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34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年流感季,医院急诊挤得水泄不通,发烧、咳嗽、全身酸痛,很多人一查——又是流感。李女士就很纳闷:“我天天戴口罩,少出门,怎么还是中招了?”
她不是个例。很多人对流感有误解,总觉得是“运气不好”才会感染。但医生指出,人不会无缘无故得流感!真正被流感击中的人,往往在这3个方面“踩了雷”。
那到底是哪3点?今天就来一一揭开真相。
不少人一感冒发烧就说:“我是不是前几天着凉了?”其实,着凉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前提是——病毒入侵+免疫力薄弱。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明确指出:流感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
也就是说,真正在影响你是不是中招的,是免疫力!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都是让免疫系统“掉线”的元凶。一旦免疫力下降,即便病毒量不多,也容易被突破防线。所以,别再把得病归咎于“穿少了”,更该警惕的是你身体防线是不是出了问题。
“我都不出门,怎么还会被传染?”这是很多流感患者的疑问。但你有没有想过——病毒可能不是你带回家的,而是别人带来的?
流感病毒传播速度极快,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一个打喷嚏、咳嗽,病毒就能在空气中飘浮几个小时;一个门把手、手机屏幕,也可能成为“病毒中转站”。
尤其是在家庭、办公室、地铁、学校等封闭空间,只要有一个人感染,就可能形成“家庭/单位传播链”。医学研究发现,一个流感患者平均可传染1.3~1.8人,而儿童则更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
所以,哪怕你自己做得再好,身边人如果不注意防护,你也可能“躺枪”。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疾控局每年都会强调:一人感冒,全家警惕。
“我体质挺好,从来不打疫苗。”不少人对流感疫苗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打了也没用”。但事实是,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之一。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流感疫苗可使感染风险降低50%以上,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保护作用更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当季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重要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太快,去年的抗体对今年病毒可能就无效了。只有打当年的疫苗,才能对抗当年的病毒毒株。
而且,现在的流感疫苗安全性极高,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真正危险的,不是疫苗,而是流感本身。每年全球因流感死亡的人数高达29万至6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没有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
说到底,得不得流感,不是“运气差”,而是有没有做好三件事:
提高免疫力,让身体有抵抗力;
防住传播链,避免被身边人传染;
及时打疫苗,构建抗病毒“免疫盾”。
只有这三道防线都守好了,你才能真正远离流感。别等发烧了才后悔,预防从现在开始。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3] 世界卫生组织(WHO)《Influenza Factsheet》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医师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