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重症监护或手术室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创动脉血压(IABP,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测得的数值会比袖带血压(NIBP,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偏高,尤其是收缩压。这并
为什么有创血压总比袖带血压高?一次说清楚!」
个人学习,仅作参考,批评指正!
在重症监护或手术室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创动脉血压(IABP,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测得的数值会比袖带血压(NIBP,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偏高,尤其是收缩压。这并不是偶然,也不是测量出错,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原因涉及方法学、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等多个层面。
我们就结合一些参考文献学习,谈谈IABP和NIBP两者为何不同。
1
测量方法不同,数值自然有差别
袖带血压(非侵入式)
通过袖带充气后释放压力,用振荡法测量动脉脉动幅度。
振幅最大点确定平均动脉压(MAP),再通过算法推算收缩压和舒张压。
算法依赖数学模型,容易低估收缩压,舒张压可能偏高。
有创血压(侵入式)
动脉导管直接放入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等动脉,连续记录真实动脉波形。
理论上更贴近血管真实压力,尤其是收缩压。
✅ 小结:有创血压是真实波形,袖带血压是算法推算,天然就会有差异。
2
动脉压力的“放大效应”
血压并不是全身一成不变的:
从主动脉根部到外周动脉(如桡动脉),脉搏波向外传播时:
收缩压逐渐升高;舒张压逐渐降低;MAP 基本稳定
这意味着:桡动脉的有创收缩压通常比上臂袖带高。
提示:如果你在桡动脉放置导管,有创收缩压比袖带收缩压高 5–15 mmHg 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3
技术和操作的因素
袖带血压可能偏低的原因:
袖带尺寸不合适(太小或太大)袖带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患者手臂活动或心律不齐有创血压可能偏高的原因:
压力导管过长或有气泡 → 波形共振外周测压点 → 放大效应明显校零不在心脏水平4
临床意义
MAP 更可靠:
无创和有创 MAP 差异较小,是判断组织灌注、调节升压药的重要参考。
趋势比绝对值重要:
同一方法连续监测趋势,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检查袖带是否合适
校零位置是否正确
有创导管波形是否阻尼异常
✅ 总结
来源:重症医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