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礼台上,曾为国家争得荣光的奥运冠军、资深戏骨们端坐其中。他们目光炯炯,似藏着炽热光芒,仅是静静地坐着,便如定海神针,令人心安。另一边,部分所谓顶流竟被央视直斥为“绝望的文盲”。他们空负盛名,连念好基本台词这般简单之事,都显得磕磕绊绊,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这两天,一个老话题又火了:为啥国家级阅兵盛典,从来不见那些天天挂在热搜上的流量明星?
观礼台上,曾为国家争得荣光的奥运冠军、资深戏骨们端坐其中。他们目光炯炯,似藏着炽热光芒,仅是静静地坐着,便如定海神针,令人心安。另一边,部分所谓顶流竟被央视直斥为“绝望的文盲”。他们空负盛名,连念好基本台词这般简单之事,都显得磕磕绊绊,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这般鲜明的对比,着实令人心生刺痛之感。强烈的反差如针芒般扎在心头,叫人难以忽视,实在是太扎心了。说到底,国家级的信任和荣誉,真不是靠粉丝数和热搜榜能换来的。那种"你代表不了我"的疏远感,才是最伤人的。
诚实地讲,在咱们普通观众眼中,此事早已是洞若观火。大家心里好似有一面澄澈的明镜,对其中的是非曲直、来龙去脉,皆已了然于心。看看观礼台上那些被邀请的嘉宾,哪个不是实打实拼出来的?就说体育圈那几位,陈梦、马龙,人家就穿个简单白T恤,脸上几乎没带妆,但坐在那里那个眼神,那个气场,真的不一样。
那并非明星矫饰之范儿,而是货真价实的冠军气场。这气场里,藏着为国争光者独有的底气,熠熠生辉,令人动容。
姚明更不用说了,那个身高坐在那儿就跟定海神针似的。身着寻常蓝色衬衫,却自有一种超凡气质。仿佛在无声诉说:“我并非为装扮而来,而是肩负使命,代表中国,展现大国风采。”
真正的底气,绝非刻意包装所能塑造。它源于内心的笃定、实力的厚积,是一种自内而外自然流溢的气质,绝非外在粉饰可以企及。
娱乐圈能上去的,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真材实料的。张凯丽老师,每次看阅兵都激动得眼泪直流,但那眼泪流得让人舒服,那是真感情,是发自内心的自豪。
杜江也是,演了那么多次军人,真到了这种国家级场合,还是跟个粉丝一样激动,提前好几天就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期待,到了现场还认真拍照留念。
这种真诚,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就连知名文化主播董宇辉也把握住了这一时刻的真谛,不刷存在感,不博眼球,而是将镜头对准那些最值得关注的人。
这些嘉宾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价值来自于创造而非消费,他们的影响力源于实力而非炒作,他们的荣誉依托于贡献而非人气。
反观现在一些所谓的顶流,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央视说的"绝望的文盲",这话虽然说得重,但确实在理。有的明星连"到此一游"的"游"字都能写错,直播时候成语念得磕磕巴巴,被问到对角色的理解时,直接来句"不知道",还说"这种问题没有意义"。这态度首先就不对。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明星在五四青年节推荐书单时,居然推荐的是自己的写真集。这岂不是玩笑之谈?年轻人所亟需的,难道就是这样的榜样吗?此等情形,着实令人费解与深思。这不是把商业行为带到不该带的场合了吗?
我们观众也不是要求每个明星都得是学霸,但起码的基本文化素养要有吧?连话都说不利索,字都写不对,怎么当好公众人物?怎么给年轻人做榜样?这不是苛求,这是基本要求。
现在这行业门槛也确实低了不少。仅凭借出众的容貌,加上些许舞蹈技艺,便被资本力捧成为顶流。这般现象,于演艺生态而言,实在值得深思。作品没几个,演技不行,文化素养不够,但天天上热搜,代言接到手软。可真到了需要真本事的大场面,一个都撑不住。阅兵式这种国家级的盛典,需要的是能代表国家形象的人,不是只能活在精修图和热搜里的"明星"。
咱们普通观众看多了也心知肚明,那些光有流量没有实力的明星,也就是热闹一阵子。真要代表国家形象,还得是那些有真本事、有内涵、有担当的人。这不是酸,这是大实话。
说到底,阅兵式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谁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星。当我们在讨论该追什么样的偶像时,其实是在思考什么样的价值值得被看见、被推崇。
流量或许能带来一时的热度,但真正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永远是实力与内涵。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每个人思考:我们究竟该为什么样的榜样喝彩?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嘻嘻影视