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刚过,鲁西南的芦笋地里已经忙活起来了。作为种了15年芦笋的老把式,每年这个时候最操心——今年山东秋雨比往年多,9月才过一半就下了13天雨,不少新手的育苗畦都积了水,苗子烂了一半。今天就把咱山东秋季种芦笋的"土办法"掏出来,从选种到越冬,每一步都是实打实的经
秋分刚过,鲁西南的芦笋地里已经忙活起来了。作为种了15年芦笋的老把式,每年这个时候最操心——今年山东秋雨比往年多,9月才过一半就下了13天雨,不少新手的育苗畦都积了水,苗子烂了一半。今天就把咱山东秋季种芦笋的"土办法"掏出来,从选种到越冬,每一步都是实打实的经验,照着做保准来年开春笋粗、芽壮、产量高!
1. 品种就得挑"本地硬茬"
咱山东种芦笋,别迷信进口品种,就选"盛丰F1"或"鲁笋3号"——这俩是省农科院育的品种,根茎耐寒(-10℃冻不死),还抗茎枯病,去年曹县老乡种它,雨天比隔壁地块少死苗40%。种子要挑颗粒饱满的,捏着硬邦邦、没虫眼的,每亩用种量50克就够,别贪多浪费钱。
2. 浸种催芽:30℃温水泡5天,出芽率超90%
9月初气温还在25℃上下,正好育苗。找个大盆,用30℃温水泡种子,每天早晚换次水,泡到种子咧嘴露白(大概5天)。捞出后拌点细沙,装布袋里挂在屋檐下,晚上别冻着,白天晒晒太阳,3天就出芽。记住:泡种时加一小勺食盐,能杀菌,芽子更壮实。
3. 育苗畦"高垄+避雨棚",秋雨再多也不怕
育苗地选地势高的沙壤土,别用黏土地(一下雨就板结)。先起30厘米高的垄,畦面宽1.2米,中间开条浅沟排水。播种时用小棍扎眼,株距10厘米,深度2厘米,盖土后铺层碎麦秸保湿。关键是搭个"人"字棚,塑料膜要拉严,两侧留30厘米高通风,下雨时关上,晴天掀开,这样苗子不烂根,还能防蚜虫。
1. 地块得"三年轮作+重底肥"
芦笋最忌连作!前茬种过胡萝卜、甜菜的地坚决不能用,容易得根腐病。选好地后,每亩撒3000公斤腐熟的牛羊粪(去年冬天攒的最好),再撒50公斤复合肥(氮磷钾15:15:15),用旋耕机翻30厘米深,晒5天太阳杀菌。
2. 定植沟"宽40深30",根系摆成"扇子形"
按行距1.5米挖定植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沟底铺10厘米厚的碎秸秆(保水又透气)。苗子选茎粗0.5厘米、有3个分枝的壮苗,起苗时带土坨,别伤根。定植时把根系向两侧摆开,像扇子一样铺平,然后盖土8厘米——深了闷芽,浅了倒苗,这个深度是咱试了8年的"黄金标准"。
3. 浇定根水"加把生根粉",7天缓苗不黄叶
栽完当天必须浇透定根水,每亩水里兑2公斤生根剂(选含萘乙酸的,别用激素类),浇完在垄上盖层地膜保湿。3天后扒开膜看看,土表下2厘米干了就再浇次小水,秋分前保证苗子长出新叶,不然冬天熬不过去。
1. 追肥分3次,"氮磷钾"搭配有讲究
9月下旬:苗子长到20厘米高时,每亩撒20公斤尿素,撒在距苗20厘米的沟里,盖土浇水(别撒叶子上,烧苗)。10月中旬:追"高钾肥",每亩30公斤硫酸钾,促进根茎木质化,冬天抗冻。立冬前:撒500公斤草木灰,既能补钾,又能杀死土壤里的地蛆卵,一举两得。2. 雨水多别慌,"三沟配套"防烂根
今年秋雨多,必须挖好"三沟":畦沟深20厘米,腰沟深30厘米,地头排水沟深50厘米,保证雨停后2小时无积水。发现叶片发黄、茎基部有黑斑,赶紧喷"代森锰锌+百菌清"(各300倍液),隔7天喷一次,连喷3次能保住80%的苗。
3. 霜降前"割茎盖草",越冬就靠这一招
10月底霜降前,把地上茎割到距地面5厘米高,别割太狠伤了鳞芽盘。然后在垄上盖10厘米厚的麦秸或玉米秆,再压层碎土防风。记住:盖草前喷一遍"石硫合剂",能防越冬的红蜘蛛卵,来年春天虫害少一半。
山东人种芦笋,就认"秋栽春收"这个理。按上面的法子做,只要冬天不出现-15℃的极端低温,来年4月就能收第一茬"白胖笋",市场价能卖到15块一斤!记住:秋季管理的核心是"养根",根壮了,产量、品质都不用愁。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明年咱一起当"芦笋状元"!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