院里琤琮的器乐、画舫的白绸以及沙场上的刀光剑影。一切单纯、古典、经久不衰的物质都纷至沓来,我的心随之飘摇沉浮。
(萤火虫的联想)
(6)萤火虫的发光使它成为一种神奇的昆虫,它总是在黑夜到来时才出现,它同我一样不愿沉溺于阳光中。阳光下的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而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它是彻头彻尾的平静,而我只在它发光时才消除烦躁,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它本身是光明的,所以它能在光明下沉睡,只有在黑暗中它才如鱼得水,悠游自如。而哪一个人能申明自己是完全拥有光明的呢?我们曾被一些阳光下的暴行吓怕了,所以我们无法像萤火虫一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沉睡。我们睡着,可我们睡得不安详;我们醒着,可我们却又糊涂着。萤火虫则不然,它睡得沉迷,醒得透彻,因而它能心无旁骛地舞蹈,能够在滚滚而来的黑夜中毫不胆怯地歌唱。
(把自己,人类和萤火虫做对比,突出萤火虫的安闲自在,纯粹)
(7)月光下萤火虫的光束毕竟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完全照亮竹林的还得是月光。然而萤火虫却在飞翔时把与它擦身而过的一片竹叶映得无与伦比的翠绿,这是月光所不能为的。萤火虫也在飞过溪涧的一刻将岩石上的一滴水染得泛出珍珠一样的光泽,这也是月光所不能为的。
(萤火虫的微小价值)
(8)萤火虫忽明忽灭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确信它体内蓄积着亿万年以前的光明。多少人一代一代地去了,而萤火虫却永不泯灭。旧坟塌了成为泥土,又会有新坟隆起,而萤火虫却能世世代代地在墓园中播撒光明。也许它汲取了人的白骨中没有释放完全的生气和光芒,所以它才成为最富于神灵色彩的一种昆虫。
(萤火虫与人类联系,得出萤火虫的永恒性特点)
(9)我坐在竹林里,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房屋的灯火,看不见炊烟,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样亲切的夜晚是多么让人留恋。
(我留恋竹林里月光飞舞,萤火虫萦绕)
(10)可我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那种亘古长存的萤火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青春。我将要走出竹林时,一只萤火虫忽然从草丛中飞起,迅疾地掠过我面前,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
(开头独处,结尾走向人群,首尾呼应,心境转变)
文章拆解
一,文章内容: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通过一次夜晚独处,观察萤火虫并从中获得心灵慰藉和人生启示的故事。
二,本文主题:
主主题:希望与力量
次主题:独处与思考
三,内心成长过程:
先压抑、烦躁、渴望逃离
接着逐渐平静、打开感官、获得共鸣
然后深刻自省、哲学思辨、认知颠覆。
最后释然、通透、获得力量
四,关联初中作文主题:成长
五,可匹配初中作文题目:
《照亮我的那缕微光》《一堂来自大自然的课》《我不必是太阳》《找到自己的赛道》《在黑暗中闪耀》
六,本文新颖思路
思路一:为“负面”情绪正名
原文示范:作者不热爱阳光,而钟情月光。这不符常理,但她给出了充满哲思的理由——月光带来安详和平静。
运用示例:你可以写自己不爱喧闹的课间,独爱图书馆的寂静;不爱晴空万里,独爱阴雨绵绵。关键是为你这种“与众不同”的偏好找到一个深刻、有理的理由,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是高级的成长感悟。
思路二:物的“神性”与人的“凡性”
不俗套之处:作者没有把萤火虫当成一个小虫子,而是将其提升到一个“神性”的高度(“上帝也在此处”、“富于神灵色彩”)
反过来,却用“凡性”的视角审视人类自身的困境(“我们无法像萤火虫一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沉睡”)。这种视角的抬升与压低,让文章立意深刻。
运用示例:写一棵树,不要只写它很高大,可以写“它是一位沉默的史官,树皮上是它刻下的年轮日记,记载着这院子里的悲欢离合”。而写自己时,可以坦诚自己的渺小与困惑。
思路三:“时空跳跃式”联想
不俗套之处:作者的联想不是简单的“像什么”,而是进行了一场时空旅行。
由萤火虫的光,一瞬间联想到“古代仕女的白牙”、“中世纪的流水”、“沙场的刀光”。这种联想将瞬间的微光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连,极大地拓展了文章的格局和意境。
七,本文素材最核心立意角度
1,接纳不完美的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适用场景:与他人比较时感到自卑、焦虑,无法接纳自己时。
