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号,武大迎新直播刚开十分钟,16.5万人涌进来,不是为了看新生,而是刷屏这句。
“皮癣能不能进武大?
”——8月26号,武大迎新直播刚开十分钟,16.5万人涌进来,不是为了看新生,而是刷屏这句。
弹幕炸到关评论,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尴尬。
一句玩笑背后,是全校被架在火上烤的尴尬:到底谁在撒谎?
到底谁在拖?
先说时间线,别嫌我啰嗦,我自己捋了三遍才搞明白。
去年10月,女生杨景媛发长文,说男生肖某某在图书馆摸她。
学校火速给肖记过,保研资格直接砍掉。
今年7月25号,法院一纸判决:肖某某只是皮肤病发作挠痒,不构成性骚扰,驳回杨全部诉求。
清白有了,处分还在。
校长张平文一句“等上级安排”,把皮球踢到天上。
直播那天,我蹲在地铁里刷手机,看到“皮癣”刷屏,差点笑出声,下一秒又笑不出来。
大家不是玩梗,是拿命根子一样的尊严在质问:
“如果我哪天被冤枉,学校会替我撑腰吗?
”
没人敢打包票,所以弹幕越刷越快,直到黑屏。
我翻了翻杨景媛的微博。
败诉后,她一句道歉没有,晒法考成绩单,晒香港浸会offer,还放话“继续举报”。
底下有人贴出她的硕士论文截图,赫然写着“2001年《离婚法》通过”。
我学法的闺蜜当场翻白眼:中国啥时候有《离婚法》?
这玩意儿连草案都没见过。
论文要是真这么写,学位怎么拿到的?
更离谱的是,学校8月1号发通告,说要成立专班复核。
快一个月了,群里学长学姐天天问进度,得到的回复永远是“请耐心等待”。
等得黄花菜都凉了,也没见一纸说明。
隔壁清华一位教授直接放话:武大不纠错,以后不给审稿,不收学生。
一句话,把火烧到整个学术圈。
我本科在武大读的,樱花大道走了四年,从没想过母校会以这种方式上热搜。
以前吹自己“985”,现在别人问“你们那皮癣能保研吗”,我只能尬笑。
尴尬归尴尬,我更怕的是,下一个倒霉蛋轮到自己。
今天不纠错,明天谁敢保证自己不是肖某某?
学校想靠沉默过关,可互联网不吃这一套。
每一次“正在处理”,都在给谣言添柴。
每一次删帖,都在把校友往外推。
信任不是水龙头,说关就关,说开就开。
说到底,这事不复杂:
法院判了,学校就该按规矩撤销处分;
论文造假,学位就该重新审查;
当事人撒谎,至少出来道个歉。
三步走完,风波自然平息。
可武大偏不,偏要拖到全校一起背锅。
百年招牌,被一纸迟迟不出的公告拖进泥潭。
再拖下去,明年招生简章上写的就不是“最美大学”,而是“皮癣大学”。
一句话收尾:
错了就认,挨打站稳,别让所有武大人一起为几个人的犹豫买单。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