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大白菜,水是关键。不少人家种的大白菜出现烂根、空心或者长势不好,问题多半出在浇水上。浇水不是想浇就浇,要看天气、看土地、看菜本身的情况。掌握了科学的浇水方法,白菜才能长得壮实,产量高,品质好。
种菜离不开水,但浇水不当,好菜也能变坏菜。尤其是大白菜,浇水得讲究方法。
种大白菜,水是关键。不少人家种的大白菜出现烂根、空心或者长势不好,问题多半出在浇水上。浇水不是想浇就浇,要看天气、看土地、看菜本身的情况。掌握了科学的浇水方法,白菜才能长得壮实,产量高,品质好。
今天咱们就详细说说大白菜各个生长阶段该怎么浇水,避免哪些误区,同时分享一些实用的防病小技巧。
幼苗期浇水:小水勤浇,保根促苗
大白菜从播种到长出五六片真叶,这个阶段叫做幼苗期。这时候的白菜,根系浅,吸水能力弱,对水分特别敏感。水多了容易烂根,水少了苗子长不起来。
播种后要立即浇一次透水,确保种子能吸收足够水分发芽。但注意不能积水,否则种子会烂在地里。出苗后,浇水要采用“小水勤浇”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
夏季播种的话,最好在早晚浇水,避开中午高温。浇水后,如果发现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促进根系生长。有经验的种植者会在浇水时加入少量草木灰水,既能补充钾肥,又能预防病害。
莲座期浇水:适量灌溉,促叶壮棵
白菜莲座期是生长的重要阶段,大约是从植株长出10片叶子开始。这时白菜叶片快速生长,需水量增大,但浇水还是要控制好量,不能过多。
这个时期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在早晚浇水为宜。遇到连续晴天,土壤蒸发量大,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如果遇到雨天,则要减少浇水甚至停止浇水,并及时排水防涝。
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家的白菜在莲座期浇水过多,结果叶片徒长,包心却不结实。这就是没有掌握好浇水量的后果。莲座期浇水要恰到好处,既保证叶片生长,又要为后期包心打好基础。
包心期浇水:水分充足,提质增产
包心期是大白菜形成叶球的的关键时期,对水分需求最大。这个时候缺水,会导致白菜包心不实,产量低下,甚至出现空心的现象。
此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5-7天浇一次水,具体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调整。浇水要均匀,避免忽干忽湿,否则容易引起叶球开裂。
特别注意的是,包心后期要减少浇水次数和量,采收前一周左右停止浇水,这样有助于提高白菜的耐贮性。记得有一次,我贪图省事在雨天浇了水,结果白菜得了软腐病,损失了一大片。这就是不看天气浇水的教训。
浇水常见误区:避开这些坑,菜好产量高
许多种植者之所以种不好白菜,是因为陷入了浇水误区。这里说说几个常见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高温午浇是大忌。夏天中午气温高,土壤温度也高,这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降,刺激根系,影响吸收功能。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浇水。
雨天浇水多此一举。本来雨水就已经提供了水分,再浇水只会增加土壤湿度,导致根系缺氧,引发病害。
大水漫灌要不得。有些种植者为了省事,喜欢大水漫灌,这样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呼吸。最好采用沟灌或滴灌的方式。
防病浇水技巧:简单实用,效果显著
浇水时加入一些简单的材料,能够起到防病防虫的效果。这些方法成本低,效果好,特别适合家庭菜园和小型农户。
草木灰水是个宝。每隔15天左右,在浇水时加入少量草木灰,既能补充钾肥,又能预防蚜虫和一些真菌病害。注意不要过量,浓度控制在1%左右。
淡醋水能调酸碱。在浇水时加入少量食醋,使水呈微酸性,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预防一些土传病害。比例大概是一桶水(约15升)加一小勺醋。
记得我家菜园去年用了草木灰水后,白菜的蚜虫明显少了,叶子也更加绿油油的。这些方法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确实有效。
看天、看地、看菜情
种大白菜,浇水要遵循“看天、看地、看菜情”的原则。看天就是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浇水和浇水量;看地是根据土壤墒情来浇水;看菜情是根据白菜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状况来浇水。
只要掌握了这些浇水方法,避免误区,再加上一些防病技巧,相信大家都能种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白菜。种菜是个细心活,浇水更是如此。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浇水高手,种出令人羡慕的大白菜。
您有什么浇水的好经验好方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来源:设计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