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二次大战,腾讯当不了局外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3 19:15 1

摘要:在年中业绩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阿里美股大涨超过12%,港股在周一则大涨18%,主流观点是将阿里股价大涨主要归因于其云计算相关业务持续受益于AI的跨越式发展,但在[企鹅生态]看来,真正让市场产生信心的还有阿里成功的在外卖市场发起了一次战役。

刚过去的财报季,美团有多落寞,阿里就有多风光。

在年中业绩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阿里美股大涨超过12%,港股在周一则大涨18%,主流观点是将阿里股价大涨主要归因于其云计算相关业务持续受益于AI的跨越式发展,但在[企鹅生态]看来,真正让市场产生信心的还有阿里成功的在外卖市场发起了一次战役。

事实证明,一旦回到用大力出奇迹打法(曾鸣曰大赌大赢)、去构建一个交易生态这个舒适区,触发肌肉记忆的阿里系战斗力仍然是很可靠的。

相较之下,美团在发布一份净利润跌掉九成的Q2报后,股价则直接砸了12个点。而对比阿里高管在财报后以日峰值1.2亿单、周日均8000万单和3亿外卖月活的数据,宣布自己成为外卖市场领导者的兴奋,和对打一场长期战争以每年带来万亿GMV整体增量的信心,美团方面特别是王创始人的反应显得更加情绪化,且似乎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对应策略。

从公开渠道的发言看,美团高管要么是在强调竞争对手的非理性,要么就强调自身生态更健康,以暗示其在商业竞争中有正义性,甚至还有点呼唤监管的意思,仿佛补贴大战这条路,美团以前没走过似的。而在这个迫切需要全民消费的时候,线上平台面对用户扩大补贴,在[企鹅生态]看来并不能称作内卷。

当然,美团的反应有点大是可以理解的,阿里系和美团在领导者层面素有旧怨外,从整体业绩受到的冲击尤其是利润下滑速度看,阿里和美团在二季度就算不是两败俱伤,也可以说是要同归于尽了。

数据上看,阿里二季度的市场和销售费用从24年同期的327亿直线拉高到531亿,在收入中占比由13.3%激增至21.3%,整体净增超过200亿。而阿里电商板块(阿里中国电商)在收入整体双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调整后EBITA同比减少21%,阿里集团整体调整后净利润下滑18%、同比净减70亿人民币。以上变化,阿里将其主要归因于淘宝闪购的投入。

美团受到的冲击则更夸张,在收入整体同比增长12%的情况下,二季度期内盈利降幅达到96.8%,同比净减近110亿。销售及营销开支则从148亿直接拉升至225亿。美团对此显然解释为外卖和即时零售战场的激烈竞争。

利润降幅令人汗颜....

但二季度并非阿里对美团的冲击最高峰,从5月全面发起外卖大战开始算,三季度美团承受的压力将更大。因此,如果外卖二次战争真的要长期化的话,显然账上趴着5856亿现金及流动投资、有淘天阿里云坐镇后方的阿里系,底气要强于账上存量现金和短期投资1700亿的美团。

那么,阿里这次全面涌入外卖和即时零售,真的是短期的非理性行为吗?

阿里在业绩会上其实对此有一番在[企鹅生态]看来逻辑自洽的阐述:首先是即时零售与电商(淘天)存在协同效应,外卖是其交易生态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重要驱动力。

8月份的数据是发力即时零售推动淘宝日活增长了20%,外卖的高频特点也显著提升了淘宝用户的购买天数。流量的增长也显著推动淘宝的广告和客户管理收入。

阿里认为随着用户参与度提升、新用户获取不断增加,未来可以降低其销售和营销费用。且相较过去市场份额不足美团三分之一时,阿里的即时零售规模扩大后,运营效率也可以快速提升。阿里的本地化供应链也将因此收益,一个数据是盒马接入淘宝即时零售后,订单量突破200万,同比增长70%。

