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个女护士“塌房”的新闻引发了不少争议,感觉可以和大家讨论一下哈。
最近有个女护士“塌房”的新闻引发了不少争议,感觉可以和大家讨论一下哈。
情况是这样的,前几天哈尔滨马拉松比赛,一个来自福建某医院的女护士以2小时35分27秒的成绩一举拿下国内女子组冠军,被大家称作“中国最快女护士”!
人家不是专业运动员,跑马成绩还这么厉害,网友纷纷感叹佩服。
还有人po出她的比赛视频——跑马中途她突遇生理期,但还咬牙拿下个人最好成绩,这画面真的很燃很励志,当时就出圈了一把。
其实业余人士搞体育搞出成绩,人民群众一向喜闻乐见。
比如之前有个女中医练散打练进UFC,就十分热血。
所以这次“最快女护士”新闻刚出来时网上也是一片称赞。
但谁能料到,女护士赛后采访的一段话却给网友干沉默了。
记者问:“作为一个护士,你平时上班都这么忙,这种工作状态下是怎么取得这么好成绩的?”
这个问题,瞬间触发了女护士的泪点!
她情绪激动地哭着和记者说:
“我不需要领导给我特别的假期,我只希望领导能够支持我周末调休。
我比赛特别不容易,因为大家都知道医护工作者特别忙特别累,希望医院领导、希望护士长能够同意我来参加比赛,我真的很难受……”
说着说着她又开始抱怨:
“领导说能不能去比赛,全看同事愿不愿意跟我调休,不愿意就没办法。”
我猜这些负面情绪应该已经在她心里憋挺久了,不然怎么能这么丝滑就脱口而出。
她可能以为拿了成绩网友就能支持她,说不定也能给她单位施加点压力。
但万万没想到,这话说完直接就捅了马蜂窝。
无数的打工人纷纷共情领导和同事:
跑马是的你个人爱好,和工作又没关系,凭啥要求特殊待遇啊?
给你特殊待遇,那是不是就要损害别人的利益?你想周末做自己的事,别人周末也想休息咯!
领导说想调休就自己找人换班,这话有什么毛病?
同事愿意换是人家好心,不愿意也正常。
这种情况下要求领导给你特殊安排,强压别的同事给你调休,是不是太不讲武德了?
一看网上的舆论如此不友好,小护士也被吓到了,赶紧出来解释:
但想来这话还是没意识到问题在哪儿,相当于火上浇油,网友并不买账。
网友的观点是:既然跑马是你要实现的人生价值,完全可以辞职跑马嘛。
护士这工作性质确实苦,经常需要值班,干了这行就没办法在每个周末随意安排个人爱好,咱理解。
但你的人生价值也不能凌驾于别人的利益之上呀?大家都是平等的,谁比谁高级呢?
据说她之前因为“女护士跑马”的励志人设在网上小有名气,已经接了好几个运动品牌代言。
既然这样不如走专业好了,何必非要强迫领导给自己调班?
总之网友非常看不惯就是了。
而前两天看到的最新消息,这场风波已经从口头讨论上升到了“真刀真枪”!
由于网友发现她代言某品牌,就疯狂涌入这个品牌的直播间刷屏,搞得品牌一度差点播不下去。
而品牌也第一时间给出回复:已解约!
得,好好的一份代言收入也黄了。
看完这新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典型的低情商导致的“惨案”啊!
人家就是一个喜欢跑马但又直肠子不太会说话的小姑娘,不用太上纲上线,网暴就更不好。
但也充分说明:人不会说话能闯多大的祸!
为什么想和大家讨论这个新闻,是因为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好像都比较自我,天天老想着整顿职场什么的,主打一个不迎合不讨好爱咋咋地。
对我们过去“学说话”“学做人”罗里吧嗦那套,如今的年轻人也很不屑,一提“人情世故”就仿佛是什么过时的清朝价值观。
但把低情商和不会说话当成真性情,真的会吃闷亏啊!
就拿小护士来说,如果记者问她“护士这么忙怎么跑马还能出成绩”时,
她对着镜头说的是“感谢单位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有他们帮忙调休自己才能心无旁骛比赛走到今天”,估计单位同事看了会心里暖融融,下次能帮她肯定还帮。
就算不想说这种圆滑套词,也可以说说“医务工作者想发展个人爱好不容易,我们的工作性质只能抽时间训练,希望大家能多支持理解我们”,也不会有人逼逼半句,还会很心疼她。
可她却选择了最糟糕最自我的回答!
第二次出来解释,也没有抓住机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结果你看,真金白银的代言就这么没了,还被误解被骂。
学不会“人情世故”,确实很要命!
我也在想,小护士怨气这么大,可能是因为真的没同事愿意跟她调班。
但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帮她?这个问题值得细琢磨。
她跑马是满足个人价值,又当上了运动博主、有了自媒体收入,那么相当于是一份副业,处理这种情况就更要小心。
既然经常需要麻烦别人来帮你搞副业(相当于间接帮你赚钱),那平时有没有和同事搞好关系?人家帮你时候有没有表示感谢?
没事可以经常请同科室的护士吃吃饭,拿了奖回来也可以真诚向帮你的人表达感恩,甚至给一些金钱补偿。
在职场,千万要杜绝“理所当然”的心态!
我自己有个观察,就说我周围这些比较成功的人士貌似都有一些共性——他们读书不一定多牛,但个人能力肯定是出众的。
比如都喜欢张罗事儿、爱参加社会活动,还有一点就是都情商极高!也就是传说中的左右逢源“招贵人体质”。
而这些也可以被称为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包括洞察力、换位思考力、说服力、同理心、情绪控制力、取得共识的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来自两点:
1)早期就开始的社会互动锻炼和
2)天生的高情商。
怎么算是天生高情商?
比如我姐的例子我举过好多次了,她是个典型学弱,但社会能力满级——
凭借强大的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进入100强公司,又凭借着招贵人体质在各名企间N级跳成为中高管,再去歪果镀金名校学历,再嫁入显赫大家族。
这种天赋选手普通人真学不来。
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可以经受一些基本的训练,最起码不要在这方面拖后腿。
其实,过去家长和老师也会教导我们各种规则,但走上社会才发现,这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并不存在任何万能规则。
所以提高情商不是上什么课就可以解决,家长可以多给娃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机会,帮娃尽早领悟社会运作和为人处世的规律。
也有人会说,我又不想娃将来干推销卖保险,没必要从小练这些吧?不如专注自己的提升。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人确实越来越“独立”,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为别人改变自己。
这些都没错。
但你要知道,这种大环境下,有本事活得“不独”(人脉练达),反倒成了受欢迎的稀缺技能!
尤其是我们普通人,生活在群体当中,就算不混职场也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
所以需要理解的是,“人情交往”它可以是一种社会化工具,它为人的社会生存服务。
一方面,它有着重要的功利目的,但另一方面,它也不是让你圆滑虚伪,让你搞厚黑学。最高级的处理,是坦然而不带任何心计的真诚!
总之,不管在哪里,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娃还小的时候,别让娃总觉得人情交往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多让娃换位思考、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你来我往,其乐无穷。
只有人际场景经历地多了,“操作系统”不断升级,才能给自己做人做事不断打补丁啊。
但最后,在学会这些之前请牢记一点:这年头说话一定要学会灵活“刹车”!
来源:秦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