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秋赋予时节的诗意注脚,恰如《诗经》所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露的清透与秋的静美相拥,让时光都染上了几分温润的诗意。
当晨雾轻散,草木叶尖凝出的莹白露珠,悄悄叩响了白露的门扉。
图1:秋高气爽
这是秋赋予时节的诗意注脚,恰如《诗经》所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露的清透与秋的静美相拥,让时光都染上了几分温润的诗意。
古人以“白露”为名,是观天察地的智慧,更是藏在岁月里的浪漫。
昼夜温差间,水汽凝成的露珠泛着微光,变成微白,不似霜的凛冽,却带着秋的澄澈,因而得名“白露”。
图2:白露节气的荷叶
古人的智慧,总是如此贴切,恰似人生路上那些不张扬却深刻的美好,悄悄浸润着心房。
在胶东农村的田埂间,白露是刻在农耕里的“时令密码”。#我在头条晒家乡#
老人们念叨着“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竹篮里沉甸甸的果实,是露水与阳光共酿的甜;只是今年的枣子因为闰月的缘故,好像成熟的时间晚一些。
图3:秋扁豆
父亲说还要等一段时间,现在的枣子只是枝梢的那些变红了,树膛中间的还是绿中泛白,像是翡翠似的,在枝头闪光。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的农谚里,翻耕的泥土沾着露水的湿润,播下的是对来年的期许。
只是近几年的胶东农村,因为气候变暖的原因,撒葱种的时间的,也往后顺延了。
图4:倒影入塘
往往等待小麦播种前后那段时间,才会撒下种子。土层上冻前,葱苗钻出地面,长得郁郁葱葱。#晒图笔记大赛#
此时的田野,既有丰收的热闹,也有耕耘的沉静,就像人生路上,既有时光馈赠的果实,也有前行中需要埋下的“种子”。
而于我而言,白露的意义,早已不止于时节的更迭,更藏着一段与“师者”相关的温暖记忆。
图5:秋意绽放
多年前,在后路家村的教室里,代课的刘老师曾放下课本,指着窗外的田野,与我们细数二十四节气的美好。
他说,每个节气的名字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藏着天地的韵律,就像他给出生在小寒的女儿取小名“小寒”,让日子里的寻常,都沾了时节的诗意。
那时的我尚不懂得“师者”二字的重量,只记得他提起“小寒”时眼里的温柔,记得他说“名字藏着心意,就像节气藏着时光”时的认真。
图6:秋季的构桃
那是我第一次从“白露”“小寒”这些名字里,读出了文字之外的温度与浪漫。
如今,当年的刘老师或许已添了华发,他口中的“小寒”也早已长大成人。
但每逢白露,我总会想起那个课堂上的瞬间:是他让我明白,二十四节气不只是农时的标记,更是文化的传承;是他用朴素的话语,在我心里种下了“感知美好”的种子。
图7:枣子翡翠如玉
就像白露的露珠,看似微小,却能折射出阳光的暖,师者的教诲,往往也如这般,不喧嚣,却在岁月里沉淀成照亮前路的光。
三天后,便是教师节。当白露的清辉还在叶尖流转,师恩的暖意已在心头漫延。
节气会轮回,时光会向前,但那些曾为我们“解读时光”“点亮心灯”的师者,那些如刘老师般,用言行传递热爱、用细节播撒美好的人,早已将温暖刻进了我们的生命里。
图8:枣子变红了
他们就像节气里的“引路标”,让我们在时光的更迭中,懂得敬畏自然,懂得热爱生活,懂得从寻常日子里读出诗意与远方。
谨以此文,献给今日的白露节气:敬它以露凝秋,赠人间一份澄澈;也献给即将到来的教师节:谢师者如灯,予我们一生温暖。
图9:青柿子
愿白露的清辉常伴,愿师恩的暖意长存,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都能带着这份美好,从容前行,不负时节,不负遇见。#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来源:家在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