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天,公司却炸了锅:项目全线瘫痪,老板急得像疯了一样到处找他……
王浩然,公司技术升级,需要更有活力的年轻人。”
王浩然无缘无故的被辞了。
他在这个公司干了12年,一句需要年轻人就要辞退他。
还说他业绩没达标,所以没有赔偿。
他没哭没闹,只是默默收拾桌上的老花镜和水杯。
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注销手机号,换了新卡,订下飞往云南的机票。
第二天,公司却炸了锅:项目全线瘫痪,老板急得像疯了一样到处找他……
1
“十二年了,我从零开始搭的核心系统,公司能走到今天,我出了多少力?”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思琪递过一杯水,杯子里的水微微晃动,像是在回应他的情绪。
“我们知道你的付出,但公司战略调整,这是没办法的事。”她低声说,语气里带着点无奈。
张志强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冬天的风:“王浩然,市场竞争太激烈,年轻人学得快,工资低,这是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
王浩然的目光移到张志强脸上,那张脸陌生得让他觉得从未真正认识过。
“赔偿金呢?怎么算?”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张志强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一个冷笑:“根据考核,你这几个月的表现没达标,所以没有赔偿,只给你一个半月工资作为补偿。”
王浩然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太阳穴突突直跳。“没达标?我上周刚修复了数据库的重大漏洞!”
“那是你该做的。”张志强拿起桌上的钢笔,刷刷签下名字,动作流畅得像在签一张无关紧要的单子。
李思琪推过一份文件,低着头说:“这是离职清单,请你今天下午前办完手续。”
王浩然站起身,腿沉得像灌了铅,慢慢走向门口。
“十二年,就这么结束了?”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两人。
“我们会为你准备一封推荐信,希望对你找新工作有帮助。”李思琪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王浩然没再说话,推门离开,身后是李思琪紧握的双手和张志强漠然的表情。
回到工位,他经过了熟悉的机房,那里曾是他日夜奋战的地方。
会议室的白板上,还贴着他昨晚加班写的项目计划。
这些画面像老电影一样在他眼前闪过,每一帧都刺痛着他的心。
显示器还亮着,代码停在早上修复的一个小错误上。
旁边的同事周晓晴探过身,低声说:“王哥,我听说了,太离谱了!”
王浩然挤出一个苦笑,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一个相框,几本书,还有几支用旧的笔。
“十二年了,没想到会这样收场。”他轻声说,手里的动作慢了下来。
周晓晴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你知道吗?他们早就找了个25岁的年轻人,工资只有你的一半,准备顶你的位置。”
王浩然手里的相框差点滑落,那是公司三周年时的全员合影,他站在最中间,笑得自信。
“所以,不管我干得多好,结果都一样?”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愤怒。
周晓晴点点头,眼里满是同情:“张总上任后,已经‘优化’了五个40岁以上的老员工,都没给赔偿。”
王浩然将相框小心放进纸箱,像是在安放一件珍贵的文物。
“谢谢你告诉我。”他低声说,目光落在桌角的一个小摆件上,那是当年团队一起熬夜加班时买的纪念品。
周晓晴递给他一张纸条:“这是我的私人号码,有需要随时找我。”
王浩然接过纸条,塞进钱包,继续收拾东西,动作机械却小心翼翼。
同事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投来同情的目光,有人低头假装忙碌。
办完离职手续,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待了十二年的地方。
阳光依然明亮,空调嗡嗡作响,服务器还在运行,一切如常,仿佛他从没存在过。
2
王浩然拖着纸箱,走在回家的路上,城市喧嚣在他眼里模糊一片。
公交车窗外,高楼和行人飞快掠过,他却觉得时间像被冻住了。
手机震动,是妻子陈雨欣打来的:“浩然,今天早点回来,我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好。”王浩然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但还是透出一丝疲惫。
“怎么了?你声音不对。”陈雨欣敏锐地察觉到异样。
“没事,回家再说。”他挂断电话,盯着窗外的广告牌发呆。
十二年前,他刚进公司时,团队只有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
他没日没夜地写代码,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看着公司从无名小卒变成行业龙头。
如今,公司有了几百人,搬进了气派的大楼,而他却被当作累赘丢弃。
小区门口,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下棋,笑声悠闲而满足。
王浩然停下脚步,看着他们,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推开家门,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陈雨欣从厨房探出头。
“回来了?饭马上好。”她笑着说,但看到王浩然的表情,笑容僵住了。
“出什么事了?”她放下手里的勺子,快步走过来。
王浩然放下纸箱,声音低沉:“我被裁了。”
陈雨欣愣住,手里的围裙滑到地上:“怎么可能?你不是公司的元老吗?”
