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好,又是周末,今天是9月6日,原计划是想要说美国降息的事情,美国劳工部的就业数据出来了,比较糟糕,导致美联储九月份降息的概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了。
朋友们好,又是周末,今天是9月6日,原计划是想要说美国降息的事情,美国劳工部的就业数据出来了,比较糟糕,导致美联储九月份降息的概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了。
本来这肯定是一个好事,我准备分析一番,但是思索了半天,实在是找不到什么话题好讲的。所以开头简单说说美国降息,重头戏还是要说93阅兵。
美国劳工部的就业数据和美联储的预期管理,现在已经明摆着是耍弄全世界的工具了。美联储如果想要降息的话,美国的经济数据肯定是不好看,它不想降息,那么经济数据就给你做的非常好看,这已经是连演都懒得演的事实了。
试想一下,如果说中国的统计局,六月的统计数字是100,现在突然说不对,六月份的数据要调整,调整到多少呢?调整到负100,误差是200%,你敢想象吗?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统计局从上到下,都得被撸个干净!对吧,你干什么吃的,你就是干统计的,结果统计的结果还不如扔个筛子靠谱,留着你干嘛?过年吗?
但是在美国,这种现象就很合理,美国劳工部就是这样的,6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4万人下修到负的1.3万人,误差接近百分之二百。
专业的统计部门,统计误差接近200%竟然还很合理,你能怎么说?所有没法说,连节目都做不成。
我再说一遍,美国的经济数据和美联储的预期管理,也就是美联储官员们隔三差五地讲个话,其本质就是它们利用全球美元的优势,引导全球资本服务于美国的工具。连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降息,对全世界都是个好事,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好事,对A股也是个好事。
那既然美联储要降息没什么可说的,那我们还是接着说九三阅兵吧,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发挥的空间的。
有人可能想说,这都过去三天了,你现在才说,是不是有点晚?
一来,我上个星期已经提前说过九三阅兵的话题了,二来,我也不是自夸,我觉得我说的内容还算是比较另类,你在别的地方应该是听不到,所以晚几天也不算晚,大家就算是多一个思考的角度吧。
九月三日上午,我也是全程看完了阅兵,我看的角度和理解可能跟大家不太一样。
解放军各兵种的分列式行进,我没怎么看,我觉得各兵种的分列式并不重要,我看得最认真的是后面的武器装备的亮相。
怎么说呢?中国军队的分列式,其实是最没有看头的。因为分列式,也就是列队走过天安门城楼的队列,它展示的什么呢?其实就是一支军队的军容军威,纪律性和战斗意志以及精神状态。
而事实是什么呢?中国军队的军容军威,纪律性,战斗意志和精神状态,毫无疑问的事是全世界独一份,遥遥领先的第一!你完全能想象出分列式是个什么样子,而且它只会比你想象中更完美,所以,这一块没必要看。
我之所以说的这么绝对,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信息闭塞的年代了,其它国家的阅兵我们又不是没有见过,跟中国军队一比,跟一群猴子差不多,
关于中国军队的纪律性,这几天外网的一些评论我也看了,竟然有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军队的分列式行进是AI合成的,它们不相信,中国军队能有如此惊人的一致性。
这也不奇怪,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无法想象没有见过的事物。他们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导致了他们的大脑就那样,可以理解。
不仅有怀疑AI伪造的,有一些境外人士还理解不了,队列走得这么齐有什么用呢?打仗难道还能用正步踢死敌人吗?
