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周蹲在快递站后门的台阶上,指尖把手机屏按得发亮。那条公益短信在通知栏里闪着,“2025年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他来来回回读了三遍,烟蒂在脚边积了小半堆。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短篇小说
( 作者 曾尚青 ) 老周蹲在快递站后门的台阶上,指尖把手机屏按得发亮。那条公益短信在通知栏里闪着,“2025年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他来来回回读了三遍,烟蒂在脚边积了小半堆。
“周叔,302的快递,收件人电话空号,退件不?”小徒弟探头喊他。老周猛抬头,看见货架最上层那箱印着“天文望远镜”的箱子,边角都被他摸得发毛。那是半个月前寄来的,地址写着小区302,电话拨过去永远是忙音。
他想起三天前的傍晚,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趴在快递站窗台,踮着脚问:“爷爷,有寄给星星的快递吗?”老周当时笑她:“星星在天上,收不着快递。”小姑娘急得脸通红,从书包里掏出张画,纸上用蜡笔涂了架望远镜,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给爸爸,他说要带星星回家”。
那天之后,老周总盯着302的门。那扇门永远关着,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又暗,只有他知道,有个快递在等主人,有个小姑娘在等爸爸讲星星的故事。
科普月的启动仪式在小区广场办。老周抱着那个天文望远镜箱子,挤在人群里。台上有人讲“科技改变生活”,他没太听进去,眼睛一直瞟广场入口。直到看见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牵着个穿深蓝色工装的男人——男人袖口还沾着星点油污,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车票,车票日期是半个月前。
“爸爸!”小姑娘扑过去,男人蹲下来,把她抱在怀里,声音有点哑:“对不起,爸爸回来晚了,望远镜收到了吗?”
老周赶紧走过去,把箱子递过去:“你们的快递,电话打不通,我就替你们留着了。”男人愣了愣,接过箱子,连声道谢。小姑娘从爸爸怀里探出头,对老周笑:“爷爷,爸爸是修卫星的,他说卫星能看见天上所有的星星!”
那天晚上,老周在快递站门口,看见302的灯亮了。窗户里传来小姑娘的笑声,还有男人温和的声音:“你看,这颗是北极星,不管走多远,它都能指回家的路……”
老周掏出手机,那条公益短信还在。他忽然觉得,“科技改变生活”不是一句口号,是修卫星的男人跨越千里的回家路,是天文望远镜里闪烁的星星,是一个老人守着快递等待的那些日夜——这些细碎的、温暖的瞬间,都是科技给生活的礼物。
后来快递站多了个小角落,老周放了几本从废品站淘来的科普书。有孩子来寄快递,他就递本书:“看看吧,里面有好多星星的故事。”孩子们翻书的时候,他总会想起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想起302窗户里的灯光,想起那句“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原来这些,都藏在生活的每一个小信号里。
九月的科学颂歌
当九月的风掠过城市街巷
一条短信携着星光轻轻绽放
首个科普月的旗帜在晴空飘扬
“科技改变生活”的誓言滚烫
不再是实验室里冰冷的公式
是老人手机里清晰的视频通话
是田野间无人机播撒的希望
是孩子们眼中好奇的星光
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到航天飞船掠过的银河长卷
科学的种子在心田悄悄发芽
“爱科学、学科学”的呼唤传遍万家
看社区广场上的科普展台前
孩童踮脚触摸机器人的指尖
老人认真记录健康监测的要点
每双眼睛都闪着求知的火焰
这不是遥远的口号在回响
是创新为生活织就的锦绣华章
当我们用科学的钥匙打开心房
强国的梦想便在平凡中生长
九月的阳光里,我们并肩前行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段旅程
从今天起,做追光的人
让“用科学”的力量,托起明天的星辰
讲科学 爱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
来源:小沛谈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