“因为我43岁了,工资太高,‘不够创新’。”王浩然苦笑着重复张志强的话。
陈雨欣拉着他坐下,握住他的手:“这不是你的错,是他们太现实了。”
“最离谱的是,他们连赔偿都不给,说我表现不达标。”王浩然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陈雨欣的眼睛红了,但她强忍着情绪:“这不合法!我们可以去劳动仲裁。”
王浩然摇摇头:“他们早有准备,这几个月故意给我安排了完不成的任务,就是为了今天。”
“那我们找律师看看!”陈雨欣站起身,像要立刻行动。
王浩然拉住她:“先让我静静。”
陈雨欣点点头,回到厨房,但王浩然听到了她压抑的抽泣声。
晚餐桌上,他勉强吃了几口糖醋排骨,平时最爱的味道今天却索然无味。
“儿子下个月要交学费。”陈雨欣小心提醒,又赶紧补充,“不过我刚拿了奖金,够用。”
王浩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我干了这么多年,没做过对不起公司的事,为什么会这样?”
陈雨欣走到他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背:“年龄不是问题,你的经验和能力才是真本事。”
“可这个行业不这么看。”王浩然起身,走进书房,“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书房里,他打开电脑,浏览招聘网站,屏幕上满是“35岁以下”的要求。
他盯着自己的简历,出生年份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
书柜上摆着这些年拿的奖状和项目资料,每一张都是他的青春和汗水。
他翻开一本旧资料,那是公司第一个大项目的方案,封面上还有老老板的亲笔签名:“感谢王浩然的卓越贡献!”
如今,老老板早已退休,张志强用冷冰冰的商业逻辑重新定义了“贡献”。
手机亮了,是周晓晴发来的消息:“王哥,公司里都在议论你的事,大家都很气愤,但也没办法。”
王浩然回复:“别担心,你自己小心点。”
他继续翻看资料,每一页都勾起回忆:熬夜调试的夜晚,团队庆祝的笑声。
窗外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
王浩然突然意识到,他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年轻时,他梦想走遍祖国的大山大河,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可工作一忙,这个梦想就搁浅了,一放就是十几年。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他要出去走走,去看看这个世界,找回那个被工作掩埋的自己。
这个念头像火苗一样在他心里烧起来,带来久违的激动。
他打开地图软件,手指划过屏幕,最终停在云南。
雪山、古镇、民族风情,那里是他旅程的起点。
决定了之后,他感觉胸口的压抑轻了些,仿佛看到了新的方向。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工牌,照片里的他意气风发,那是八年前的自己。
他将工牌放进抽屉,轻轻关上,像告别了过去的一个人生。
3
第二天早上,王浩然像往常一样早起,精神却比昨天好了许多。
陈雨欣在厨房忙碌,听到动静回头看他:“感觉好点了吗?”
他点点头,在餐桌旁坐下:“我有个决定。”
陈雨欣放下锅铲,认真地看着他:“什么决定?”
“我想去旅行,从今天开始。”王浩然的声音坚定,眼中闪着光。
“去哪儿?”陈雨欣问,语气里带着点惊喜。
“云南,先从那儿开始。”他喝了口粥,感觉比平时香甜。
陈雨欣愣了一下:“旅行多久?”
“至少一个月吧。”王浩然放下碗,看着她。
“一个月?那工作怎么办?”陈雨欣有些担心。
王浩然笑了笑,这是被裁后第一次真心的笑:“我现在不是‘自由身’了吗?趁这机会好好放松一下。”
陈雨欣皱眉:“可钱怎么办?咱们的开销……”
“咱们的存款够用,我的本事也不会因为一次旅行丢了。”他安慰道。
陈雨欣想了想,点点头:“那你什么时候走?”