看得我都想笑,希望有这样认知的境外人士越多越好吧,别跟它们争辩,就让他们活在这样的认知里是最好了。
不过你看吧,等他们上了战场就不一样了,他是愿意面对一群拿着枪的猴子?还是愿意面对一支纪律森严的军队?他立即就不装傻了。
对于这次九三阅兵,最值得琢磨的就是武器装备的亮相,更要认真听阅兵的解说词。对于这种重大事件的解说词,每一个字都不能漏过,你都得仔细琢磨。
我是看了两遍,直播看一遍,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又看了一遍,当时我就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经过这几天的回味,也看了不少网友们的分析和评论。我对于此次阅兵终于有了一个更深的领悟,你要让我周四周五就做节目说说阅兵,我还真说不了这么深刻。
先说我的领悟吧,我觉得,中国未来的战争思路通过这次阅兵已经展现出来了,中国军队未来或许会不可避免地介入一场战争,如果一定要介入的话,那么就通过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人类的战争形式和性质,并通过这场战争,一举奠定最少五十年的世界最强的军事地位。
战端不可轻启,但如果真的无法避免的话,那就通过这一战,在未来最少五十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提起中国的军力,都承认:中国是世界最强的战力,全世界联合到一块都打不过中国。而且这种承认是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
换句话说,全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如何认知美军的,此战过后,至少五十年内,全世界就如何认知解放军,甚至这种认知,要提升到比当年的美军更高的程度。
这就是阅兵背后的潜台词,这就是我的认知,不一定对,仅供参考。不过我们看一个事物,一定要通过现象看本质,看得对不对是能力问题,但你一定要主动去思索,去探究,这是态度问题,什么事都主动去多想想,那我们的综合能力慢慢总是会提高的。
好了,说回正题。如何才能实现彻底改变人类战争性质并一举奠定未来五十年全世界臣服的效果呢?其实我们回顾历史,看看美军是如何实现的就清楚了。
真正让全世界都承认美军天下无敌,就是从海湾战争开始的,距今也不过三十多年。
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可以说是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形态,此战过后,西方一举扫清了对苏式武装常规军力的恐惧。在此后整整二十年,全世界绑到一块都打不过美国一家,这可不是个笑话,而是全球都承认的事实。
那时候有个说法,世界第一海军是美国海军,世界第二海军是美国退役封存的海军,世界第三海军是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世界第一空军是美国美军,世界第二是美国封存的,世界第三才是苏联。这些说法老军迷们应该都是听说过的。
那么,中国想要实现全世界都服气的效果,就要打一个比当年的海湾战争更震撼的胜仗。这种胜仗有两个必要的基础。
第一,对手不能太弱,你去捏一个小鸡仔,比如菲律宾立陶宛之类的对手,打赢了人家也不会服你的。未来中国军队的目标,至少纸面实力不能低于当年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你得够看才行,如果是多国联军那就更好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三个字,零伤亡。大家一定要认真理解这三个字:零伤亡。如果没有把握实现零伤亡。中国军队绝不会轻易出手。
当年的海湾战争之所以震惊世界,就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以区区100多人的伤亡歼灭了伊拉克的十万大军。那你想要超越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零伤亡。
整个战争期间,中国参战的指战员从头到尾都是全须全尾的,连根毛都没掉,而对手却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投降了。你敢想象这种效果的震撼力吗?
此战过后,中国顺理成章地就会登顶世界之巅。这就是彻底改变人类战争形式,也是中国军队努力奋斗的目标。在没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实现零伤亡之前,我断定,中国不会介入任何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或者冲突。
所以,想要近几年就开开眼界的网友们,都可以洗洗睡了,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如果有人作死,逼着中国出手的话,那就另算了。
而这一点,在九三阅兵上已经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了。我建议大家,带着我的这种观点,再回看一遍武器装备的亮相,相信你也会产生和我一样的同感。
从我的观点回看阅兵,就不能按顺序看了,我们要从后往前看,先理解东风61,东风5C,惊雷1这些战略大家伙的意义。
这些大家伙,是保证中国实现零伤亡的前提。就是要掐死对方动用核武器的念头。
如果对手狗急跳墙,选择核武器的话,那么你是不可能做到零伤亡吧,对吧,这是常识嘛。
只有说我们都放弃核选项,打常规战争,我才有碾压你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只要不动用核武器,中国境内就不可能有任何战争风险,战场在国门之外,国内该吃吃该喝喝,老百姓看打仗就像看直播。这就是压轴出场的战略大家伙的意义。