核心立意:萤火虫不在阳光下与万物争艳,而是在黑夜里悠
然起舞。成长不是要变得和别人一样“耀眼”,而是认清自己的特质,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和节奏,并为之努力,活出独特的价值。
作文题目参考:《找到自己的赛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不必是太阳》
2. 在黑暗中寻找并成为自己的“光”
适用场景:面对挫折、失败、不被理解或处于人生低谷时。
核心提炼:成长不是永远活在阳光下,而是如何面对黑暗。像萤火虫一样,即使光芒微弱,也要在属于自己的黑夜中勇敢地发光发热。这缕“光”可以是希望、梦想、爱好或内心的某种信念。
作文题目参考:《做自己的光》、《照亮我的那缕微光》、《在黑暗中闪耀》
八,仿写练习
1,聚焦“由物及理”的联想与思考
原文范例(第5段):
它那颤颤飞动的光束不知怎地使我联想到古代仕女灿烂的白牙、亮丽的丝绸、中世纪沉凝的流水、戏院里琤琮的器乐……一切单纯、古典、经久不衰的物质都纷至沓来。
练习要求: 选择一个日常事物(如:粉笔、橡皮、雨滴、梧桐叶),观察它,并由此展开一连串的、富有古典或诗意色彩的联想。
2,聚焦“对比手法”的运用
原文范例(第6段):
阳光下的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而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我们睡着,可我们睡得不安详;我们醒着,可我们却又糊涂着。萤火虫则不然,它睡得沉迷,醒得透彻……
练习要求: 运用对比手法,将“喧嚣的白日”与“宁静的夜晚”进行对比,或者将“忙碌焦虑的自己”与“某个从容平静的事物”(如:一杯热茶、窗台上的多肉植物、打盹的小猫)进行对比。
3,原文范例(第10段结尾):
我将要走出竹林时,一只萤火虫忽然从草丛中飞起,迅疾地掠过我面前,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
练习要求: 学习原文,用一个具体的、细微的动作或瞬间(如一束光、一片落叶、一句话)来象征心情的转变和感悟的获得,避免直接说“我明白了……”。
仿写句式:“我起身离开,一阵风过,那株小草/那片落叶/那盏灯[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心里那块名为[某种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的石头,仿佛悄然松动了一下。”
九、根据该素材仿写一篇文章
心上有萤火
初三那年,我像被困在透明的薄膜里,看得清眼前,却无法自由呼吸。
父母期望的眼神,排名表的数字、还有那些怎么也记不住的公式,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令我在常在深夜无声流泪。
又一个憋闷的夏夜,我躲开书房台灯刺目的光,偷偷来到了小区的后山,那片小小的竹林,像是这座城市偷偷留下的一扇呼吸窗。
月光如水,轻柔地洗刷着白日的喧嚣。我坐在冰凉的石头上,第一次听见自己的心跳,那么疲惫,那么缓慢。忽然,一点微光从草丛里挣扎而出,画出一道歪歪扭扭的金线。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是萤火虫。
它们的光太弱了,弱得像是随时会被风吹散。可它们偏偏飞得那么认真,上升、盘旋、闪烁,仿佛在黑夜里缝着一件看不见的金缕衣。有一只跌跌撞撞飞近我,竟停在了我的膝盖上。
我屏住呼吸,这小生灵腹部那点光芒,明明灭灭,像极了我忽明忽暗的心绪。它那么小,小到不值一提,却固执地亮着。它不像太阳,非要炙烤万物;不像路灯,非得把黑暗彻底驱散。它只是亮着,为自己亮着,也为这个它属于的黑夜亮着。
它从不与太阳比较,所以才能在黑夜里从容歌唱。而我呢?我拼命地想成为太阳,想光芒万丈,却忘了问自己:如果我生来不是太阳呢?
如果,我只是一只萤火虫?
那只萤火虫再次起飞,绕着我飞了一圈。在它振翅的瞬间,那点微光竟将我眼前的黑暗烫出了一个小小的、温暖的洞。我下意识地伸手,它轻盈地落在我的指尖。光芒透过皮肤,竟有一种奇异的暖流淌进血管。
我忽然明白了。微弱不是罪过,黑暗也不是终结。这只小虫积蓄了亿万年以前的光明,而我的生命里,也一定藏着某种光,不需要足够照亮全世界,只要能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闪烁就够了。
它飞走了,融入那片星月之下的竹林。我依然坐在石头上,但心里那块名为“必须完美”的巨石,仿佛被那柔和的萤火撬开了一丝缝隙。
回去的路上,我的脚步轻快了些。抬头望去,万家灯火中,有一盏是为我而留的。我知道明天试卷上的红字不会消失,父母的期待不会减弱,我或许还是会焦虑。但不同的是,我心里也住进了一只萤火虫。
它安静地伏在心底,在我快要被黑暗吞没时,就会轻轻亮一下。
那一刻我懂了:我不必成为太阳。我只需成为一只萤火虫,在自己的黑夜中,清醒地飞翔,负责地闪烁。这微弱的光,足以照亮我一个人的前行之路。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