“今天下午。”王浩然的回答让她吃了一惊。
“这么快?什么都没准备!”陈雨欣放下筷子,起身要收拾行李。
王浩然拉住她的手:“我已经想了很多年,只是没机会。”
早餐后,他去银行处理了资金,把部分存款转到一张新卡上。
离开银行,他直奔手机营业厅,决定换个新号码。
“先生,需要什么业务?”柜台后的女孩礼貌地问。
“我想换张新电话卡,原来的先停用。”王浩然递上身份证。
“丢卡了?需要补办吗?”女孩一边操作一边问。
“不是,我想要个全新的号码。”他坚定地说。
办完手续,王浩然站在营业厅门口,看着手里的两张SIM卡。
旧卡装满了工作联系人,新卡则像一张白纸,代表新的开始。
他把旧卡放进钱包内层,插入新卡,手机重启后空荡荡的。
他深吸一口气,给陈雨欣打了个电话:“记一下,这是我的新号码。”
“你换号了?”陈雨欣的声音满是疑惑。
“我想暂时跟工作断开联系,好好享受这次旅行。”他解释道。
陈雨欣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有新工作机会怎么办?”
“我现在要的不是新工作,是找回自己。”王浩然语气坚定。
挂断电话,他走进一家旅行社,墙上的地图吸引了他的目光。
“先生,想去哪儿?”顾问热情地问。
“云南,自由行,订机票和第一晚的酒店就行。”王浩然说。
“什么时候出发?”顾问打开电脑。
“今天下午有航班吗?”他问。
顾问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有班五点的飞机,还有几个座位。”
“就这个。”王浩然付了款,拿了机票。
回到家,陈雨欣正在帮他收拾行李,衣柜里摊开几件衣服。
“你来得正好,我不知道该带啥。”她笑着比划着衣服。
王浩然接过衣服,感激地说:“谢谢你支持我。”
陈雨欣停下动作,抱住他:“我们是夫妻,不管啥事,都一起扛。”
王浩然回抱她,心头涌上一阵温暖。
收拾好行李,他走进书房,把公司的笔记本和文件整理好。
他在便签上写:“公司物品,请妥善保管。”
4
他还给陈雨欣留了封信,写下这次旅行的想法和计划。
信的最后,他写道:“这不是逃避,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我会带着新的自己回来。”
他将信放在床头柜上,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十几年的家。
电视柜上是一家三口的合影,墙上是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些熟悉的场景让他感到温暖,也像一种无形的束缚。
出租车在楼下等着,他拎起行李箱,回头看了一眼家门。
陈雨欣站在门口,眼中满是不舍,但还是挤出笑容:“注意安全,常联系。”
王浩然点点头,转身走进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他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
机场候机大厅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
他坐在候机区,第一次以旅行者的身份等待航班。
他给陈雨欣发了个消息:“到机场了,一切顺利,别担心。”
然后他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
登机广播响起,他走向登机口,迈向一段未知的旅程。
飞机起飞时,他看着窗外越来越小的城市,心里的阴霾渐渐散去。
这一刻,他不再是被裁的中年工程师,而是一个追寻梦想的旅人。
飞机在夜幕中降落在昆明长水机场,湿润的空气迎面扑来。
王浩然走出机舱,感受着与北方完全不同的温暖气息。
他谢绝了出租车司机的热情招呼,选择了机场大巴进市区。
车窗外,昆明的夜色温柔明亮,街道两旁的树在灯光下摇曳。
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像回到了大学时无忧无虑的旅行时光。
到了预订的酒店,他简单安顿后,决定出去走走。
昆明的夜市热闹非凡,小吃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他买了一串烤鸡翅,边吃边漫步,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没有会议要开,没有代码要写,这种自由的感觉陌生又美妙。
他掏出手机,拍下夜市的热闹景象,发给陈雨欣。
“到昆明了,这里很美,明天去大理。”他简单写道。
第二天一早,他退了房,买了去大理的车票,踏上新的旅程。
车上,他看着窗外的滇池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西山隐约可见。
路边的油菜花田金黄一片,像一幅生动的画卷。
他想起陈雨欣常说的话:“生活里总有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
中午,大巴开进大理古城,他背着简单的背包下了车。
古城的石板路在阳光下闪着光,店铺里摆满了手工艺品。
他走进一家咖啡馆,门口的标牌写着:“时间是用来享受的,不是计算的。”
他点了一杯本地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感受着古城的慢节奏。
