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超3000场次科普活动全面铺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08:00 1

摘要:“科普工作姓‘科’名‘普’,我们要抓住科学的实质,采用普及的形式。”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深情回忆起2004年举行的首个全国科普日活动场景,“当时我们的展板、展品数量有限,现场人山人海,工作人员举着大喇叭讲解,观众都闪着明亮的眼睛,看展板、听解说、做实验。”现

北京科学中心主展馆4层“生存”展厅全新升级。 本报记者 金瑶 摄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 金瑶)昨天,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超3000场次科普活动将在本市16个区和经开区全面铺开。

“科普工作姓‘科’名‘普’,我们要抓住科学的实质,采用普及的形式。”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深情回忆起2004年举行的首个全国科普日活动场景,“当时我们的展板、展品数量有限,现场人山人海,工作人员举着大喇叭讲解,观众都闪着明亮的眼睛,看展板、听解说、做实验。”现在,科普与科技结合更加紧密,互动展品、科普剧、实验秀等形式多样的科普传播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启动仪式现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今年已经80多岁高龄的王渝生,以及众多的科普志愿者,在大屏幕上与20年前的自己“相拥”。

同日,北京科学中心主展馆4层“生存”展厅焕新开放,聚焦科学、技术、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展现人类上下求索的历史进程。“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希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去设计。”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展厅分为科学认知、技术创新和社会协作3个展区,设置30余个互动展品,从展览、讲解、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等多角度进行一体化设计。展品还成为教具,科普教师将通过16门科学教育活动,展示科学观念如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技术创新诞生于科学探究和技术工程实践等主题。相关教育活动将陆续面向公众开放预约。

市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将通过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全月科普矩阵”,精准聚焦青少年、老年人、产业工人等五大重点人群,针对性破解以往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碎片化传播、短期化效应等难题,打通科普服务直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链接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期间,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和中国科技馆以“寻初心、悦科普、探创新、向未来”4个版块为主线,推出百余场主题展览和特色活动,公众可近距离触摸、体验顶尖科技成果。

中国科协表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探索“科学+文化+体验+消费”的融合科普模式,将通过百余场主题展览和特色活动,打造“全月有活动、每周有主题、天天不重样”的科普嘉年华。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