中国确立了先进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不可能去使用的。这一点全世界都请放心。中国的核武器,就是逼着对方打常规战争的。核力量你想都不要想,老老实实跟我打常规战争吧。
再往前看各种武器装备,我就不用说了吧,大家都看过阅兵了,你带着我的观点去看,你就会发现,中国要参与的下一场战争,那目标就太明显了,就差写在脸上了:我就是要零伤亡,打败你。
这就改写人类战争形态了。零伤亡太可怕了,上一次印巴空战已经给全世界打过样了,零伤亡你就没法打。
交换比再惨,哪怕十比一,我都有跟你耗下去的勇气,只要我家底够厚,拼着我死也能把你耗个半残,然后自有其它人会收拾你。但是零伤亡是什么意思?那就真的没法打了。
莫迪老仙多聪明一个人,要是论国力,印度比巴基斯坦强大十倍都不止,但是一个六比零下来,就真的没法再打了。它能搞你个六比零,就能搞你个六十比零。人家没损失,你家底再厚实也没用。啥玩意除个零都没意义了。
这就是中国军队的目标,大家请相信:
中国军队下一场战争的目标,一定是零伤亡。在没有九成九的把握之前,我们绝不可能看到中国军队介入任何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或者冲突。
我现在百分百确信这一点。当然,还是那句话,如果有人一心想作死,那除外。
国内的网友很有意思,有些评论还是很搞笑的。有人说:看了阅兵之后,我突然没有那么爱好和平了。也有人说:不是我们不信,我们就是想要开开眼界。当然这都是玩笑话了。
身怀利刃不一定杀心自起,因为中国有更宏伟的目标,如果必有一战的话,那就让这一战彻底改变未来五十年的世界格局,而不是只为了让你开开眼界。
最后我们来聊聊关于战争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看看中国如何去改变它。
战争这种极端的事物,虽然残酷,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也属于自然规律,在全面实现共产主义之前,确实是无法避免。
我记得三四年前我做的关于奋斗的心灵鸡汤节目,就说过这样的观点:自然规律要求万事万物,都是在矛盾和竞争中才能发展的。世间万物,基本上都有天敌,天敌会激励着万物主动去进化发展。
而人类例外,人类是没有天敌的,那怎么办呢?只能是自己互为天敌。
和平时代我们称之为竞争,而战争,其实也是一种竞争的方式,只不过它是最极端最暴力的竞争。而最极端最暴力的竞争,恰恰也是人类进步最快的方式。
如果我们不带情感去认识战争的话,其实就是这样,战争这玩意,只要人类还要进步,它就真的无法避免。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但毕竟人都是有情感的,对于战争,最可悲可叹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有史以来,自从人类开始第一场战争以来,人,都是作为耗材存在的。
换个词来说,活生生的人,都是作为炮灰存在的。参与战争的人,最大的价值就是成为炮灰,这就是战争最大的不幸和悲哀。
从原始人拿着木根和石块互殴,到今天的俄乌战场,仍然是百万人的绞肉机。人类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只不过是让绞肉机的效率越来越高而已,从古至今,战争的绞肉机性质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
九三阅兵,让我们看到了改变人类战争形式和性质的希望,中国,将开启和引领战争形式性质的根本改变:让人,活生生的人,七千年以来,第一次,不再成为耗材与炮灰,而是成为资源。
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人,不管你是搞科研,还是进厂打螺丝生产无人机机械狗,都比倒在战场上变成炮灰更有价值。
改变人的价值,也就真正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有人可能想说:你可拉倒吧,你是改变了,你的人更有价值了,那么对方的人呢?它们在你高技术无人装备的打击下,不也得死吗?它们的人就不是人吗?从双方互杀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竟然好意思说改变战争性质?
如果有这种观点的话,那就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理念了。
诚然,中国军队确立零伤亡的优势之后,确实是这样,从双方互杀变成了单方面碾压。但是对手也是要发展的。
为什么我说五十年的优势呢?也许未来一百年以后,对手也发展起来了,人类战争的模式就完全不同了。
从太空到海底,我们只会看到机械在互相拼杀。人类本身,无论是军队还是平民,再也不会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胁的那种恐惧了。人类不再以消灭对手的肉体为目标了,而是拼命发展科技,从人命消耗变成资源消耗,实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人类文明也将迈入更高层级。
更何况,在中国军力保持优势的几十年里,面对零伤亡的威慑,这个世界上,很多本该发生的战争也许就不会发生了。这也是对生命的保护啊。
是个人都明白,埋头发展超越中国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真有鸡蛋碰石头的那种人,从提高全人类素质的角度来看,把它们清除掉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等我们的子孙后代,像现在看直播一样看着未来发生的战争,一定会回溯到:
这一切,都是开始于公元2025年9月3日上午,中国的那一次震撼人心的阅兵!
来源:大刘说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