咖啡的香气和窗外的风景融在一起,他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旅途见闻。
墙上的地图标注着周边景点,他目光停在“苍山洱海”上。
那是下一个目的地,他想站在高处看看大地的壮美。
离开咖啡馆,他在古城找了家民宿,环境清幽,价格实惠。
老板是一对从上海来的夫妻,看到他独自旅行,忍不住聊起来。
5
“一个人旅行挺少见,尤其是你这年纪。”女老板笑着说。
王浩然笑笑:“趁现在还能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说得好!”男老板从后院走出来,“我们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在这儿定居了。”
王浩然把行李放进房间,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眺望远处的苍山。
微风吹过,阳光洒在身上,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晚餐时,他找了家小餐馆,点了几个当地菜,味道地道。
邻桌的年轻背包客们热烈讨论着旅行计划,充满活力。
王浩然静静听着,嘴角微微上扬,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回到民宿,他坐在庭院里,抬头看满天繁星,城市里从来看不到这么清晰的夜空。
他突然明白,每一个选择都会带他走向不同的方向,就像这些星星,各自闪耀。
第三天早上,王浩然早早起床,准备去苍山。
民宿老板给了他一张手绘的路线图:“走环海西路,风景最美。”
他谢过老板,背上小包,踏上了前往苍山的路。
苍山巍峨,洱海如镜,蓝天白云下,一切美得像画。
走在环海西路上,他的心情随着步伐渐渐舒展。
他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把手机放进背包深处。
这一刻,他只想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不被任何事打扰。
山路蜿蜒向上,视野越来越开阔,他停下来喝了口水。
回头看走过的路,他突然想到,人生就像爬山,只有往前,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在半山腰的观景台,他遇到一位拉二胡的老人,曲子悠扬动听。
音乐停下,老人睁开眼,看到王浩然,笑着问:“外地来的?”
“是,从北方来的。”王浩然点点头。
“年轻人,不急着赶路?坐下来喝杯茶吧。”老人热情地说。
王浩然笑了笑,没纠正“年轻人”的称呼,接过茶杯。
“普洱,自己种的。”老人递上热腾腾的茶。
他抿了一口,茶香在嘴里散开:“您每天都来这儿?”
老人望向洱海:“退休了,没事干,就来拉拉曲子,看看风景。”
“挺好的生活。”王浩然由衷地说。
老人意味深长地笑笑:“年轻时忙着赚钱,没时间看风景;老了,腿脚又不行了。”
王浩然若有所思:“所以要趁现在?”
“对,趁现在。”老人举起茶杯,跟他轻轻碰了一下。
告别老人,他继续登山,老人那句“趁现在”在他心里回荡。
晚上回到民宿,他给陈雨欣打了电话,分享今天的见闻。
“你听起来心情不错。”陈雨欣笑着说。
“可能吧,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了。”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光。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踏实,梦里只有苍山的风和洱海的波光。
6
王浩然的旅行计划是从大理到丽江,再到香格里拉,最后到梅里雪山。
离开大理前一晚,他在民宿庭院整理照片,照片里的他笑容轻松。
民宿老板送来一壶茶,坐下聊:“明天走?”
“是,去丽江。”王浩然放下相机。
“来大理几天,感觉咋样?”老板好奇地问。
“像找回了自己,自由的感觉真好。”他笑着说。
第二天,他搭上前往丽江的班车,车窗外的风景让他心旷神怡。
丽江古城比大理热闹,游客多,但纳西族的特色依然迷人。
他选了家偏僻的客栈,安静又方便,适合沉淀心情。
在丽江,他爬了玉龙雪山,逛了黑龙潭,还听了一场纳西古乐。
每一天都带来新的感悟,他觉得自己离那个疲惫的工程师越来越远。
他每天给陈雨欣发消息,分享见闻,但刻意不提工作。
去香格里拉的路上,班车经过虎跳峡,江水的咆哮震撼人心。
香格里拉的高原风光截然不同,蓝天辽阔,草原无边。
他参观了松赞林寺,僧人的一句“放下执念,才能自由”让他深思。
他开始反思自己对工作的执着,对职位的在意,是不是也成了负担?
在香格里拉的最后一天,他关掉手机,徒步在普达措公园。
清新的空气,鸟鸣声,阳光的温暖,让他完全沉浸在当下。
黄昏时,他坐在草原上看日落,雪山在霞光中美得令人窒息。
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仿佛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回到客栈,他打开手机,发现十几个未接来电,大多是陈雨欣的。
来源: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