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莴笋记住“2早1晚”,南北时间差30天!避开3个坑,一茬收半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16:01 1

摘要:2025年的莴笋种植季节已经来临,不少农户开始忙碌起来。但你知道吗?种莴笋有个关键诀窍:掌握好“2早1晚”,就能让你的莴笋产量大增,收获期延长半年之久!

2025年的莴笋种植季节已经来临,不少农户开始忙碌起来。但你知道吗?种莴笋有个关键诀窍:掌握好“2早1晚”,就能让你的莴笋产量大增,收获期延长半年之久!

莴笋这种蔬菜,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种好了,一茬接一茬地收获,半年不缺菜;种不好,要么抽薹开花,要么裂口空心,简直让人头疼。其实啊,种莴笋的秘诀就在“2早1晚”这个口诀里。

什么是“2早1晚”?

“2早”指的是早选品种和早播早栽,“1晚”则是晚浇水肥。听起来简单,里面可是大有学问。

先说说早选品种。这可是决定成败的第一步!春播要选耐抽薹、抗寒性强的品种,比如“春莴笋一号”;夏播得选耐热抗病的,如“夏莴笋二号”;秋播要选产量高、口感好的“四季青”;冬播则需耐低温、生长快的“冬莴笋一号”。

再说说早播早栽。南北气候差异大,播种时间能相差30天呢!北方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南方地区则要提前30天左右。苗龄控制在25-30天,有4-5片真叶时就要及时定植。

最后的“1晚”是关键中的关键。莴笋定植后,不能急着大水大肥伺候,得晚浇水肥。栽后2-3个叶环期间要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和莲座叶发育。只有当心叶与莲座叶齐平、茎部开始肥大时,才应浇水并施速效性氮钾肥。

避开三个大坑,莴笋品质大增

种莴笋最怕遇到三个坑:窜苗、裂口和空心。这些问题其实都能避免。

一防窜苗:窜苗就是莴笋先期抽薹,肉质茎变得细长,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低。防止方法就是选择对日照不敏感的品种,适时播种,确保水肥供应充足但不过量。

二防裂口:裂口多发生在肉质茎膨大后期,纵向裂开深达茎中部。关键是水分管理要均衡,避免忽旱忽涝,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不能大量浇水。

三防空心:空心现象往往是由于旱涝不均、缺硼或缺钾造成的。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增施磷钾肥,并在肉质茎膨大期喷施硼肥。

南北种植时间差异大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莴笋种植时间也有明显区别,总体相差30天左右。

北方地区春季露地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秋季则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栽种。南方地区则要提前30天左右,还可以利用温室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实现全年生产。

水肥管理有讲究

莴笋对水肥要求很严格。施肥过多易徒长,过少则肉质茎长不大。

缓苗后要轻浇一次催苗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莲座叶形成后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和硫酸钾3公斤;肉质茎长到手指大小时再追施复合肥15-20公斤或硫酸钾10-15公斤。

当莴笋长到30厘米高时,应该喷施硼砂溶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茎秆开裂和空心现象。

适时采收是关键

莴笋采收不是越晚越好。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相平时就要及时采收。这时候的莴笋肉质茎已经充分膨大,品质脆嫩。如果延迟采收,肉质茎容易开裂并且纤维化严重,严重影响口感。

记住这些要点,你的莴笋种植就能事半功倍。把握好“2早1晚”,避开三个大坑,你也能种出粗壮脆嫩、高产优质的莴笋,一茬收获半年不绝!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