概括下,就是阿里认为自己这次突袭外卖市场是简直赢麻了。

淘宝闪购已经排在了饿了么前面

就[企鹅生态]在北京地区的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看,从7月至今,淘宝闪购的补贴力度都明显高于美团,一些稍微贵一点的外卖菜品,两边的直接价格差距能在二、三十以上。而美团的配送费和打包费也似乎整体高于淘宝闪购,但从配送速度等整体体验上,则没感觉到太多优势。

同时,淘宝闪购确实促进了笔者在淘宝上购物的时间,甚至让我打开了非常烦人的淘宝通知。在融入外卖这个场景后,淘宝似乎真的在向超级APP进化。

因此,尽管美团高管在采访中强调外卖是个净利润率只有4%的“烂生意”,但只要没有无法抗拒的力量介入,阿里一定会将外卖这场仗长期打下去,而也意味着另一个情况,就是:

腾讯在外卖二次大战中当不了局外人

事实上,就在美团最困难的二、三季度,腾讯与美团的关系已在重新升温。公开信息层面看,腾讯近期以较小出资额参与了押中过宇树、蜜雪冰城的美团龙珠的一支基金;腾讯二季度业绩也披露,其增加了对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新投资,有报道称这是对美团的追加投资。

腾讯于2023年向全股东分红美团后,剩的“底”确实是划拨进了“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与这次的信息披露是一致的,但从没有公开信披看,腾讯目前买入美团的比例应该不大。

以上两个动作当然可以解释为对账上现金的有效利用,或腾讯投资业务新策略的一部分(腾讯今年重新开始加码早期创投这个事,有机会单八)。但在阿里、美团、京东掀起第二次外卖大战时加码投资美团,很难被看作一种优秀的资金管理策略,事实上,美团二、三季度股价都下跌了20%左右。

腾讯特别是微信生态应能很直接地感受到美团在外卖大战中面临的压力,美团外卖一直是最活跃、GMV贡献最大的小程序之一。甚至按照QuestMobile的说法,美团外卖近三分之二的流量都是来自微信小程序,美团主站的6亿月活也有1/3来自小程序。

同时,在2023最后一次披露关联交易时,美团全年为了微信支付服务支付了25亿的通道费用。

按[企鹅生态]听到的说法,腾讯退出大部分股份后,双方的合作规模并未受影响,且仍有高度互信。2024年初腾讯发力微信交易生态时,曾希望有丰富线下经验的微信支付来尝试从本地生活切入,但浅尝辄止,随后腾讯管理层表态微信交易生态的本地生活部分,将更多倚重美团等合作伙伴。

相较对电商等线上交易的浓厚兴趣,对于涉及线下需要铺人的部分,腾讯显然是还是从基因上就有点犯怵的,对美团这样合作伙伴有很强的需求。

因此,腾讯绝非这次外卖大战的局外人。在小程序单季度2万亿GMV中,外卖堪称最重要的交易场景之一,刚过去的二季度腾讯披露小程序的双位数交易量增长中,将餐饮与外卖归因于重要的增长动力。

尤其按照阿里的高频外卖与交易生态的协同理论看,美团主站与美团外卖在小程序中,其实正是扮演了淘宝闪购在阿里交易生态中的角色,为小程序其他交易场景培养了用户习惯和提供高频流量。

因此,一场外卖大战,对于小程序交易生态的继续成长,和目前还在爬坡的微信小店来说,其实是一次重要的机会。腾讯对于线下补贴战争是很熟悉的,鹅厂始终是当年外卖O2O、移动出行补贴大战的终极推动者之一,这是今天微信支付超高线下渗透率的基础,推动美团合并大众点评也为腾讯带来可观的股权回报。

唯一的问题是,现在专注发展AI和极为重视股东回报的腾讯,愿意以何种深度来参与这场目前还看不到终局的外卖战争。但就像多数战史学者认为美国介入二战过晚和不可避免一样,外卖二次大战中,腾讯挺美团的最佳时机可能永远是当下。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