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讨论的材料就有些民科,而本文也有些民科。但这不重要,读者来看我的文章,并不是来看论文或数学书的。追求严格的话,自己拿Lean去探索数学定理不好么。
本文在讨论的材料就有些民科,而本文也有些民科。但这不重要,读者来看我的文章,并不是来看论文或数学书的。追求严格的话,自己拿Lean去探索数学定理不好么。
我之所以写这个内容,是因为我认为这个视角有可取之处。
时间箭头指时间具有单一的指向性:从过去指向未来。奇妙的是,多数基础物理定律(如牛顿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在形式上对时间是对称的,但我们所见的宏观世界却明显不可逆——这就是时间箭头要解释的现象。
主要类型
热力学箭头:封闭系统的熵(无序度)总体趋增,这是第二定律的统计表述。鸡蛋会打碎、冰会融化,但自发逆转几乎不会发生。其根源在于:从低熵态演化到高熵态的微观排列数目更大、概率更高。
心理/信息箭头: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记录与信息通常在不可逆过程里扩散、退相干或损失。
因果/辐射箭头: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现实中电磁波从源向外发出,而不是“从未来汇聚而来”的解。
宇宙学箭头:宇宙整体在膨胀,且膨胀方向与熵增方向一致。
为什么会有箭头? 主流观点认为,时间箭头源自宇宙极低熵的初始条件(如大爆炸早期的有序状态)。微观规律允许反演,但在此初态和巨量自由度下,系统以极高概率朝更无序的方向演化,于是宏观世界展现出“只向前”的时间感。
Wong, M. L., Hazen, R. M., et al. (2023). "On the roles of func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ving 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120(42), e2310223120.该论文(如果称得上是论文的话)提出了一个新的时间上不可逆的定律,即系统的功能信息随时间只能增加,很类似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封闭系统的熵只能增加。
这篇论文没有进行什么严密的论证,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视角,并尝试为这个视角找到了一个定量的指标,即功能信息,实际上这个指标是别人在2007年提出的。
功能信息,按 Hazen 等(2007)的量化定义:对某个系统及一项指定功能 x,若“达到至少某个性能阈值 E_x 的构型所占比例”为 F(E_x),则功能信息为:I(E_x)=-Log2(F(E_x))
功能信息增加定律:当一个系统的大量不同构型持续经历针对一个或多个功能的选择时,这个系统的功能信息会随时间增加(也就是系统会“演化”)。
关于这里的功能选择,作者给出了三类模式的总结:
静态持久性:稳定就能“被保留”。例如在给定压–温–成分(P–T–X)条件下更稳定的矿物/构型更可能存续。
动态持久性:需要持续通量/耗散才能维持的过程型系统(如对流胞、飓风、代谢网络、生态/经济系统等),能维持者被“选中”延续。
新颖性产生:能产生新功能/新结构的机制更易被“选择”,如生物中的变异、重组、基因复制,文化技术中的变体创新等。
作者主张,各种演化系统都可在这三类选择的某种组合之下被理解。
作者们的其他各种宣讲内容似乎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在讲矿物的种类演化。一个简略的介绍视频可以参考:
Is Information a Fundamental Force of the Univers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YRMmlZmhM我的评论(1)我也觉得光靠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能解释万物的演化,相信可能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世界和宇宙看起来并没有在趋向于热寂,虽然它可能终会到来。但在我们可观测的范围内,系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论文作者提出的功能信息我感觉还有些缺陷,它只是在衡量符合某种条件的构型在总构型中的比例。但这个构型是理论上所有的,还是在系统中实际出现过的,则没有具体定义,感觉也没有一个很合适的修补方式。
但这个理论中有一个点我认为是可取的,即:一旦一个系统中出现了一个被选择的构型,那么这就是一个很难逆转的改变。例如说在自然界中,突然出现了对于香蕉的某种病原体,这个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彻底改变整个环境。而且这个被选择的构型往往概率不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演化出来,偶然在某个时间达到该构型。
所以在时间轴上,会不断地遇到一些这样的构型,每个构型被发现所需要的演化时间是随机的。一旦符合要求的构型出现,则它会被选择过程所强化,无论是时间稳定性、还是可以大量自我复制、还是被人或外部其他因素进行筛选或复制。在时间轴上,表现为该构型的某种规模从发现之后的快速增长;对于时间稳定性选择,则取决于其他构型向该构型转化的速度。
这有点像金融分析中常用的随机微分方程建模,不过好像还没有听说谁做了这类的研究。
当然,被选择的构型也不是就永远存在,可能被替换,也可能因为被选择的动力来源消失而衰退。例如文明可以发展也可以衰落,过去大量生产的产品在未来可能停产和被遗弃。
我的评论(2)现在可以重新表述一下这个视角:
在一个系统中,随着演化不断偶然的尝试,会偶然产生一些因为某特性优良而被选择的构型,然后这个构型的规模就会因为被选择而大量增长,整体上就相当于系统经历了一个小的转变。
而整个过程是随机的,系统在不断地抽卡各种构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现一些特别的构型。当然随机生成的构型也是有其生成过程的,依赖于已经探索到的范围,很少有能在整个理论空间中随机抽样的。
如果把演化的目标一维化,那么再加上时间维度,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不断阶跃上升的阶梯状曲线,而每段的长度是随机的。
虽然好像还可以在一些具体场景进行具象化讨论,但似乎到这里读者就已经可以自行联想了,所以本文就先到这里。
来源:晚晚的星河日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